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县高桥乡云雾山上有眼神奇的石洞,从洞里淌出来的水又清又甜。每逢桃花盛开,洞里就接连不断地流出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鲜鱼。住在这里的人们,都拿着竹篓、筐子在洞口捞鱼,所以人们管这眼泉叫鱼洞。关于鱼洞出鱼的事儿,曾经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云雾山下的村庄里,住着一个叫晚生的小伙子,靠种田打鱼过日子。
有一天,晚生来到河边,只觉得这天的天更蓝,水更清,湖里波动着微微涟漪,十分招人喜爱。晚生便向湖中撒下一网,当他往上提时,感到沉得提不起来,心想今日捞到大鱼了,这穷日子有指望了。于是,他将大网使劲提出水面一看,原来网里是两条美丽的大鲤鱼。晚生正要用手去捉,不料,奇迹出现了:只见那两条鲤鱼尾巴一摆,眼里滚出一串泪珠儿,还像人一样苦苦哀求道:
“好心人,请你把我放回去吧!”
“好心人,放了我们吧,你的恩情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晚生吓得倒退几步,愣愣地站在那儿说不出话来。
这时,那两条鱼又苦苦哀求。晚生觉得这两条鱼怪可怜的,二话没说,提起网将这两条鱼倒回了湖里。
第二天,晚生又来到湖边打鱼,突然湖里放出万道金光,照耀得人眼都睁不开。他揉了揉眼睛,仔细一看,原来湖中央是一颗闪闪发光的夜明珠。
晚生想,湖里哪来的夜明珠?肯定是谁不小心掉下去的。他“扑通”一声跳入大湖,找到夜明珠,正想去寻人,突然身后传来人声。他扭头一望,只见一位老婆婆拄着龙头拐杖蹒跚而来,口里念叨着:“谁看见我的夜明珠来?谁看见我的夜明珠来?”晚生等那老婆婆走近又问了原因,就把夜明珠双手还给她。那老婆婆不谢也不问,又拄着龙头拐杖蹒跚而去。
这一天,晚生回家很晚。他一推开柴门,草房里就飘出阵阵扑鼻的香味。他掀开盖子一看,盆子里放着油饼。他再看锅里,米汤冒着热气。晚生觉得异常奇怪,但也顾不得多想,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一连几天,晚生回家都碰上这样的事儿,心里非常奇怪。第二天,他想好了一个主意,决定不再去打鱼了,而是躲在屋后的墙台上仔细看着屋内的动静。
过了一会儿,门“吱呀”一声开了,从门里飘进来一个漂亮的女子,笑盈盈的。只见她洗了手,舀水、生火、洗菜、擀面,只一袋烟的功夫饭就做好了。然后洗了手,盖好饭莱,就朝门外走去。
晚生简直看呆了,他一下子跳下墙台,几步跳到门口去等;结果等了好长时间,那女子始终没有出来。他再到墙台上看,屋内什么也没有,晚生百思不得其解。他记得小时候祖母把他搂在怀里给他讲过的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狐狸精、灰菜精的故事。心想莫非是什么妖怪来缠他了?他睡在炕上尽想着这件奇怪事。
正在这时,柴门“吱呀”一声,门开处,走进来一位白胡子老汉。那老汉上前深深向他作了一揖:
“好晚生,我家王子和王后有请!”
“你家王子和王后是谁呀?他们在什么地方?为何请我?”
“你跟我走吧,去了一见便知。”
晚生见这老汉襟怀坦白,谈吐诚恳,就关上柴门跟着老汉走了,走过大道,来到一座悬崖峭壁跟前。晚生抬头一看,只见那悬崖上有一道石门,石门两边长满了苍松翠柏,祥云缭绕,瑞气笼罩,真是一派仙境。白胡子老汉走上去。站在石门前,用手轻轻敲了三下,默默念道:
石门开,石门开,
石门一开恩人来。
石门开,石门开。
白胡老汉念了三遍,只听得“轰隆隆”一声巨响,那道石门豁然大开,洞内黑咕隆咚地给人一种阴森森的感觉。白胡子老汉拉着晚生一进石门,那门又“轰隆”一下关闭。晚生心觉奇怪。举目一望,眼前豁然一亮。只见楼台殿阁,画栋雕梁,红光闪闪,奇花异草,甚是雅致。走进第二道门,又见眼前红柱挺立,青龙缠绕。门楣上彩凤飞、仙鹤立,殿内金碧辉煌。一群群舞女婀娜多姿,一阵阵乐声悦耳动听。晚生正要问这是什么地方,猛然看见门头上大书三个金字“鲤鱼国”。
鲤鱼国金殿上坐了一位相貌堂堂的国王,两个宫女手持芭蕉彩扇,侍立两旁,文武大臣都是鱼精海怪。国王捋捋胡须道:“上次我女儿出宫游玩,万幸被你搭救,这恩情重如泰山呀!”晚生道:“你女儿是……”他刚说到这里,忽然想起放过两条鲤鱼的事儿,顿时心里明白了。国王又说:“你救了公主,她母女为了试探你的为人,又将夜明珠放在湖中,你又能物归原主,毫不自私。因此,老夫按女儿的意愿将她许配于你,当即完婚,你可乐意?”晚生一听,对国王说:“大王恩情如山,只是我家清贫如洗,恐怕公主去了受苦,还望大王再三考虑!”国王说:“公主想到人间去,不让她去她便要以死相要挟,我也只有应许!”
