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见树木少见人的神农架林区,青年男女相识的机会并不多,他们的婚配主要是靠媒人的介绍。如果男女双方觉是合适,就举行订婚仪式。男方在选定的日子给女方家送一份“礼吊子”(从猪背上割下的上等猪肉)及其他礼物,另外还要给未来的岳父岳母送上一二匹布,称为“父母布”。从订婚到结婚至少要隔两年,长的可隔五年。
旧俗新娘离家上轿之前,将一把筷子撒在娘家堂屋地上,象征快生贵子。然后由兄长或舅舅抱起送至花轿,这才挥泪上轿而去。无论路程远近,新娘天黑才能进入新郎家。举行典礼、闹房之后,新郎新娘不能同床共枕。新郎要陪在新娘身边坐到天明,据说这样夫妻恩爱才能地久天长。
第二天清晨,新郎家置办一桌10大碗的丰盛酒席,款待送亲的客人,正式履行交亲手续。送亲中的长者当着新郎、新娘和新娘的公婆的面,讲明新娘有哪些缺点,请新娘的公婆指教,请新郎体谅和帮助;同时对新娘提出持家、做人的期望。新娘的婆婆要送亲中的长者转告亲家,不要挂念女儿,我们会和睦相处。新娘这时拿出自己的针线手工品 (鞋、绣品)请大家品评。宴席完后,喇叭高奏“送亲曲”,婚礼才告结束。
客人登门,主人首先端茶倒水,这是我国人民待客的习惯。但在神农架西南山乡,却有一种特别的习俗。若遇客人来访,热情的主人首先端出一大杯白酒递给客人,说声请喝茶,这种以酒代茶的方式叫做“喝冷酒”。
给客人“喝冷酒”,一来是表示主人的热情之心,二来表示家庭的富裕。客人接过“冷酒”要一饮而尽,主人才觉得高兴;如果客人不会饮酒,应向主人讲明,品尝一下,以示对主人的尊重。喝过“冷酒”,主人这才给客人泡上热茶。初来这里的客人,往往被热情的主人搞得莫名其妙。
若在这里作客,吃饭也很讲究,主人给客人盛饭,每次只盛一点点,过一会儿,客人碗里的饭还未吃完,主人便夺下客人的饭碗,将碗内的饭倒掉,重新盛一点热饭。原来这样做,是为了让客人一直吃热饭。就算是大热天也是如此。这“喝冷酒、吃热饭”,很有意思吧!
这里在席上喝酒很随便,主人给客人斟上酒,同时也盛来饭,愿吃则吃,愿喝则喝,不善饮酒者可以放心吃喝,主人不予勉强。
但在神农架北部山乡,酒规却大有不同。如果你到这里作客,热情的主人定会用香喷喷的烧酒和自制的黄酒来款待你。不过,这里的酒规名堂很多,若不懂这里的规矩,往往会大出“洋相”。
若逢宾客满堂,上足酒菜,主人委托一名善饮酒、有“权威”的人担任“酒司令”,作为席上的公证人。其职责是让席上的人喝足酒。
首先,每人面前一只酒杯,均斟满酒,这叫“门杯”。出于对别人的尊重而敬酒,叫做“出杯”;门杯喝完以后,方可用自己的杯子敬酒,对方接过酒喝完后,再斟完一杯酒还给敬酒者叫“还杯”;敬酒过后,主人往往还要来个“转杯”,即主人先喝一杯,再用自己的杯子,从左边依次开始下转,每人喝一杯,再将杯子转到主人面前。当酒过三巡后,“酒司令”就要发话,号召酒席上的每个人向其中一个客人敬酒,这个人就要喝完所有人的敬酒(酒席上有几个人就要喝几杯),这叫做“赶麻雀”,也叫“开会”。等他把每个人的敬酒都喝完后,把空酒杯交给“酒司令”,由“酒司令”斟满每一杯酒,再由客人发话号召所有的人给另外一个人敬酒,并依次往下转。此时,酒席上斛筹交错,喝酒的气氛达到最高潮。在酒席中,还有许多酒规,如“催杯”、“跳杯”、“发杯”、“留杯”,如果没有一定的酒量,往往被喝得醺醺大醉。
神农架山民性格耿直纯朴,无论大人小孩,是男是女,既能喝酒又很会劝酒。按他们的习俗,来了贵客、远客,不喝好、不喝得大醉,主人就觉得脸上无光。不过,不会喝酒的客人也不用害怕,只要一开始就不举杯,主人是不会强其所难的。
最后有一点需注意,散席时,各人要将面前的空杯斟满酒放下,这叫留杯。意思是说主人待客热情诚恳,酒喝好了下次再来。
神农架人还有个缠头巾的习惯,特别是山村妇女,有时缠在头上的毛巾多达十余条,将头顶盘成了一个大圆盘。据说头巾缠的多,一来防寒,二来是显示富裕。著名诗人韩笑浏览神农架后曾在一首诗中写道:“神农氏的后裔住在深山,新建的木屋贴着对联,玉米金灼灼,辣椒红艳艳。女主人显示富裕,头上缠十条毛巾----真是奇观!......奇特的习俗使诗人大为感叹。
