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东民间流传的一些育儿风俗,随着时光流逝,渐渐湮没在岁月深处。在这些消失的育儿风俗中,有些是迷信思想,有些蕴含了教育小孩成长的朴素道理,在那时候,不失为一种较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和育儿方法。
“马看蹄爪,人看从小”,“小时不抚,大来不弯”。从这些民间流行的俗语可以看出,景东人非常重视育人从小开始,认为“不怕养错,就怕跟错”,并且注重从日常生活、身边小事言传身教开始做起。
在日常饮食中,常常教育孩子,“惜粮有饭吃,惜衣有衣穿”。小孩子吃饭时,告诫饭不能泼洒在地,不能踩到饭粒,会雷劈呢,并且问“怕不怕打雷”。如果有饭粒不慎掉到地上,要捡起来。小孩吃剩饭,由父母帮吃,如果小孩吃剩的饭喂狗,说是“记心”会被狗吃了。
传统习俗中,小孩禁止吃鸡头、鸡脚、鸡肝、鸡血、鸡肠子、鸡肚子、鸡翘和鸡腹腔里掏出的“未见过天地的蛋”。传统观念中,认为小孩吃了鸡头、鸡卦,神家会不喜欢;吃了鸡脚,写字不好,“鸡爪拉舞抓拉”;吃了鸡肝会被“药婆放蛊”,俗称“着邋遢”,患消化不良拉肚子;吃了鸡血,别人说东西被偷了,自己没偷,但却会脸红,往往会遭冤枉;吃了鸡肠子,鸡肠子弯弯扭扭,写字不好;吃了鸡肚子,以后生孩子会嘴皮(口唇)厚,不好看;吃了鸡翘,会长出尾巴;吃了“鸡懵懂(脾)”,小孩记性不好,读书成绩差;最忌讳吃的是鸡腹腔里掏出的鸡蛋,认为没还有见过天地,小孩吃了会“背过失”,遭上天责罚。特别是女孩子,说是吃了“没有见过天地的东西”,上天惩罚,要“背过失”,以后生儿育女会难产或不会生育。小孩不能吃猪鼻子,吃了猪鼻子,“伤傢俬”,即容易打烂器物;说吃猪脚蹄瓣,婚姻常被别人挑唆,容易听信别人产生婚外情,棒打鸳鸯散。
小孩子其它禽类腹腔里剥出的蛋也禁止吃,也不给吃动物腹中胎儿,甚至果树第一次结果(称为“头果”)也不能吃。说是“吃不好(含怜惜意味),会背过失”,意思是要背负孽债。
献饭不能太长,小孩不能吃祭祀过神和先人的菜饭,会变懒惰。
女子怀孕时不能吃兔子肉,吃了生下小孩会缺嘴(兔子唇,裂唇);麂子肉不能吃,吃了生孩子会长六指(趾);产过一次仔的母猪,叫“一窝蜂”,这种母猪肉吃了,产下孩子会患癫痫病。
在那缺衣少食的年代,普通人家,吃一次肉不容易,杀一只鸡,需要分着吃。现在,刚好相反,鸡头已经轮到同桌吃饭中的最小那个人,剥鸡头,吃鸡脑子;小孩要多吃鸡脚,吃了长大才会“抓财(赚钱)”;小孩吃鸡肝营养。女孩吃鸡翅膀、男娃吃鸡腿,说是女孩吃了翅膀会梳头、会飞,男娃吃了鸡腿力气大,能干重活。而其它部位也是只要喜欢吃,都可以随意享用,一般没有人说娃娃不能吃什么了。
一般是孩子生下7天后,亲戚朋友才去送祝米。过去农村送祝米,就是几升米,数十个鸡蛋和几坨红糖。小孩第一次吃肉,或用肉在其嘴唇上擦一下,叫“开荤”,一般用猪肉而不用狗肉。
成人常教育小孩,洗脸水、洗脚水不能用得太多,告诉小孩说,人离逝后要把这辈子用的洗脚水和洗脸水喝完,才能脱胎转世,不然一直会留在阴曹地府。这虽然迷信色彩浓厚,但是有一种节约用水,不能暴殄天物的思想在里面;民间普遍认为小孩不能骑狗,如果骑狗,以后长大“讨老婆(结婚)”那天会下雨,要把狗背起在房阴沟转三圈,天才会晴起来。听到狗放屁不能笑,告诉孩子说,脸上会长“狗屁癣”。
小孩要剃胎毛,即眉毛和头发,不然会有“眼毒”。小孩剃发时,额头上方要留下一撮头发,说是小孩子吃饭泼撒多,会遭天责。额头上方留一撮头发毛,上天误以为是角,把小孩看成是牲畜而免以责罚。其实,小孩在这个地方头骨发育愈合较慢,留头发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小孩头发不能落到地上让孕妇跨过,说是会去“走胎”,即“投胎转世”而夭折;
