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称说媒。旧时婚姻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且讲究明媒正娶,所以说媒非常重要。
相亲有明相和暗相,明相是媒人带领双方家长分别到对方家中去,既看孩子,也看经济状况。暗相是在庙会上或集市上,由媒人暗中指点,让家长分别看看完事。
旧时订婚有一定程序,先是问名,又叫传启。俗谓“过八字”、“换庚贴”。然后是纳征,又称丢定物。
俗谓“送好”。在男、女方认定的结婚日之前,由男方写成“期书”,偕同媒人持贴到女家,通知迎娶日子和时辰。
男方事前请媒人、亲友,张灯结彩,贴喜联,请唢呐,侍万事俱备后择占时起轿。因不能空轿,需选一个十二岁左右的近族或近亲男童乘坐轿内迎娶,名渭“压轿娃”。随轿前办事的“夹毡人”肩披红毡和褡裢,内装鞭炮与小红“喜”字。遇到十字路口、桥、树和寺庙燃放鞭炮,贴上喜字。如遇两轿碰头,夹毡人疾速以红毡掩遮轿门,燃放鞭炮,抢先通过,以“捷足先登”夺路消灾。在“夹毡人”之后,依次有宫灯两盏、三眼锍一对、火把一双、彩旗数面(必是双数)、铜锣两面、吹唢呐者数人,吉时一到,在奏乐的喜气氛围中,抬轿起程。
花轿行至女方较近住地时,三眼铳三声巨响,鞭炮齐鸣,以示花轿将至。落轿后招客人向压轿童施礼,给封子,恭请下轿,众人进屋,女方备酒菜款待。
餐毕,先燃炮以催促,再鸣锣以请上轿,最后唢呐高奏,新娘身着结婚华丽服饰,端坐堂屋中的木制圈椅之上,以红布盖头掩面,母或婶口念“搬把椅子当门坐,人人都从这处过”。新娘双眼含泪以示难舍娘家。此时由选定与新娘属相相合的青年女子,抬椅拥入轿门,换一双新鞋,将旧鞋留于娘家,遂后轿帘垂下,有与新娘同辈的弟弟或晚辈的侄子伴立轿门左右(俗称把轿客)。此时锣声、鞭炮声、唢呐声再次高扬,三眼铳三声巨响,起轿回程,但必须另走一条新路。轿定片刻,送亲客(父舅哥等亲属)或跨马或乘车同路随行。
男方在遥望花轿将近时,组织宾客迎于道上。按照期书中所拟定的方向位置花轿缓缓落地,此时有一人钳一张烧红的犁铧,手端醋碗,绕轿三周,并不断向犁铧上浇醋,并念《打醋坛歌》:“花轿到门前,我来打醋坛。左手钳犁铧,右手端醋碗。犁铧红似火,神鬼早早躲。醋气向上冲,鬼神胆颤惊。向上不冲天,向下不冲地。单冲凶煞和恶鬼,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事毕,有两位早就准备好的青年妇女肃立轿门左右。这时新郎朝轿门施礼迎出新娘。两位名日“搀客”的青年妇女扶出新娘,走在铺地红毡或布袋上(因新娘不兴走地上,“袋”与“代”同音,寓意传宗接代)。走过后将红毡或布袋继续向前挪动,再走过,再挪动,直到走近大门,门槛置一柽花(柽,是柳树的一种几上放马鞍,贴有喜字,名日“骑鞍过柽”。
此典,据宋人高承《事物纪原》载始于唐代,当时北方少数民族女子出嫁,骑马到丈夫家大门时要跨过门槛,后又被山西北部的汉族人学习模仿。因女子有纺织的本能,故以此暗示能武能纺之意。“骑鞍过柽”之后,围观人群向新娘头上抛撒草料或苍耳等物。现改为红绿纸屑,边撒边唱:“一撒金,二撒银,三撒富贵满家门,四撒夫妻搿合好.五撒新娘生贵人。头上撒把草,新娘手艺巧;头上撒把料,新娘吉星照”。贫穷人家结婚,多用牛车,没有灯笼火把及唢呐等,其他风俗大体一致。
近年,因经济发展,多用彩车迎娶。“三眼铳”、“传递布袋”、“打醋坛”和“骑鞍过柽”等旧俗早已无存。
娘家陪送的嫁妆,要先于新娘到达,由婆家派人接着送往洞房。
旧时在院中摆设的天地桌上,先置满斗粮食,以写着“双喜”的红纸封严。在斗里插上“皂荚”(意谓早生贵子),中央斜置木杆秤,秤钩挂上开口铜锁,专供拜后由新郎捏合,表示永固之意。另插有尺、剪等物(各地不一),斗的四角各放一个红皮鸡蛋。此时新娘立左(终生只此一次),新郎立右,共同“三拜”拜: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相拜。礼毕,新郎把锁捏合,牵着彩带的一端,新娘牵着另一端,由搀客搀着,同入洞房,先喝“交杯酒”,再把斗中的四个红皮鸡蛋做成“荷包蛋”,让新娘充饥,其寓意为“永久合抱,百年吉祥。”
给新娘梳妆冠戴,将原发型梳理为髻,显示已婚。让新娘坐在圈椅之内,由选定的与新娘“五行”相生的巧手妇女给新娘梳头。椅下放木桶一个,底置陈越一块(意为发酵),上放铜灯燃明,意为长命(明)富贵。用后移放床底,显示闹房不躲。梳头时唱道:“一木梳,两木梳,找个女婿会读书。一篦子,两篦子,女婿定会当举子(即举人)”。梳到两鬓时,改唱:“梳梳鬓花,女婿当官,左梳右梳,金玉满屋。细梳细刮,明年生俩。”姑嫂们在一旁嚷道:“一木梳,两木梳,嫁个女婿卖红薯。一篦子,两篦子,嫁个女婿是戏子。”引逗新娘发笑。梳毕,给新娘薅脸择眉。用一尺五寸的合线,挽成活结,嘴咬一头用左手拉动,右手用拇指和食指绷紧,一张一合把唇周、面部汗毛薅尽,边薅边念:“一扯金,二扯银,扯出娃娃一大群。薅薅脸,择择眉,女婿打的空心捶。空心捶,不能恼,夫妻双双活到老”。由此象征已结束了黄毛丫头的年岁,正式步入了成年时代。薅毕,送水洗脸,新妇偿钱。
