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教”,又称“三教”、“夏教”。其产生于明嘉靖万历年间,在莆仙一带及其相邻地区信众众多。“三一教”,儒、道、释三教融归于一,奉莆田人林兆恩为教主。三一教在莆田影响广泛而深远,2010年,三一教信仰已列为我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项目名录。
林兆恩(1517—1598年)字懋勋,号龙江,道号子谷子、心隐子、常明先生等,门徒尊称为三教先生、三一教主。
林兆恩出生于一个十分显赫的书香官宦望族,求取功名是其最大的愿望。他从小熟读孔孟之书,学识渊博,满腹经论,学贯古今。但每逢参加应试却都是名落孙山。对前途感到迷惘,甚至绝望的林兆恩转而潜心研究儒、道、释三大宗教的理论,并到处寻师访道,邂逅儒服玄奘之流,常常废寝忘食。当时许多人都认为林兆恩狂颠。但正是这种狂热的孜孜以求,才使得林兆恩先生创作出《林子三教正宗统论》、《林子全集》、《夏午真经》等这些信众被推奉为至高无上的经典三教著述。这些著述作为传统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活中对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卓晚春,对林兆恩弃名学道的思想转变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莆田民间传说,道士卓晚春具有超验的特异功能,言休咎事皆奇中,被视为“活神仙”。他与林兆恩一见如故,结伴外游,数年间,形影不离,晨夕谈讨,言行与世人迥异,人称“卓狂林颠”。卓晚春平时所言深奥难懂,唯有林兆恩解其语意。后来,林兆恩将卓晚春同他交谈的话整理成书,名为《寐言录》。
明世宗嘉靖三十年,林兆恩在东山祖祠的宗孔堂倡教授徒,创立三一教。卢文辉、林至敬、张洪都、朱逢时是当时的四大门徒,对三一教的最初传播起重要作用。三一教是一种以阳明心学为基础,以儒家的纲常人伦为立本,以道教的修身炼性为入门,以佛教的虚空为极则,三教同归于心的思想体系。
林兆恩是古代中国三教合一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不仅继承了我国历史上三教合一的思想,而且对古代宗教进行改革,自己创立了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新的宗教。
林兆恩除了招收门徒,积极倡导三教合一论外,大量的精力用于协助官方抗击倭寇、赈民救灾。
嘉靖三十七年四月,数千名倭寇攻围福清,乘胜进逼莆田城下,城池岌岌可危。林兆恩召集莆田缙绅与路过莆田的广东雇佣兵订立契约:击退倭寇后给予千金的奖赏。于是这些雇佣兵才奋力击退倭寇,城围解除。广东雇佣兵遂索取奖赏,缙绅因其在击退倭寇后到处掠夺百姓财物而拒付赏金。林兆恩虽“予之百金”,但广东雇佣兵仍抓他到演武场殴打,并威胁要杀他。众缙绅见势不妙才筹齐赏金,广东兵这才将林兆恩释放。事态平定后,莆田人民把护城之功归于林兆恩,赠给他一领书写有“一券全城”的彩帐,表彰林兆恩主持公道,甘于为民承担风险的义举。
事实上,自嘉靖三七年至四二年,倭寇侵犯莆田达9次,杀死百姓不计其数,林兆恩组织门徒先后6次用卖田的银两共收埋、火化尸体骸骨共2.3万多具,收尸骨一百多担。
林兆恩作为一介布衣,能倾家纾难,赈民救灾,当时得到了老百姓的极力推崇和爱戴,也深受地方官吏的敬重,特别是直接受其恩惠的莆仙人民,更是将林兆恩视为慈善家,纷纷信仰他所创立的三一教。
嘉靖三十七年,林兆恩在莆田东岩山宗孔堂讲学传道,三一教的影响得以逐渐扩大。在三一教传播过程中,林兆恩还独创修身养性的方法——九序心法。因为它由九个逐渐深化的修持程序组成,又是围绕着“心“这一本体展开,故名。由于九序心法的第一序为“艮背“,因而有的称九序心法为”艮背心法“。用现代医学的观点看,九序心法是一种要求人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调和气血,平衡神经,调动和支配全身的潜能,以达到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修身养性方法。
当年,每逢各地瘟疫流行时,林兆恩带领门徒通过传授“九序心法”特别是“艮背心法”,简单易行,为平民百姓解除病魔,深受人们尤其是无力问医购药的贫苦百姓的欢迎,为三一教吸引众多的信徒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万历26年(1598)正月十四日,林兆恩病逝,终年82岁。其墓穴位于现今城厢区华亭紫云山下的后角村石门山麓。林兆恩作为三一教的创始人,他这一生仗义施舍与倾家纾难之举,人民对他的崇敬一直延续至今。
他的思想、观念、精神和三教合一的精髓,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至今,在莆仙境内的三一教祠,老百姓早晚进堂点香、诵经;农历十月十五日普渡之日,有的三一教祠通过道场祈福的方式,为善男信女祈安消灾,最隆重的就是每逢农历正月十四日和七月十六日,林兆恩忌日、诞辰,各地教祠尤其东山祖祠都会举行隆重的民俗活动如木偶戏、车鼓队表演、十音八乐展奏、文艺踩街,来纪念这位曾为老百姓建立过丰功伟绩的慈善先贤。
相关链接
三一教祖祠 福建莆田东山祖祠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
居住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体现出当地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抗争中产生出的避邪、求吉、审美、实用的复杂心理意象与价值观念。甘肃民居大多也表现了劳动人民普遍的讲实际、重伦理、求功利及尊神灵的传统民俗结构...
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用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品。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最高的礼节。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巾。颜色很多,一般多用白色、蓝色和黄色。长度通常为1.5米,最长的有4米。宽度不等。两端有穗,约6厘米。哈达...
西马村,是明代雁门关所辖的古堡之一,旧称永和堡,现在该村东堡门上方的明代石雕门额依稀可辨,永和堡等三十九堡军事防御遗迹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村距鹿蹄涧村约5公里,现居人口中百分之七八十为杨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