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架,又称笔搁、笔格、笔枕或笔山。系传统文房用品中必备的器物之一,专门用来搁置毛笔。书画时在构思或暂息藉以置笔,以免毛笔圆转污损他物。
笔架具体的产生年代已不可考。有史料所载,南朝梁吴均(469-520年)作《笔格赋》:“幽山之桂树……剪其片条,为此笔格”,由此推断,笔搁应至少有1500余年的历史了,但这一时期的传世品还不曾发现。
唐代笔架流传下来的极为罕见,从文献来看,此时的笔架已经成为文房的常设之物。
宋代笔架传世品和出土物较多,材质多样,有铜、瓷、石等,其形多为山形。
目前,所见最早的笔格实物是宋代作品。1981年7月在浙江诸暨南宋墓中出土了一件石雕笔格实物,其高5.9厘米,长26.8厘米,底宽2.9厘米,通体雕琢错落有序的山峦二十座,石质细腻润滑,色泽黝黑,造型别致而奇巧,仿佛让人置身于崇山峻岭之中。另外,在浙江衢州宋代墓葬中也发现了一座山形水晶笔格,造型简练,矮而宽,表现出当时宝石加工的精湛工艺。在宋元时,制作笔格的材质还有陶瓷,例如现藏首都博物馆的元代青白瓷笔格,就是一件珍品,通体镂雕成山峰形,浮云环绕,山脚饰水浪花纹。
到了明代,笔架成为文房中不可或缺之物,其材质更加多样,不但有珊瑚、玛瑙、水晶,还有瓷、玉、木等。
明中、后期,我国的竹、木、金、玉、象牙、犀角等雕刻艺术出现了空前的发展。在明万历年间,文房清玩兴盛,于是各种材质工艺的笔格蜂拥而出,美不胜收。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一件明末牙雕龙纹笔格,通高9厘米,圆雕五峰二龙,其形精美,龙腾水怒,山势峻拔,融实用与观赏于一体。
明代的玉笔格以三峰者居多,峰或为柱状,或为较宽的片状,其上多有圆形孔洞或装饰。明代的铜笔格也很出名,以五峰居多,呈拱形站立状,多采用空心铸造工艺,外有温润斑斓的色泽,文人笔耕之余,可用来把玩。
清代笔架更胜明代,材质有玉、紫砂、水晶、铜、木、珐琅、象牙等,而以自然之物最为名贵。
笔架的材质,瓷、木、紫砂、铜、铁、玉、象牙、水晶无不具备。其中实用性的笔架以瓷、铜、铁最为普遍,观赏性的则以玉笔架最为典型。
以木为笔架的年代较为久远,但传世品不多见,以明清两代的器物较为常见。有紫檀木、黄杨木、沉香木等。
铜制笔架多为螭龙形状,宋陆游诗:“熟睡李书横竹架,吟余犀管阁铜螭”。但宋元之物极少发现,目前所见多为明清之物。
瓷质最为普遍,特别是明清之际,样式更为丰富,流传更为广泛,不仅适用,而且讲究观赏,质精形美。迄今所见最早的瓷质笔架为江苏无锡北宋中期墓葬中出土的影青瓷兽形笔架水注,为一件笔架和水注两用器物。
清代瓷笔架以乾隆朝制作最精,以山形笔架为例,较明代更为自然随意,极富天趣。
玉笔架在宋代时已经出现,明清时广泛流行。从传世品看,宋代玉笔架为山形,峰柱较矮,峰顶齐平。此时的玉笔架以实用为主,故不见有过多的雕琢痕迹。
笔架式样繁多,玉笔架有山形者、卧仙者、旧玉子母猫、十二峰头为格者、也有单螭起伏为格者;瓷则有哥窑三山五山者、白定卧花娃;木则有老树根枝蟠屈万状;石者有峰岚起伏者。
笔架以型简意深,天然浑合,意境悠长为贵;雕工繁缛、工艺浓郁、人为造作为下。
笔架作为一种实用兼赏玩的器物搁置于案头,可观、可玩、可赏,丰富多彩的造型和工艺更增添了艺术魅力。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民间音乐主要包涵在传统的春节社火、木偶戏、锁呐和南北山区山民们哼唱的山歌,目前已濒临失传。传统社火曲传统社火主要有步社火、夜社火等形式。其中主要传唱的社火曲普遍为《渡船曲》,小曲有《十...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