另外,小孩一般7月(农历)不能剃头,认为这个月剃头会变得常常无意识摇头,秋天是叶落时节,会脱发;还有,认为7月15日是鬼节,剃发会被鬼领去;“鬼节”源自佛教“盂兰盆会”,刚好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中元地官赦罪日也在这一天,于是“盂兰盆会”的故事与中元相融合,并加入许多中国化的元素,比如与儒家的孝道思想结合,“慎终追远”,形成了具有教化作用的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儒家培养孝道,认为“发肤身体乃父母所赐”,剃发是一种不孝。
别人不能从小孩头上跨过,说是小孩会长不高;小孩不能用手指月亮,会被月亮婆婆割耳朵;小孩衣服晚上在户外晾晒,会被“药蛊”舔舐或“月亏(月食)”照到,孩子魂被捉去,就会生病;小孩提了老鼠和蛇尾巴,以后手会发抖,写字不好;小孩睡觉会惊跳,那么要把金竹切成小段,用线穿起来,戴在孩子手腕上;把草果或狗骨头缝在小孩帽子或衣服上,说是草果气味大,而狗呢,能看见鬼,能驱逐祸祟,可以避邪;小孩笑,不能说笑,只能说是“舔蚱蚂虫(蟑螂)”;
抱小孩不能说重,只能说是“有体气”;小孩未满月前,穿白衣的人不能来家中,说是“白虎”重,小孩会犯百日咳、或嗜哭,一般都会退送“白虎”;不带未满月孩子过河,认为龙王怪罪会拉肚子;教育孩子不能在长辈跟前跷二郎腿、放屁,不能紧挨着长辈前面走过,孩子在长辈面前跷二郎腿、放屁,或紧挨长辈前面走过,会认为没教养,不礼貌;小孩正在吃饭时,即使有多大错,也不能打骂,因为吃饭为大,“雷都不打吃饭人”,体现了民以食为天的朴素观念,具备了人性化。
吃饭不能背对桌子上的饭菜,认为“恨饭”,会背过失,不敬重饭菜。教育小孩晚上不剪趾甲,走路会踢着脚;晚上不能照镜子,不能用米汤洗脸,会看见鬼;太阳落后不能扫地和到户外倒垃圾,这样会破财和赚钱不顺利,总遇到这样那样阻拦。小孩子要诚实守信,不能说假话骗人,否则会生“透支眼(医学称‘麦粒肿’)”。
小孩产下后,第一个无意中来的人邂逅生孩子(知道小孩产下才来的人不算踩生),叫“踩生”,说是这个孩子的性格会像“踩生”的那个人;小孩经常生病,称为“病磨”,那么就要给他“定四柱”,看看五行缺些什么。有些需要“拜记”一个干爹,即帮孩子取一个乳名,在名字上补足五行所缺,有些根据所犯“关口”,需要拜记给屠户、木匠、石匠、铁匠等。干爹是根据五行相生相克,通过了解属相去请,有些是去搭一座小桥,有些是在家里灶上置一碗水,上面用一双筷子架成十字(叫“架水碗”),谁遇到就拜记给谁,叫“闯拜”。有些拜记给树,有些拜记给石头,有些拜记给柱子,等等,叫什么树生、石宝和阿柱,这些都表现了景东民间天人合一的思想。
这些传统教育习俗,表现了景东原居民族,在日常生活中,尊老爱幼的品质和敬畏自然的精神,其中也蕴含着人与人和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朴素道理。不能吃腹中蛋、胎儿和头果,表现了索取自然要有节制,不能吃干打尽,正如俗话中说“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盼母归”,不能做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事。
民间认为,这些教育,需要从小开始,代代相传。在那个法治不健全的时代。这些传统习俗文化,无疑对社会和族群有一定教化和道德约束的作用,但是现在已经被人们说成“迷信”全盘否定而渐渐抛弃了。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