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石桥是目前整个大汶河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石桥,也是山东省保留最为完好的古代大型石桥。
大汶河穿城而过,是泰安郊外的重要观景地,这里碧波荡漾,河岸绿树成荫,古建筑掩映其间,红墙、高阁映在水中,南岸有最初发现大汶口文化的堡头遗址,北岸有著名的明石桥和山西会馆与石头砌就的老房子,古老的石桥链接两岸,白天游人如织、渔舟交相辉映,形成一道美丽风景。
明石桥北起岱岳区大汶口镇南门,南至宁阳县磁窑镇茶棚村。据史料记载,明石桥修建于明朝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3年),故称“明石桥”。
清代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原石板桥被大水冲毁,两岸士绅乡民苦于无资修建,以攻石起家的粥店人姜桂松独当此任,“捐资倡修”。乾隆六年,石桥建成,两岸人民感其义举,立碑以记此事,并改名“姜公桥”。 乾隆6年(1741年)又重修,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又被洪水冲毁部分桥面。在以后的400多年中,又经几次较大修整,但均保持了“姜公桥”的原貌。
桥中间有一段是建在河中的“哑巴桥子”,顺势而建,借势而为,表现了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
现存的石桥净长度为221米,桥呈S型,桥宽2.5米,桥面由360余块大型石条组成,每块石条的长度因桥孔的长度而定,最长为3.8米,短则1米左右,整座石桥由数百个硕大的铁锔子固定。全桥共有66个桥墩,65个桥孔,桥孔的长度不一致,在中间有一段是建在河中的岩石上,俗称“哑巴桥子”。
整个石桥踏实而有灵气,虽经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但依然很让人放心。据悉,原来石桥中间用作镇水的石龙,在文革中被破坏了,目前仅剩下残骸孤零零地立在大汶河北岸桥头的两侧,仿佛向人们做着无言的诉说。
经常有人在河里摸鱼,河滩牧羊,或坐在石桥上欣赏美景。古老的石桥,见证了无数人的欢声笑语,为大家提供了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明石桥分为南桥和北桥,以桥中点为界,分属于宁阳磁窑镇和岱岳区大汶口镇两地。桥下的大汶河由上游的牟汶河和柴汶河合流而成,滔滔西去。所以大汶口就形成了“一桥连两县,两河汇一水”、“汶水西流”的独特景观。
历史上的大汶口曾为商贸交流要道。据了解,修建于明隆庆年间的明石桥,是古驿道上连接汶河两岸唯一的石桥。
可以想像,那时候商贾贸易交流,走在明石桥上那繁华的景象。据说,桥南的茶棚村就是因为村民为给过往的商旅提供喝水休息的场所,纷纷搭起棚子卖茶水,久而久之形成规模,茶棚成片,村子也就因此得名。
石桥的建成,是继“汶河古渡”的一个飞跃,它结束了汶河两岸人民交往仅靠舟楫的历史,并促进了大汶口作为工商小镇的迅速崛起。
据《泰安县志》记载,大汶口明朝才由村升社,而社在元制为百户以上,可见当时的大汶口不过是一个小乡村而已。可以说是交通为大汶口带来了繁荣,而明石桥更是功不可没。
石桥北岸的山西会馆,佐证了曾为商贸交流要道的大汶口镇的昔日繁荣。
石桥北端大汶口镇南门里路西的山西会馆,是清代云集大汶口做生意的山西人所建,原会馆分两院,前院有坐南朝北的戏楼,后院为关帝庙,总面积2883平方米。
说起山西会馆的历史,还要追溯到山西街及大名鼎鼎的晋商。山西街是随着明代古石桥建成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明隆庆年间石桥建成后,街上逐渐出现了大量居民和商铺、旅店、手工作坊等设施。乾隆二十四年,拥有敏锐眼光的晋商看好这里,在石桥沿北街建起了山西会馆。会馆建成后,众多商贩、香客、游民聚集于此,会馆御道发展成为集观光、民俗、文化、商业于一身的街区。
山西会馆在日军和国民党占领时期,均曾设立过学校。解放后成立过盐业公司,后又成了大汶口供销社仓库,以后颓废。在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努力下,现已修复,成为了大汶口商贸重地的又一佐证。
桥北一公里处,是著名的大汶口文化遗址。遗址总面积80余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2~3米,是大汶口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大汶口文化早期属于母系氏族社会末期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阶段,中、晚期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大汶口遗址包括了大汶口文化发展的全过程,距今4500~6400年,为新石器时代遗址。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古汶河日夜冲刷着石桥,桥墩上布满绿色的青苔,桥板上精美的双龙戏珠石雕早已模糊不清,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行人通过。
