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糕团是我国传统的名点小吃,它的历史久远,它的来历具有传奇色彩。
时间可上溯到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后期。吴国大夫伍子胥受吴王阖闾之命,负责修筑阖闾城。这座城周长四十七华里,动用了成千上万民工,花了三年多的时间才完成。这就是历史上最早的苏州城。
阖闾城完工后,吴王阖闾大摆宴席庆功。宴会上,吃的是山珍海味,饮的是美酒琼浆;群臣你呼我叫,猜拳行令,一个个烂醉如泥。阖闾高兴得忘乎所以。伍子胥见到这种情形,心中觉得有种危险已潜伏下来,不由得忧虑重重。宴席散后,伍子胥对他的贴身随从说:"吴王不能居安思危,必招大祸。将来我死了,如果吴国遭遇灾难,人民忍饥挨饿,可往相门城下掘地三尺觅食。"
阖闾死后,夫差继为吴王。夫差更加花天酒地,挥霍无度,也更加固执己见,狂妄自大,最终听信谗言逼死了伍子胥,曾强大一时的吴国,灾难即将来临了。
几年之后,吴越之间争战,苏州城被围困,城内的老百姓断了粮。此时偏偏又是年关,断炊威胁着城内的军民,饥饿的阴影笼罩在苏州城上,情景异常凄惨。伍子胥当年的随从,如今也已年老体衰,被饥饿折磨得奄奄一息。正当他朝不保夕要命归黄泉时,突然想起从前主人伍子胥对他说的那番话。顿时,他来了精神,急忙招呼子女和邻里们,带着工具赶往相门。
他们按照当年伍子胥的说法,挖呀挖,当大家在相门城脚下挖到三尺深的地方,竟然发现一块块城砖不是泥土烧的,而是糯米粉做的。人们这才知道伍子胥的爱民如子、居安思危之良苦用心,他们一个个感激万分,纷纷跪下,拜祭伍子胥。然后,他们取回这糯米粉砖,度过了灾荒。从此,人们都用糯米粉做成糕团来食用,以纪念救民于危难的伍子胥。久而久之,糕团就成为苏州的地方特色名点。
苏州糕团品种多,色泽鲜艳,入口软糯,以香甜细腻著称。著名的桂花糖年糕、五色小园松为江苏省优质名特产品。其它诸如玫瑰猪油大方糕、松子黄千糕、椒盐麻糕、枣松猪油夹糕、五色松糕、马蹄糕、炒肉团、双馅团、青团、虾肉汤团等名目繁多的品种,无不脍炙人口。
苏州糕团在制作上根据不同的品种以糯、粳粉为主要原料,用不同量的配比,灵活掌握,尤在色泽方面,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摒弃了人工合成色素,采用红曲、薄荷、青菜汁、蛋黄、南瓜、咖啡、可可、赤豆沙以及玫瑰花等自然色素配制。尤称为艺术糕团造型,更是千姿百态,技艺精湛,如用于婚礼寿诞方面有“花好月园”、“福禄寿”、“松鹤同春”、“麻姑献寿”等;亦有模仿飞禽走兽、花卉虫鸟、园林景色的图案如“虎豹狮象”、“荷花鸳鸯”、“虎丘全景”、“玄妙观三清殿”等等。这些品种题材广泛,内容新颖,神态逼真,令人叹为观止,为苏州糕团百花丛中的一支独秀。
在眼花缭乱的数十种糕团中,朵朵似梅花绽开的梅花糕,只需一眼就能辨认出来。内注豆沙、鲜肉、玫瑰等各种馅心,面上撒满红绿丝和瓜子仁。细心的糕点师傅一边放在小纸上递给你,一边好心叮嘱“慢慢咬,小心不要嘴里烫出个泡来”。
比梅花糕略小,花朵的形状,琥珀色的糖浆,也是豆沙馅心,7个模孔拼成一朵7个花瓣的美丽海棠花,上面还要加上果丝、瓜仁、芝麻等五色点缀。曾有诗颂之:“海棠饼好侬亲裹,寄与郎知侬断肠”。
老苏州人记忆里最深的葱猪油糕洁白晶莹,葱香脆绿,软糯湿润,油而不腻。在过去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口感肥润的猪油糕,夹上大饼或油条,无疑是一顿补油水又补营养的早餐。可直接食用外,亦可切成小块和南瓜烹烧。
苏式糕团中的方糕,有大小两种。但不论哪种,都是名副其实的外形正方,棱角整齐,馅心居中。口味上可荤可素,可咸可甜,薄荷、玫瑰、豆沙、南瓜、鲜肉等都可作馅,颜色从内里透出来。
蜜糕,甜蜜似糖,名字极为喜庆。早年间,苏州人过年走亲访友时,带上一盒百果蜜糕,算得上是一件高尚的礼品。现在的百果蜜糕,包裹着核桃仁、松子仁、青梅干、玫瑰酱等果料,口味更丰富。
两头大、中间细的定胜糕,在苏州一直是民间乔迁、建屋、祝寿等喜事上的重要角色。定胜糕不但吃口好,更重要的是讨个好口彩。
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的松子黄千糕,是春末夏初的时令糕点。轻咬一口,松软细绵,松子的清香和焦糖的甜香充盈齿间。许久以前,知名糕团店的松子黄千糕每日有定数,非早起不能得。
糯米和梗米做成的糕块放于两侧,把椒盐味的松仁,或是其它诸如枣松猪油、紫芋等馅料夹在当中,尽可依口味挑定不同辅料。
提及拉糕,人们最先想到的定是苏州名点“枣泥拉糕”。实则名曰“拉糕”,是因食时用筷子挑起,拉开,再送入口中。因不同的季节出产不同的辅料,所以拉糕也有了许多不同的小种类。如瓜子仁玫瑰拉糕,松仁南瓜拉糕,薄荷拉糕之类。
薄薄的片状,雪白的色泽,其间偶尔还夹在少许桂花、玫瑰,一片片掰下放入口中,细软甜蜜。最觉奇妙的,是它能久藏不硬。略加琢磨后才知道,这小小一条云片糕,制作上很是讲究,如糙糯米粉,一般要贮藏半年左右,以去其燥性,方才使用。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