山里农民爱抽烟,特别喜欢抽自己种的烟叶,俗称旱烟。他们说抽香烟不过瘾,抽旱烟才来劲。这里的老农,几乎每人备有一个旱烟袋,长度在一米左右,有的甚至超过一米,农户家里都有一个火坑,坐在火坑边烤火时,用这长烟袋抽烟极为方便,烟袋锅接近火炉,人却不用弯腰。有的烟袋锅下端有个尖角,外出时这长烟袋既是烟袋,又是拐杖,一物多用。随身携带,老人们谓之“长枪”。但离开火坑,这“长枪”却多有不便,若用打火机和火柴给自己点烟,就是手臂拼命地伸长,也是够不着烟袋锅。这时只有将打火机点燃,放在地上,然后自己后退三尺,方可过上烟瘾。
考古工作者曾在神农架一古墓碑石上,发现一幅石刻像,刻着一老者手持一根烟袋,其长度超过自身的身高。将这种图像刻在墓碑上,看来这“长枪”定是墓主生前的心爱之物。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
西盟佤族衣服,多为佤族妇女自己纺织的棉、麻布做成,有衣、裤、裙、毯子、挎包、槟榔袋、包头等,也有从外民族购买的布匹、衣服和棉毯等。装饰品有银、锡制作而成的头箍、手箍项圈、耳环、手镯,还有用竹、藤制作而...
坦桑尼亚信奉基督教的人占44%(其中天主教占28.2%),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占32.5%,信奉传统宗教的人占22.8%,其他占0.7%。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人忌讳13和星期五;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忌讳谈...
张家界“三分坪,七分山”,老百姓世代与高山相伴,也与背篓结下不解之缘。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 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 子,娘家...
驱车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向西行驶,快到旅游胜地帕福斯时,眼前出现了一片宁静的海域。海水的颜色淡淡的,格外温柔,不像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地中海那样蓝得深不可测。人到了这里,只觉得心化了,除了温柔地凝视着海...
玉环是中国文旦之乡,文旦种植有上百年历史,该果营养丰富、清甜爽口、清肺润肠。玉环位于浙江东南沿海黄金海岸线中段,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玉环县是国家级文旦商品...
风车日的来源风车日是荷兰的民间传统节日。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举行。荷兰地势低洼,经常受北海海风的影响,海水倒灌入江河,泛滥成灾。荷兰人为了与海水作斗争,就利用风车排水,变沧海为良田。荷兰由此而成为...
日本国国庆日为12月23日日本是亚洲大陆东部的群岛国家。首都东京。面积37.8 万平方公里。人口1.24亿。公元645年,日本通过大化革新,确立了天皇制。天皇享有至高无尚的权力,因此,天皇的生日就被定...
古代蒙古人可收亡夫之妻,体现的是一种简单朴素的经济哲学。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生产关系相对简单的社会体系中,特别是像蒙古这样长期处于游牧状态的民族,一种风俗的形成,自然涵盖了诸多情理成分。古代蒙古人可收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