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重庆巫溪的劳动号子

俊楠君2023-05-04

重庆巫溪的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是巫溪人们在参与需要相互协作的集体劳动时,为了统一劳动节奏、协调劳动动作、调解劳动情绪而唱的一种民歌。千百年来,巫咸儿女世代勤劳耕作、繁衍生息,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特别是在刀耕火种的远古,祖先们野外狩猎、制作工具、田间劳作、修造洞穴、搬运重物,往往需要群体合作。在劳动时发出“哟嗬——哟嗬——哟嗬”的声音,别人听到这个声音,就知道他们在干活。在干活中,通过这种声音协调集体步伐,提高劳动效率,缓解了疲累,释放了感情,感觉轻松愉悦,人们相互效仿传递,于是“哟嗬——哟嗬——”形成了巫溪最早的口头文学——巫溪劳动号子。唱号子歌,有人称为“喊号子”,有人称为“串号子”,也有人称为“穿号子”。“串号子”,既有对唱,也有合唱。

巫溪的劳动号子,种类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薅草锣鼓号子

薅草锣鼓号子是巫溪农民进行中耕除草打薅草锣鼓时唱的号子。这种号子是以五言四句的歌词与七言五句的五句子歌词搭配着唱。如,先唱五言四句的歌词:“扇子三只角,书生脸皮薄。各人不开口,怪得哪一个。”再唱七言五句的五句子歌词:“同路走来你不提,分开岔路叹口气。你是男儿先开口,我是女儿也害羞,哪有黄河水倒流。”然后把七言五句的歌词和五言四句的歌词交叉起来唱。领唱:“同路走来你不提”,众人合唱:“扇子三只角”, 领唱:“分开岔路”,众人合唱:“书生脸皮薄”,领唱:“叹口气”,众人合唱:“怪得哪一个”。 领唱:“你是男儿先开口”,众人合唱:“扇子三只角”, 领唱:“我是女娃”,众人合唱:“书生脸皮薄”,领唱:“也害羞”,众人合唱:“怪得哪一个”。领唱:“鸳鸯号子穿三道”, 众人合唱:“扇子三只角”, 领唱:“哪有黄河”,众人合唱:“书生脸皮薄”,领唱:“水倒流”,众人合唱:“怪得哪一个”。最后大合唱“衣呀哟衣哟,怪得哪一个。”……

纤夫号子

纤夫号子是船工在行船中为配合航运、船务等劳动过程而传唱的号子歌。歌词方面,多为劳动呼号用语;有时见景生情,即兴编词。体现了勤劳的巫溪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纤夫号子一般具有高亢铿锵,急促有力,节奏紧凑,富有大无畏战斗精神的特点。

巫溪境内的大宁河航道,自古被人视为畏途,在千百年的木船航运时代,木船的动力来自于船工(纤夫)的身体。木船是纤夫们运输商旅及货物的主要工具。因航道不同,载重逆水行舟时,就要上岸拉纤。滩多水浅,有如陆地行舟。如上水船到城厢镇的前河门洞、宁厂镇的猫儿滩等陡滩时,需要多船的纤夫合力拉一只船,下滩顺水到这几处激流险滩时,为了避免触礁,行船还要“倒牵牛”,除稍公、舵工之外,所有人员都要下水,在船尾向后拉纤,才能安全过滩。小水过浅滩,纤夫也要下水推船或抬船过滩。千百年来,流传着拉纤的民谣:“脚蹬石头手扒沙,当牛做马把纤拉”。唱出了宁河纤夫流血流汗的苦难历程。宁河纤夫生命的呐喊与放歌,是无法用文字和旋律来表达的原始的野性的呼啸。

千百年来,大宁河上的纤夫逆水行舟之时,夏天赤身裸体,冷天只穿上衣,躬腰登腿,拼力拉纤,肩上套着纤绳,沿着河岸,低头躬腰,嘴里喊着“哟嗬——哟嗬——”的号子,使尽全力拉着木船逆水而行,河岸的沙滩上留下了他们深深的脚印。他们在行船过程中,常常苦中作乐,有时看见有年青女性在河边洗衣、或者挑水,他们就会对着这些女性们大声喊出“情妹生得实在乖,粉红脸蛋桃花腮。脚穿花鞋花上踩,身穿花衣花裙钗,惹得蜂蝶涌上来。”“情妹生得好人才,弯弯眉毛杏花腮。眼睛清亮如泉水,映出天上日月星,细皮嫩肉爱死人。”“情妹生得好人才,长得飘逸逗人爱。好像明珠空中挂,光彩照亮九条街,蜂蝶成群追拢来。”“太阳出来照山岗,姐在河边洗衣裳。手拿棒槌眼望郎,情郎不来心里慌,下下捶到石板上。” “叫声妹儿听我说,桡夫子拉纤苦楚多,今天你们看到我,拉起船儿滩上拖,肩膀磨成猴屁股,背心晒成乌龟壳,你不疼我谁疼我?哟嗬——哟嗬——哟嗬” 串声号子,回荡峡谷,甚是壮观。

宁河纤夫号子是巫溪水系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忠实地记录着纤夫们的酸甜苦辣,展现了劳动人民与大自然拼搏的大无畏精神。一人领唱,众人帮腔应和。所唱的歌正好适宜于行路,船工拉得快,而且不知疲劳。

纤夫号子的音调和音型,基本上与农耕薅草锣鼓号子相同,但最多的是在激流险滩时发出的“哟嗬——”“哟嗬——”的声音,声腔高亢嘹亮,节奏舒缓,旋律优美,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