令人感叹,它是以什么样的品质,怎样的坚韧在这里足足躺了五百年?原来,这座石桥的桥墩、桥面都是用泰山石砌成,暴晒不裂,冲刷不毁,所以数百年来它还能在激流中永驻,为子孙后代造福。
走在纵跨南北的石桥上,可以清晰地看见桥面上深深的车轮痕迹,古朴的石桥,稳重、内敛,如同睿智的老者,以一种默默的方式,向人们讲述着千余年大汶河的沧桑故事。
石桥的右首,京沪铁路和京福高速公路横跨南北。
石桥的不远处,是著名的大汶口文化遗址的发掘地;桥下,汶水滔滔向西流;东西两向,京沪高速铁路飞架两岸和京沪铁路大桥、京福高速公路横跨南北。然而,经历了数百年风雨洗礼的石桥,并未因现代交通设施的发展而被人们遗忘,现在,它仍为两岸人民相互往来发挥着重要作用。
阴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里有在大汶河放河灯的传统。
该习俗始于元代末期,经明清两代渐成规模,其目的由最初的河神崇拜,祭奠河中冤魂,逐步演化为祈福求祥,庆祝丰收。
古老的石桥,见证了无数人的欢声笑语,在给两岸人民带来了交通便利的同时,也为大家提供了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进入新时代的明石桥,以其不朽的功业正携手大汶口文化遗址、京沪高铁、京沪铁路和京福高速公路等景观共同绘制着古老与现代,过去与未来的一幅恢弘的历史画卷!明石桥,一座不老的桥,汶河人民心中的桥!
生活中拥有许多潜在的危险,有可能随时会出现,尤其是无法阻挡的那种灾害,不仅仅是人类的死亡,还会给整个大自然带来难以磨灭的损伤。今天排行榜123小编就来为大家列出世界十大灾难,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在智慧上超乎常人的人,他们的事迹和成就都可以说能让人惊叹的,那么到底有哪几位天才是公认的呢?下面本站就整理了世界十大天才,一起来看看吧!一、牛顿在世界十大天才中牛顿是英国人,被评价...
迢迢牵牛星两汉 佚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燕歌行二首·其一魏 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
根据美国CNN的研究,认为七种最让阿根廷人喜欢的食物如下:1、烤肉 Asado虽然这道菜在其他国家不过被称为“烧烤”,不过阿根廷的烧烤却是具有相当学问的,对于阿根廷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家庭烧烤或与朋友在...
春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节日,俗称“过年”。农历正月初一,即大年初一,也称“元日”或“元旦”。“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元是首的意思,“三元”就是一年的开始、四季的开始、12个月的开...
中国古代阅兵有数千年的历史,第一部编年史《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指国家的公祭仪式,“戎”是国家的军事行动或战争。阅兵仪式,既是“祀”,也是“戎”,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大事。孟津观兵伐纣...
在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广场的绿树鲜花中,一座标志性建筑巍然矗立,这就是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这座为纪念对日作战中英勇牺牲的23名苏联红军贝加尔湖方面军飞行员而修建的纪念塔,是当时苏军在东北各地所建纪念塔建筑...
“百鸟衣” 是苗家人不老的传说。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就流传着“百鸟衣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在杆洞乡,苗家每年都会欢度这个盛会。苗家人无论男女老少,个个身穿节日盛装,精神饱满,围在村中的平地上。苗哥们兴高采...
“青砖碧瓦古民房,翘角雕檐图画廊。”好一幅炊烟袅袅、生活安详的民居图景,这就是广西灌阳县月岭村今天的写照。被称为桂北民居“神秘的大观园”的月岭村,以规划得体,施工精巧的古民居建筑而成名,现在是广西重点...
沈万三故居,位于周庄镇东垞。是周庄富贵园根据历史资料和历史原貌,在原址精心设计、精心修建、精心布置的仿明式建筑。故居参照沈万三致富的各种传说、经商的坎坷历史、一生的传奇经历和沈家生活起居的场景,通过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