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之一,后被人称为“诗圣”,在诗坛上与李白齐名。然而,命运的安排使杜甫一生与中药保持着特殊的关系,结下了不解之缘。
杜甫一生穷困潦倒,常为生活问题到处奔波。杜甫目睹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社会大动乱,对人民的疾苦满怀深切的同情,加之自己常年体弱多病,因而以种药来扶贫养身。
他困居长安期间,就在庭院里栽种过几十种中草药,“近根开药圃”,“种药扶衰病”。开始时,杜甫的种药技术还不够好,经过不断地摸索和精心侍弄,“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各色药草生长良好,使得诗人大喜过望。“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他在月光下悠然散步,欣赏庭院中百药繁茂、花团锦簇的情景,不禁诗兴大发,吟赞不已。
由于他付出了汗水和耕耘,药材长势良好,举目眺望:“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他对自己种植的草药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由于杜甫长期接触中药,观察中药植物的生长,积累下大量植物学方面的知识,所以他写的有关中药的诗显得格外有生气,一反他诗中常有的那种忧伤的格调。如他吟咏决明:“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咏栀子:“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咏丁香:“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从这些优美的诗句中,我们可看出杜甫对中药怀有的特殊感情。
杜甫不仅种药,而且还会加工炮制中草药,懂得药性、药理,会治常见病、多发病。“晒药能无妇,应门亦有儿。”他除了自己身体力行外,还发动妻小晒药制药。公元759年,杜甫因生活所迫移居成都,并在那里营建了草堂一栋。在成都草堂,他广植花树,遍种药草,“种竹交加翠,栽桃烂漫红”,把草堂点缀得繁花斗艳,充满生机。正如他在《小园》诗中说的:“客病留因药,春深买为花。” 可见杜甫种花既为观赏,又为入药治病。
杜甫不愧是诗圣,在他的笔下,花草树木、山水人物等都被描写得形象鲜明,栩栩如生。不仅把梅、兰、荷、桂、菊等名花描述得争奇斗艳,而且把中草药的决明、栀子、女萝、丁香等也阐述得生动、形象、美丽、芬芳。
他在诗文中写道:“晒药安垂老”、“采药吾将老”、“看题检药囊”。他还诗曰:“楠树色冥冥,江边一盖青;近根开药圃,接叶制茅亭。”
拜读杜甫种草药的诗文,就像身临其境,仿佛看到成都市郊杜甫的“草堂”里各种药材翡翠,枝叶繁茂,姹紫嫣红……
晚年,杜甫的生活十分贫困,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在《登高》中写道“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此外还有“牵缠加老病”、“白首多年疾”、“种药扶衰病,吟诗解叹嗟。”等诗句都反映了晚年境况的窘迫。为了维持全家人的生存,他还在大雪纷飞的严冬,爬上山去采黄精,采药回来,还得摆摊卖药,境况十分凄惨。当年的人,谁会知道卖药的老翁竟是名传千古的诗圣呢?
杜甫吟诗一生,种草药一生,是诗和草药赋予他生活的欢乐;杜甫辛勤躬耕草药,深入劳动人民中间,深刻地体验了贫苦农民的生活和感情,这是诗圣万古不朽的精神境界和他的伟大之处。
据史书记载,在他坎坷的一生中曾三次卖药以度生计的经历。
第一次卖药是在当时的京都长安,公元746年-755年,诗人35-44岁期间来到长安想一施政治抑负,遭受奸相打击,未中科举,使诗人失意仁途,致使生活困苦,过着“饥饿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悬百结”的艰难生活,以“卖药都市,寄食友朋” 在京城度日。
第二次卖药是在甘肃,安史之乱之年,诗人48岁,那年杜甫携带家小由洛阳经华州、天水到成县,奔波经年,一路上他目睹人民生活疾苦,达官贵人花天酒地,创伤了有的《三史》、《三别》。诗人在生活艰难之际,又操起采药、制药、卖药的旧业,“晒药能无妇,应门亦有儿”,赖以谋生。
第三次卖药是在长沙,公元770年。那时诗人59岁,老年人的杜甫生活更加凄惨,漂泊在长沙、衡阳、潭州、彬洲等地,究得无处安身,有时只得晚上在船中度突,白天上集摆摊卖药,以维持生计。就在这年冬天,伟大诗人杜甫因贫病交加,客死于由长沙至岳阳的船上。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民间音乐主要包涵在传统的春节社火、木偶戏、锁呐和南北山区山民们哼唱的山歌,目前已濒临失传。传统社火曲传统社火主要有步社火、夜社火等形式。其中主要传唱的社火曲普遍为《渡船曲》,小曲有《十...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
西盟佤族衣服,多为佤族妇女自己纺织的棉、麻布做成,有衣、裤、裙、毯子、挎包、槟榔袋、包头等,也有从外民族购买的布匹、衣服和棉毯等。装饰品有银、锡制作而成的头箍、手箍项圈、耳环、手镯,还有用竹、藤制作而...
坦桑尼亚信奉基督教的人占44%(其中天主教占28.2%),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占32.5%,信奉传统宗教的人占22.8%,其他占0.7%。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人忌讳13和星期五;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忌讳谈...
张家界“三分坪,七分山”,老百姓世代与高山相伴,也与背篓结下不解之缘。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 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 子,娘家...
驱车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向西行驶,快到旅游胜地帕福斯时,眼前出现了一片宁静的海域。海水的颜色淡淡的,格外温柔,不像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地中海那样蓝得深不可测。人到了这里,只觉得心化了,除了温柔地凝视着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