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里,要识别一个官员的品阶和地位的话,主要可以通过三个东西,第一种是官服上面的补子,武官是走兽,文官是飞禽,比如文一品是仙鹤,武一品是麒麟。
第二种是官帽上面的顶珠,这个文武官就一样了,一品是红宝石,二品是红珊瑚,三品是蓝宝石,碰到一个不认识的官员,就可以根据他身上的补子还有他官帽子上面的顶珠,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是什么品阶,是文官还是武官呢。
一些人的官帽的顶珠上面有翎管,是用白玉或者翡翠成的,用来放翎枝。翎枝又分成两种,蓝翎和花翎,蓝翎是用鹖鸟的羽毛染成蓝色的,上面无眼,这种一般是给清朝侍卫带的,还有一些低品阶的武官。
而花翎就不是一般人能带的,花翎是用孔雀羽做成的,而上面有眼状的圆圈叫做眼,根据眼数称为单眼花翎,双眼花翎,三眼花翎,这个并非是一根孔雀羽就有不同的眼数,而是几眼就是几根叠在一起,把眼露出来就是了。
在清朝,能够带上三眼花翎的一般是两种情况,第一种,有爵位的宗室,比如亲王,郡王,贝勒,第二种,就是有军功,而且必须是很高的军功的那种,可以这样说,即使那些因功被封为一等公的,也只能是两眼花翎,而不能是三眼花翎,比如和珅。
在清朝,有两眼花翎的有二十几个,而得到三眼花翎的却仅仅有七个,这七个人分别是傅恒,福康安,和琳,禧恩,李鸿章,长龄,徐桐。
傅恒是乾隆的皇后的弟弟,也就是乾隆的大舅子。福康安是傅恒的儿子,也是乾隆的侄子。和琳是和珅的弟弟。禧恩是爱新觉罗家的,乾隆时期人,是多尔衮的弟弟多铎的后代。长龄是萨尔图克氏,乾隆时期人,平定张格尔之乱。徐桐是光绪,慈禧时期人,同治帝的师傅。李鸿章,晚清四大名臣之一。
这对于国祚绵延近300年,朝臣浩如星辰的清王朝来说,能获得赏赐花翎的人,简直就是沧海一粟。
那么,花翎究竟为何物?为何大臣们获得花翎如此之难?
在一些古装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部分大臣或王公贵族的礼冠上,不但镶嵌着闪闪发光的珍珠宝石,还拖着一根插在管子里五颜六色的羽毛,这就是清代官员极为重视的冠饰——花翎。
而且,花翎还和官员的政绩以及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如果大臣犯错时,帝王往往都会龙颜震怒地下旨:“摘去他的顶戴花翎!”
相反,当臣子们屡立奇功后,皇帝又会大方地吆喝道:“赏双眼花翎。”
花翎在等级森严的封建官场上,是一种“辨等威,昭品秩”的标志,不是随便哪个官员都能佩戴的。只有有功之臣,或对朝廷有特殊贡献的人,被皇上明令赏赐后,才有资格佩戴花翎。
翎分蓝翎和花翎两种。蓝翎是鹖鸟翎,花翎是孔雀翎,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所谓“眼”,就是孔雀翎上眼状的圆花纹,一个圆圈就算作一眼,翎眼的多少,反映了官员等级的差别。
据《清史稿》记载,有资格佩戴三眼花翎的人,是皇室成员中爵位低于亲王、郡王、贝勒的贝子和固伦额驸。清宗室和藩部中,被封为镇国公或辅国公的贵族,还有和硕额驸,可以佩戴戴双眼花翎。五品以上的官员,必须是在皇帝身边,出身于满洲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的内大臣、前锋、护军统领或者参领,才有资格佩戴单眼花翎。
蓝翎是和花翎性质相同的一种冠饰,以鹖鸟羽毛制成,没有眼,一般赏给六品以下的官员,或者在皇宫王府的侍卫官。也可以赏给地位不高但功勋独特的下层武将。
由此可知,花翎对于清代官员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誉,三眼花翎更是可望而不可求的至高奖赏。即便是生在帝王之家的王公贵族,也并非一生下来就能佩戴三眼花翎的。这些皇室成员大约在10岁左右,要接受皇上对他们的骑射和文化考核,在得到皇帝的首肯和赏赐后,才能佩戴三眼花翎。
清朝初年,对花翎的赏赐极为严格,据《啸亭续录》记载:“外任文臣无赐花翎者。”到了后期,花翎赏赐的范围才逐渐有所扩大,从单一的只重军功、“非军功不准保荐”,扩展到在其它方面有特殊贡献的人,也可以保荐给皇上以获赐花翎。
正是因为赏赐花翎的慎重性,以及获取花翎的苛刻条件。因此,整个清朝获此殊荣的官员为数不多,甚至包括乾隆的宠臣和珅,虽身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没有资格佩戴三眼花翎。
乾隆时期的军机大臣傅恒,身兼保和殿大学士和太子太保,在平叛金川和抗击准噶尔的战斗中立下奇功,为康乾盛世立下汗马功劳。乾隆感念他的不世之功,曾赏赐他双眼花翎两次和三眼花翎一次。傅恒深知花翎代表的尊荣,每次被乾隆赏赐时都感激涕零又诚惶诚恐,多次上书推辞,不敢轻易佩戴。
康熙年间,郑芝龙部将施琅在归降清朝后,为平定台湾立下了赫赫战功,并上书建议屯兵台湾,有备无患,得到康熙的盛赞,被封为靖海侯,赐御用袍子。但施琅居然力辞不受,转而恳求“照前此内大臣之列赐戴花翎”。
按制,外任武将没有赐花翎之先例。但康熙还是满足了施琅的乞求,诏令“以开疆海外,削平僭伪之元勋,赏翎弗及、以泽后世”。可见,在大臣们的眼中,一支花翎远比封侯拜爵还要重要。
虽然获赏花翎十分艰难,但也有幸运儿在不经意间就中了头彩,意外地获得了人人梦寐以求的这份荣誉。
道光年间,清廷在平叛新疆时,活捉了叛将张格尔,道光皇帝“望捷若渴”。恰逢捷报到来时天色已晚,兵部官员们都已回家,找不到人呈送皇上。只有一位绰号为“寒伧翁”的官员尚未离去,因此他成了报捷的不二人选。
当“寒伧翁”辗转将平叛捷报报呈道光时,道光喜出望外,当即下诏:“赏戴花翎,着军机处行走。”他由此成为了获赐花翎最轻松的人。
后来,随着清朝的败落,出现了捐例制度,花翎也在捐例之列。最开始捐例花翎需白银一万两,蓝翎也要5000两,而且还可以参照捐官之项进行折扣。个别富商在捐出足够的银两后,就可以佩戴花翎。及至发展到后来,花翎的身价暴跌至200两,这时的花翎,已完全失去了它昔日的荣耀,贱如随意买卖的商品了。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