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密历史悠久,历史上诞生在高密的齐相晏婴、汉代经学大师郑玄、清代大学士刘墉,被誉为“高密三贤”。那么您知道高密三贤四宝中的四宝传统文化是什么吗?
高密的扑灰年画、泥塑、剪纸和高密茂腔被称为高密的传统文化四宝,也是山东省值得传承的民俗文化。
扑灰年画起源于明初。初时人们为求生计临摹一些文人绘画和庙宇壁画去市场变卖,后慢慢创新,产生了最早的扑灰年画,内容以神像、墨屏花卉为主。
明中叶,“墨屏花卉”已销行于市。清代乾隆到咸丰年间,是姜庄扑灰年画的成熟期。乾隆末,境内李家庄的胡玉显、赵家圈的赵大伦学成归里,办作坊,收徒弟,开起画店。开业后,引来大批外地画商争相贩运,扑灰年画由近及远,远销于烟台、临沂、徐州、内蒙、东北等地。
扑灰年画进入市场流通后,刺激了自身的发展。以胡、赵为代表的民间画家,将欢乐主题的题材、农民喜欢的人物故事等揉进扑灰年画变现内容,开拓了扑灰年画题材范畴。
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前后,在天津杨柳青画店的刻板工胡三,因不受老板赏识,又迫于生计,便千里迢迢来到李家庄,投到胡玉显门下。将杨柳青木板年画的技法揉进了扑灰年画中,使扑灰年画进入半印半画年画时期,提高了效率,丰富了年画品种。道光年间,扑灰年画进入鼎盛期,渐渐发展成两支派系,涌现出一大批作画能手,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一派是以赵大伦的儿子赵宗贵为首,继续扑灰年画的传统画法,以画墨屏为主,画风典雅,素淡稳重。有所谓“墨屏墨屏,案头清供。婆娘不喜,老头奉承。货卖识主,各有前程”的评价。
另一派则是以胡玉显之子胡相林为代表,借鉴其他年画的色彩运用,向大红大绿靠拢,以色代墨,追求画面艳丽红火。有所谓“红绿大笔抹,市上好销货,庄户墙上挂,吉祥又红火”的赞誉。民间画师们掌握了百姓追求美满幸福、长寿如意等心里情趣,广开题材,开展创作。神话故事、宗教信仰、民间传说、戏曲人物、仕女娃娃、花卉禽鸟及显示生活等,都得到展现。
现李家庄胡玉显后人家中,有一棵返老还童的“文冠果树”,据传是清代南方某画商送给胡老先生的,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成为胡家的祖传宝树,也是胡家扑灰年画发展的见证。
茂腔这一地方剧种自产生、流传、发展至今,虽历经数百年,但名称确定的较晚,1954年,华东地区组织戏剧观摩演出时才由组委会正式命名为“茂腔”。此前,人们多称作“周姑子调”或“肘鼓子戏”、“冒腔”等。当时的“华东区戏剧观摩演出纪念会刊”提到:山东流行着一种敲着狗皮鼓替农村中有灾难疾病的农民开锁还愿的迷信活动,唱腔称为周姑子调,后来在高密及周边地区演变为戏剧,由于该曲调的明显特点是尾音“打冒”,“冒”与“茂”音同,取“茂”是愿该戏发展茂盛。因此将其名称定为“茂腔”。
茂腔的雏形是早在明代就流传民间的“姑娘腔”。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明万历年间钞本《钵中莲》提到“姑娘腔”。清康熙年间李声振所著《百戏竹枝词》述曰:“唱姑娘,齐剧也,亦名姑娘腔。”再后来的史料解释说:“姑娘腔”,人们也叫作女儿腔、巫娘腔。
“姑娘腔”与“周姑子调”有着承袭关系。“周姑子调”在继承“姑娘腔”的基础上又变化发展了。清乾隆年间所刻《缀白裘》戏曲选本中有《思凡》(即《尼姑思凡》)一折,当时,用“姑娘腔”演唱《尼姑思凡》风靡山东各地。“周姑子调”也应时而出。相传此时有一姓周的尼姑聪明伶俐,能文善唱,她演唱的《尼姑思凡》独具魅力,动人心弦。她还经常利用改编并演唱民间小调鞭挞人间的不平,由此引起了老百姓的共鸣。经过人们流传、加工,辗转沿袭,成了脍炙人口的流行曲。这些流行曲便被人们冠名为“周姑子调”。