打夯号子

巫溪人在建筑房屋或其它基本建设打基础时,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是打夯。夯坨是一块重200来斤的石头做成的,夯坨上用铁丝绑着两根木棒或钢管,也有用4根粗绳子做夯坨提把的。2 ~ 4个打夯工抓住夯柄,一人领唱号子歌,其余的夯工合唱(哟嗬)。如,“各人各就位呀,(哟嗬)。咱们来打夯啊,(哟嗬)。那边抓紧绳呀,(哟嗬)。这边要拉平啊,(哟嗬)。一夯连一夯呀,(哟嗬)。人人有力量啊,(哟嗬)。别看这个夯呀,(哟嗬)。实在有力量啊,(哟嗬)。不信听声音呀,(哟嗬)。声音脆呱呱呀,(哟嗬)。夯坨抛起来呀,(哟嗬)。狠狠往下砸啊,(哟嗬)。夯索抛得高呀,(哟嗬)。基础打得牢啊,(哟嗬)。夯把举得稳呀,(哟嗬)。下下打的准啊,(哟嗬,哟嗬,哟嗬嗬——)。

拉压路机号子

所谓压路机,其实就是一个大石滚,1958年到2010年期间,巫溪修筑公路时,石匠用巨石凿成3 ~4吨重的石滚,石滚两头装上木柄、木架,木架后面安装一根粗大的木棒做方向辕,绑上几十米或上百米长、碗口粗的绳子用人力拉动石滚来碾压公路路面。坡度大的路段,要100~200人来拉,拉压路机的号子歌,与牵夫号子相同。如,“要想富哇,嘿哟!先修路哇,嘿哟!”,“要想富哇,嘿哟!早修路哇,嘿哟!”……

抬重物的号子

千百年来,巫溪人伐木运输,采石开山,建房造屋,架桥铺路,抬屋梁、抬空心水泥板上房,装卸笨重货物……一群壮汉卸衣搭布,站成人数相等的左右两行,中间是绳捆链绑的重物,他们肩扛碗粗的抬杠,手拿高肩打杵,以马步起肩,脚踩人字式步伐,齐整而有节奏地负重前行。抬重物时的工具有主杠、榴杠,榴杠绑在主杠上,抬工人数、杠子和榴子的多少根据重物的大小和重量来确定,有4个头、8个头、16个头……之分,所谓的头,即人数。走在第一杠最前面的叫“尖子”,也叫头杠,把持最后一杠末端的叫“把子”,撑持中间一杠的叫“窝子”。“尖子”是灵魂人物,负责领唱,指挥整个队伍,控制行进速度,协调抬工步伐,负责通报路况。后杠根据“尖子”通报,用号子回应,相互配合,克服困难。“把子”相当于舵手,掌握行进方向,队伍动作整齐划一。“前靠左呀,嘿哟!后靠右哇,嘿哟!”;“前面一个拐呀,嘿哟!你拐我也拐呀,嘿哟!”;“前面一架坡呀,嘿哟!后面慢慢梭哇,嘿哟!”…… 抬工们憋着一股劲,从胸膛迸发出铿锵的号子,再陡峻再艰险的山路,也健步如飞。 走在最前边的人从唇齿间挤出一句:“哟嗬——”,后边的人就相互接应:“哟嗬——哟嗬——哟嗬哟嗬哟嗬——”,一阵铺排规整的浑厚乐音混合着呼出的热气,飘向空中是撼山动地的肺腑之音,高亢响亮。 拉压路机、抬重物的号子与打夯号子基本相同似。号子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有时配以合辙押韵、内容朴实的唱词。如:“慢慢走来,(哟嗬)。慢慢摇哇,(哟嗬)。 今夜要歇,(哟嗬)。落阳桥呀,(哟嗬)。落阳桥头(哟嗬)。歇一晚呀,(哟嗬)。郎得相思,(哟嗬)。女得痨呀,(哟嗬)。郎得相思,(哟嗬)。无药医呀,(哟嗬)。女得相思,(哟嗬)。命难逃呀,(哟嗬,哟嗬,哟嗬嗬——)”“清早起来,(哟嗬)。胃不开呀,(哟嗬)。叫声娇娇,(哟嗬)。送茶来呀,(哟嗬)。叫你送茶,(哟嗬)。你送酒呀,(哟嗬)。这样的娇娇,(哟嗬)。哪里有呀,(哟嗬,哟嗬,哟嗬嗬——)”“一把扇子,(哟嗬)。两面花呀,(哟嗬)。情妹爱我(哟嗬)。我爱她呀,(哟嗬)。情妹爱我,(哟嗬)。花扇子呀,(哟嗬)。我爱幺妹,(哟嗬)。十七八呀,(哟嗬)。”“扛上肩啦,哟嗬;挺起腰杆儿,哟嗬;走起来啰,哟嗬;前面拐啦,哟嗬;后面摆起,哟嗬;溜溜路呀,哟嗬;慢慢来啰,哟嗬;脚踏稳呀,哟嗬;停下来啰,哟嗬……”

这些风格粗犷、生趣幽默、呼喊强烈、领合紧凑、气息匀整、精悍简短的号子乐句,抒发着劳动者发自肺腑的生活情感,是人们在繁重的劳动中乐己娱人的幸福之歌。清澈、干净、醇厚的沧桑之声,震颤着空气,穿透万里长空,直逼耳膜。任“哟嗬嗬——哟嗬嗬——”的生命呐喊犹如浪潮一浪一浪抚过肌肤,钻进毛孔,律动在抬工们的心间血脉里,旅行在大脑皮质的沟谷中,给人以和谐的美感。

巫溪劳动号子,蕴藏着巫溪人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巫咸传统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瑰宝!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