晚生听大王如此说话,更加敬佩公主,就向国王拜了三拜。国王大喜,立即命令乐队奏乐,宫女起舞。顿时,宫廷内金鼓齐鸣,笙箫同奏,歌声悦耳,舞姿迷人,共庆晚生与公主结下百年之好。
晚生同鲤鱼公主结婚后,情真意切,感情融洽。晚生打鱼种田,公主纺线织布,日子过得很幸福。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半年过去了。偏偏在这时,一场灾难突然降到人间:一夜之间,山上草晒干了,河里亮出了石沙,田里的禾苗死了。穷人们背井离乡,四处逃荒要饭。
晚生一看这个景况,终日愁眉苦脸,闷闷不乐,吃饭不香,睡觉不甜。公主明白丈夫的心事,指着东方的天空说:“我有办法了!离这儿九千九百九十里的地方,有一座红云山,红云山上有个红云洞,红云洞里有一位红云老爹,红眉红脸红胡子,红衣红裤红飘带,常年累月在山洞里炼金錾呢。这金錾,硬如铁,坚似钢,钻山山开,錾石石烂,威力无比。要是借下这把金錾,就能马上打开石洞,很快把水引出来。那时候,人们有水饮了,田禾得救了,旱象马上就会解除的。
晚生一听这个好消息,兴奋得拿出竹笛吹了起来。
当晚,小两口连夜烙饼子,收拾行装。等鸡叫了头遍,两人就上了路。一路上,他们不顾酷暑严寒,不怕毒蛇猛兽,走了九千九百九十里路,终于到了红云山。红云老爹问明来意,深受感动,吩咐小两口乘上他的狗头大鹏,拿上金錾快回去!两人乘上狗头大鹏,谢过老爹,离开洞门。腾云驾雾,一会儿就回到了云雾山。
晚生和鲤鱼公主一回村,就和众乡亲一道在石门底下錾了起来。
第三天一早,只听“轰”的一声,石门底下出现了一个桶口粗的大洞。顿时,“哗哗哗”地流出一股又清又甜的水。满村人欢乐起来,一下将小两口举在了高空。
为了解救穷人的饥饿,鲤鱼公主又立在洞门上,对着石门里面默默念道:
石门响,石门响,
石门里面鱼儿淌。
石洞响,石洞响。
说来也怪,只见天空雷电交加,狂风呼啸,下起毛毛细雨。那石洞里一阵响声过后,就接二连三地淌出一条条五六斤重的大鱼来。四乡八洼的穷苦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拖儿带女来石洞下面盛鱼。
从此,幽幽万古鱼洞就这样传了下来。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
西盟佤族衣服,多为佤族妇女自己纺织的棉、麻布做成,有衣、裤、裙、毯子、挎包、槟榔袋、包头等,也有从外民族购买的布匹、衣服和棉毯等。装饰品有银、锡制作而成的头箍、手箍项圈、耳环、手镯,还有用竹、藤制作而...
坦桑尼亚信奉基督教的人占44%(其中天主教占28.2%),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占32.5%,信奉传统宗教的人占22.8%,其他占0.7%。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人忌讳13和星期五;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忌讳谈...
张家界“三分坪,七分山”,老百姓世代与高山相伴,也与背篓结下不解之缘。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 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 子,娘家...
驱车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向西行驶,快到旅游胜地帕福斯时,眼前出现了一片宁静的海域。海水的颜色淡淡的,格外温柔,不像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地中海那样蓝得深不可测。人到了这里,只觉得心化了,除了温柔地凝视着海...
玉环是中国文旦之乡,文旦种植有上百年历史,该果营养丰富、清甜爽口、清肺润肠。玉环位于浙江东南沿海黄金海岸线中段,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玉环县是国家级文旦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