肘鼓是一种纨扇(用细绢制成的团扇)形、柄缀铁环的狗皮鼓,又名端鼓。早时,“姑娘腔”即以肘鼓伴奏。“周姑子调”的初始阶段也以肘鼓伴奏。这种演唱形式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艺人们敲着狗皮鼓为雇主请神驱邪,招魂敬鬼。所唱内容是以雇主家中供奉的“轴子”(家堂)为依据。蒲松龄《聊斋志异·跳神》中记载:“济俗,民间有病者,闺中以神卜。请老巫击铁环单面鼓,婆娑作态,名曰‘跳神’”。这种边敲击狗皮鼓,边唱“周姑子调”的表演方式,在吸收了花鼓秧歌的音乐及表演程式后,逐步形成了“肘鼓子戏”。
“肘鼓子戏”在高密、胶州、诸城等地又被改称为“本肘鼓”。“本肘鼓”的主要特点是旋律简易,节奏平稳,上下句结尾处又以“噢嗬罕”三字耍腔,如同劳动号子那样粗犷有力,热情奔放。“本肘鼓”演唱时是干唱的,仅在间歇处奏乐渲染气氛,化装简单,一般搽些粉,抹点胭脂,系条毛巾便演唱,名曰“踩薄土”、“盘凳子”。
“周姑子调”与“肘鼓子戏”都与“姑娘腔”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演出形式,两个称谓,区别仅为“周姑子调”是指表演者所唱腔调,“肘鼓子戏”则指表演者敲打的狗皮鼓。
经过长期演出和艺术交流,艺人们将“拉魂腔”、“梆子”、“京戏”的某些特点揉进了“本肘鼓”,使“本肘鼓”产生了一次大的飞跃,进入“冒肘鼓”阶段。“冒肘鼓”的主要特点是旦角唱腔下句的尾音翻高八度,这种唱法是从“拉魂腔”那里吸收来的,人们称为“打冒”,“冒肘鼓”也由此得名。
“周姑子调”与“肘鼓子戏”在高密深受老百姓喜爱。很多村庄世代都有戏班子。演唱“肘鼓子戏”成为当时群众的主要娱乐方式,每个村的戏班子一年都要演几回,并互相串演。“肘鼓子戏”又被人们称为“拴老婆橛子”,妇女们为了看“肘鼓子戏”,把“孩子拴在窗棂上,饼子糊在锅台上,腰带忘在圈墙上。”1954年高密茂腔剧团成立。剧团汇集了各私营剧团的拔尖人物,有良好的演员基础。至今已排演古装戏、现代戏几百出,曾多次参加省、市戏剧会调演,次次获大奖。其中《根的呼唤》获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并荣获1994年度曹禺戏剧文学奖提名奖。1990年3月应文化部邀请,高密茂腔剧团晋京演出现代戏《盼儿记》,获得圆满成功。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多家报刊进行了报道,在全国引起了轰动。“茂腔”这一稀有地方剧种,自此令人刮目相看,演出市场不断扩展繁荣。
高密茂腔源远流长,其新奇的唱法,独特的民俗色彩,深深地植根于广大民众之中,成为地方戏剧的一朵奇葩。其突出特点:一是由于方言有异,唱腔不同。高密人语音平和温软,同一句唱词,高密茂腔更显得婉转悠扬,声声入耳;二是创作移植剧目较多。高密茂腔剧团创作了《元宵谜》、《盼儿记》、《根的呼唤》等多出大戏,并移植了黄梅戏《女驸马》、京剧现代样板戏等,从而创新了许多内容,并从其它剧种引进了一些适合茂腔的优点,兼容并蓄,从乐器演奏、舞台设计到表演都有很大改进与发展;三是高密茂腔剧团始终保持有较大的演职员阵营。
高密泥塑源于山东高密县的内聂家庄,当地流传有“聂家庄,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的民谣。据《聂氏家谱》记载,聂家庄泥塑的艺祖叫聂福来,原籍河北泊镇。