午宴期间,新郎、新娘在奏乐声中,紧随宾相到席间敬酒。先敬主客,后宾朋,然后亲族等等。
在拜天地当晚,同辈年幼者、晚辈同龄者男子,钻进洞房,逗笑戏谑。闹洞房活动要持续三个晚上。对闹房者家人热情招待,如无人闹房还要请人来。
婚后第三天,例行上坟祭祖。新郎携带祭品、供飨、纸表,新娘由姑嫂引领到坟地,一一介绍某个坟茔埋葬的是什么人,新郎新娘逐个叩拜,以慰藉祖宗在天之灵。
结婚当天,双方约定新娘回门日期和娘家来客人数。通常习惯从结婚之日算起,新娘在婆家住三天,第四天娘家来人接,男方设宴招待,辞行。在娘家住八天再送回婆家,俗语:“住四还八,双方齐发”。
有的地区有七不出门,八不回家之说,所以出嫁、回门要避开七、八这两个日子。
生活中拥有许多潜在的危险,有可能随时会出现,尤其是无法阻挡的那种灾害,不仅仅是人类的死亡,还会给整个大自然带来难以磨灭的损伤。今天排行榜123小编就来为大家列出世界十大灾难,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在智慧上超乎常人的人,他们的事迹和成就都可以说能让人惊叹的,那么到底有哪几位天才是公认的呢?下面本站就整理了世界十大天才,一起来看看吧!一、牛顿在世界十大天才中牛顿是英国人,被评价...
迢迢牵牛星两汉 佚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燕歌行二首·其一魏 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
根据美国CNN的研究,认为七种最让阿根廷人喜欢的食物如下:1、烤肉 Asado虽然这道菜在其他国家不过被称为“烧烤”,不过阿根廷的烧烤却是具有相当学问的,对于阿根廷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家庭烧烤或与朋友在...
春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节日,俗称“过年”。农历正月初一,即大年初一,也称“元日”或“元旦”。“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元是首的意思,“三元”就是一年的开始、四季的开始、12个月的开...
中国古代阅兵有数千年的历史,第一部编年史《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指国家的公祭仪式,“戎”是国家的军事行动或战争。阅兵仪式,既是“祀”,也是“戎”,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大事。孟津观兵伐纣...
在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广场的绿树鲜花中,一座标志性建筑巍然矗立,这就是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这座为纪念对日作战中英勇牺牲的23名苏联红军贝加尔湖方面军飞行员而修建的纪念塔,是当时苏军在东北各地所建纪念塔建筑...
“百鸟衣” 是苗家人不老的传说。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就流传着“百鸟衣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在杆洞乡,苗家每年都会欢度这个盛会。苗家人无论男女老少,个个身穿节日盛装,精神饱满,围在村中的平地上。苗哥们兴高采...
“青砖碧瓦古民房,翘角雕檐图画廊。”好一幅炊烟袅袅、生活安详的民居图景,这就是广西灌阳县月岭村今天的写照。被称为桂北民居“神秘的大观园”的月岭村,以规划得体,施工精巧的古民居建筑而成名,现在是广西重点...
沈万三故居,位于周庄镇东垞。是周庄富贵园根据历史资料和历史原貌,在原址精心设计、精心修建、精心布置的仿明式建筑。故居参照沈万三致富的各种传说、经商的坎坷历史、一生的传奇经历和沈家生活起居的场景,通过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