客家人入迁鹤山始于清朝康熙中期,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如今,鹤山客家人口已发展到7万多人,分布在鹤城、云乡等7个镇的240多条自然村中。他们与当地人一起创造了鹤山的历史,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更是成为了鹤山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鹤山保存客家民居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是鹤城镇禾谷田心村,在那里可以看老屋、听山歌、品黄酒,感受浓郁的客家风情。
田心村位于鹤山市鹤城镇禾谷村委会,是一座有着256年历史的客家村落。禾谷田心村完整地保存了鹤山客家民居的建筑风格:清一色的砖瓦平房排列整齐,整洁平直的巷道纵横交错,平坦宽阔的地坪与涟漪微波的池塘展现一片开阔的视野。
据记载,鹤山置县始于清朝雍正十年(1732年),县城设在鹤城,因其北面有一座山峰形似大鹤而得名。因为刚刚创立,有大片的土地需要开发,鹤山首任知县黄大鹏就以优惠政策,召集粤东、粤西的客家人移民到鹤山,开垦土地。钟氏家族因此从当时的广东长宁县迁到了这里。
田心村钟氏族谱在讲述该村的历史时,描述了开村祖先——钟仲裕。其中,族谱称钟仲裕考得了科甲三元,是当地的名人,与黄大鹏“交之甚厚”。当时,黄大鹏想在禾谷创办义学,邀请钟仲裕在禾谷选地置业。于是,1759年,钟仲裕带领族人,创建了田心村,至今246年,到目前已发展到80馀户,人口近560人。
田心村坐落在一大片耕地的中间,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客家风格建筑,据说,这种田地包围村子的独特建筑风格也是田心村当初命名的起源。村里的民居,有百年之久的,也有建好才四五十年的,但基本保持了统一的客家风格,都是一层瓦房,没有楼房。
田心村的建筑风格以宽大和有利于小农耕作为主要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客家人的生活习性和风土人情。村的周围都是耕地,这也为勤劳的客家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业耕作方式提供了最大的便利。
田心村内的房屋大小、风格、高低大体一致,都是青砖镶面、裏面泥砖,天面为杉、瓦,体现了浓厚的客家房屋的风格。房屋分为前後两进,中为厅两边为厢房,前后进之间有天井隔开。这里大部分的房屋都是这类结构,这些房屋都是冬暖夏凉,适合一户人家居住。村内的巷道纵横通直,全村有房屋近80间,差不多是一间一户。
田心村民居占地30亩,全村共有房屋75间,其中8间为三间两廊、上三下三、上五下五等旧式建筑,67间为四门朝厅的近代建筑,合起来完整地展示了鹤山客家人300多年建居的历史演变。
客家人到鹤山开垦荒地,在艰苦创业时期,只能建造最简陋的泥瓦房栖身,那时最普遍的民居形式是三间两廊的泥砖屋,即大门内一天井,天井两侧为两廊;正屋平列三间,一明两暗,中间是厅,两侧为睡房。有些地方因场地狭窄,不建天井和两廊,只有正屋三间,叫做三间齐头。厨房、草房另外择地搭盖。待到创业有成,积累了较多的钱财后,才有能力建造较为宽敞的大屋。大屋分上三下三、上五下五两种开间、两进或三进两种进深。上下两进各有三间房者称为上三下三,各有五间房者称为上五下五。
具体布局如下:进入大门是下厅,厅的两侧各一间厢房,合计为三间(两侧各两间厢房的合计为五间);往里是一个天井,天井两侧是两廊;天井上首是正屋,平列三间(或五间),两边是寝室,中央是正厅,常用来供奉祖宗牌位,兼作饭厅、客厅。这两种是标准的屋型。在此基础上扩大的有三进两个天井的,有在两侧加盖一列横屋的。这种大屋是聚族而居的,住着一家几代或几房兄弟,刚建成时感觉宽敞,人口增加后就显得拥挤了。原住居民就想方设法往大屋外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另建新居。
现存的四门朝厅是近五十年所建。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的建居观念开始改变,聚族而居的必要性不再存在,新一代更向往单门独户的生活方式。其次,没有了做官或经商发大财的家庭,人们靠自己的劳动收入生活,稍有积累也不可能很多,没法继续建造旧式大屋,新建房屋趋于小型化。有的人拆除破旧大屋改建新屋,有的人筹集资金另建新房,大多数采用四门朝厅形式。顾名思义,一座屋里有一个厅四间住房,房门朝厅开,不设天井,另在后面或旁边加盖一爿厨房或杂屋。这种屋型结构紧凑,安全,但通风采光相对差些。外墙厚实,一般为两层,外层用青砖,内层用泥砖,俗名“金包银”,隔热性能好,冬温夏凉,住起来很舒服。
新中国成立后50多年新建的住房大部分是这种形式,田心村的67间四门朝厅建于这段时间,成为该村民居的主体,因为建筑时间不太久,都还坚固牢靠。
除了民居之外,客家村一般都建有祖祠、池塘、禾坪(晒谷场)。这些设施在田心村都齐备。
村中心的大建筑是钟氏祖祠——仲裕钟公祠。
钟仲裕(1726——1803)原籍广东长宁县(今新丰县),乾隆初年,随族人迁入鹤山禾谷,约在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创建禾谷新村,即今之田心村,迄今有240余年历史。目前已繁衍至80余户,560余人。他们奉钟仲裕为开居祖,公建的祠堂是该村的公共活动场所。
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党的富民政策,使很多农民富裕起来,盖了很多新的洋房。大多数客家村里,土房与洋房混杂,楼房与平房并存,清一色的客家民房群已经少见。在鹤山客家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客家民居就数田心村了。据说该村村民相信老祖宗的话:本村只能建平房,如果建楼房于风水不利。村民自发订出村规民约:不准拆除旧屋建洋房。于是保存了这片完好的客家村落。但是又不能保守残旧的面貌,需要进行整治,建设富裕文明的新村。
2001年,田心村各户对旧房普遍进行了一次装修,还多方集资10多万元,整治了村里的污水沟,全村巷道铺砌水泥,实现硬底化,建了10多个花圃,扩大了村前池塘,还建起篮球场,老人活动场地,绿化美化,当年被评为鹤山市文明示范村,同时成为鹤城旅游的一个参观点。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
居住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体现出当地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抗争中产生出的避邪、求吉、审美、实用的复杂心理意象与价值观念。甘肃民居大多也表现了劳动人民普遍的讲实际、重伦理、求功利及尊神灵的传统民俗结构...
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用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品。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最高的礼节。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巾。颜色很多,一般多用白色、蓝色和黄色。长度通常为1.5米,最长的有4米。宽度不等。两端有穗,约6厘米。哈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