明万历初年,当地连年遭灾,聂福来携带全家逃荒来到了聂家庄。人生地疏,为了生计,心灵手巧的聂福来使用当地的泥巴做成一种“锅子花”(俗称泥墩子)的烟花,走乡串集销售,人们便在春节和元宵节晚上点燃观赏。时“锅子花”不加任何装饰,外观粗糙,是聂家庄泥塑的前身。清朝康熙年间,聂家庄“锅子花”的外形、颜色逐渐丰富起来,出现一些动物形象。康熙后期,聂家庄“锅子花”民间艺人开始制作供家庭观赏和孩子们玩耍的娃娃、禽、兽、虫、鱼等泥塑玩具。嘉庆年间,聂家庄泥塑玩具进入成熟期,会动、会叫、会斗趣。民间艺人将泥玩分为首尾两段,中间用皮革相连,内装弹簧、哨子,用手拨动就会鸣叫。如叫虎、叫鸡、叫猴等。泥塑的品种逐渐增多,既有“虎”、“狮”、“猴”、“狗”、“小猫”、“鸡”等动物,也有“白蛇传”、“孙悟空”、“牛郎织女”等传奇人物,声色并茂,生动活泼,销往平度、胶州、诸城等地。
在一批老艺人的努力下,今聂家庄泥塑已发展成为民间特色突出,品种更为丰富,形象更为完美,行销国内外的艺术品。
高密剪纸是山东省高密市传统民间艺术三绝之一,2006年12月被列入第一批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高密剪纸包括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花样、喜花、春花、丧花等。它的流传同高密农村的节令风俗有着密切的关系。窗花、门笺、灯花,便是在春节或元宵节时贴挂的。
高密剪纸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花草虫鱼、飞禽走兽和人物皆可入剪。所剪事物,大多取材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和戏曲故事,象征性强,造型朴实夸张,粗犷中见清秀,拙朴中藏精巧,反映出独到的民族审美观。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
居住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体现出当地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抗争中产生出的避邪、求吉、审美、实用的复杂心理意象与价值观念。甘肃民居大多也表现了劳动人民普遍的讲实际、重伦理、求功利及尊神灵的传统民俗结构...
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用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品。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最高的礼节。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巾。颜色很多,一般多用白色、蓝色和黄色。长度通常为1.5米,最长的有4米。宽度不等。两端有穗,约6厘米。哈达...
西马村,是明代雁门关所辖的古堡之一,旧称永和堡,现在该村东堡门上方的明代石雕门额依稀可辨,永和堡等三十九堡军事防御遗迹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村距鹿蹄涧村约5公里,现居人口中百分之七八十为杨姓。...
鱼的价格有高有低,并且鱼也遵从物依稀为贵的市场,越是难以捕捞到的鱼,越是名贵,很多人对于名贵的鱼都非常地向往,或是吃,或是把它们当作宠物养,知道能满足自己地需求就很满足了,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那些名贵地...
图瓦卢传统用餐方式乃保留原始的手抓法,不使用刀餐汤匙等餐具,客人席地而坐,地上铺满林投叶编制而成的手工席子。食物放置于长桌上,取食方式类似西方的buffet,由客人自行取用。土国传统男尊女卑,并重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