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也叫白木耳、银耳子、雪耳,因外形酷似人的耳朵而得名,誉为“菌中之冠”美称。其中,银耳的故事传说,特别优婉动人。在中国食用银耳,有上千年的历史,但一直是食用野生银耳。人工种植银耳则起源于1894年,当时为了满足对慈僖太后的进贡。
银耳食用菌,色乳白略带些微黄,胶质,半透明,柔软有弹性,由数片至10余片瓣片组成,形似菊花形、牡丹形或绣球形。银耳不仅可食用,还可以当药用。
中医认为,银耳性平,味甘,具有“补肾、润肺、生津、止咳”之功效,可以治疗肺热咳嗽、肺燥干咳、久咳喉痒,咳痰带血等疾病。属于名贵的营养滋补的佳品,能扶正强壮,补脾开胃、益气清肠,让我们的气色变好,达到养生长寿之效。
银耳发源于四川通江,清宫侍女德龄著《御香飘渺,御膳房》论通江银耳说:银耳那样的东西,它的市价贵极了,往往一小匣子银耳就要花一、二十两银子才能买到。
据民国《续修通江县志稿》记载,通江银耳的人工培育成功,是在清光绪六、七年间(1880—1881年),而陈河乡雾露溪畔的九湾十八包则是它的发祥地。
早年,在雾露溪边住着母女俩,靠打柴为生。女名银花,长到十六七岁,品貌端庄,心灵手巧,人们尊称“银姑娘”。老妈妈正该享福时,却得了重病,面黄肌瘦,全身无力,医生认为是不治之症,家庭的重担全落在姑娘身上。
七月的一天,细雨霏霏,姑娘到青杠林坡检柴,发现一根青杠断枝上长着几朵白花花、亮晶晶的东西,觉得新奇,她采下一朵,拿到鼻尖嗅,没有什么气味;放到嘴里尝,清凉可口,于是,她把这东西带回家,让妈妈也尝一尝。
妈妈知道青杠林树上长的东西没有毒,大着胆子吃了,觉得很开心。以后,姑娘每次上山捡柴,都注意寻找这类东西,拿回去给妈妈吃。断断续续吃了十多次,妈妈的病就好了,母女俩很高兴, 要给它取个名字, 说它形状像耳朵, 色泽洁白晶莹, 就取名“白耳”。白耳能治病,渐渐被乡邻们知道了,但很难找到。姑娘想,白耳既能在青杠断枝上长,何不把青杠树砍倒让它生长呢?经多次试验,果然砍倒的青杠树长出白耳来。
因银姑娘发现和培植了白耳,为感念她的功绩,遂将白耳称“银耳”。
很早以前,沧海桑田,让通江陈河由内海变成浅丘盆地,但山是光秃秃的,河岸边是荒茫茫的。这时,从鄂州来了松柏和青杠两父子,年复一年,不懈劳动让茺山披上绿装,河岸开出良田。此时,松柏父亲,对青杠三十来岁未娶媳妇妻而叹息。
话说天上有位银花仙子培植银花,让天宫变得晶莹明净,受到王母的赏识。可银花仙子却被人间男耕女织的恩爱情景所吸引,一心想下凡,触犯了天条,让王母娘娘幽禁处罚。此事被金牛星知晓得,牛郎织女的经历令他同情银花仙子,于是用犀利的牛角尖钻密室墙基一个大洞,让银花仙子逃离天宫到凡间。
银花仙子飞过云海,飘落一处叫落仙台地方,见到须发皆白的松柏老人便问“这是甚么地方?”“这是我们新辟的九湾十八包”。 说话间,儿子青杠回来。银花仙子见到青杠魁梧的身材,黝黑的头发,紫红的脸膛,不禁暗喜道。青杠瞧见女郎白皙如玉、唇若涂朱,一双黛眉,两眼含笑,心中暗叹美貌如仙!于是挽留姑娘住下,女有情,男有爱,银花就嫁给了青杠。
转眼第三年,春疫流行,到处腹痛肚泻病人。青杠问妻子:“各地瘟疫流行,十家九病咋办?”妻子说:“忧无用,急枉然,我来医治”。于是,妻子就用头上的银花,放在水中煮沸,给患者服,霎时病去毒除康复。原来,银花汤,内清积热,外解痢毒,解除瘟疫。
青杠才悟出妻子,原来是天上银花仙子下凡。青杠帮妻子为人治病。银花仙子吩咐说:“银花治病是丹药,若人问来历,别说出我名,切记!”青杠治好了千万人的疾病,人人称颂灵丹妙药,赶来致谢的络绎不绝。
这下惊动了瘟神,瘟神心想,银花天宫仙子独有,莫非私下了凡尘?
玉皇大帝听到报告,查询发觉银花仙子私奔人间大怒,即令托塔天王下界收服。天兵天将将银花青杠的住处围住,喝令银花仙子速归天界。青杠父子怒骂天兵天将,拆散姻缘。天王大怒,手指青杠父子,顿时成树木。银花仙子忙将自己洁白的罩纱披在青杠身上,含泪离开了人间。此后,洁白缥缈的罩纱变成了雾,紧护住青杠;淅淅沥沥的露象仙子的泪;晶莹的银花变成银耳,能祛病疗疾。通江陈河的雾,四季白而浓,九湾十八包的银耳,出得早、品质最好。
元末明初,乡亲们雾露台建庙宇,塑银花姑娘神像,祀为银耳化身,年年祈求丰收,据说很有灵应。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民间音乐主要包涵在传统的春节社火、木偶戏、锁呐和南北山区山民们哼唱的山歌,目前已濒临失传。传统社火曲传统社火主要有步社火、夜社火等形式。其中主要传唱的社火曲普遍为《渡船曲》,小曲有《十...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