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定安地区将人过世后至立墓碑俗称为白事习俗。清代宣统《定安县志》记载:居丧遵文公家礼、邱文庄仪节。文公为宋代理学家、儒学家朱熹。邱文庄为明代理学名臣邱浚。即定安地区的白事礼仪习俗遵从朱熹的《朱子家礼》,邱浚的仪节。定安地区的白事风俗可分为出殡前,出殡,归葬后及其他事宜四部分。
寿终即阳寿终结,一般是指自然死亡。人死在外地或不在阁厅咽气的皆称为外忘。正寝,就是人在阁厅(香火宅)里咽气后,放在阁厅里,头朝北,脚朝南,并且位置要在宇梁的前面。人在咽气前的那一刻,要放在阁厅里,见祖宗面。在咽气前,家人要为其净身,穿上寿衣、寿鞋,男子要戴寿帽。穿戴整齐后移到阁厅,一般是公阁前的地上铺上草席,将其移放在此等待咽气。头部要枕在一个瓦当上。有的地方会在此时喂半口饭。如果难以咽气,传统风俗认为一般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公阁上的祖先,认为是祖先照让其难以咽气。这时候就需要用米筛将公阁上的祖先牌位或者香炉遮住。一个原因就其还有牵挂的事或者人,要向其说明事情原委让其早日上路。
待死者咽气后,将阁厅里的家具全部搬到门口。用白布将死者盖住,全家放声号哭。后燃放鞭炮,宣告死者死亡的信息。然后屋门关上。古时由人给死者的女儿和外地的至亲报丧,现在改为电话告之。告之时不说死字,一般说:不在了,没有了。
接到死者死亡的信息后,家族里的人就会过来帮助料理后事。死者的家人从现在开始,将不会做任何事情。主要靠族里的人帮忙。只要帮了忙,死者的家人就要给帮忙者利是。由于不能给红包,一般给的是零钱。
奔丧的一般是死者出嫁的女儿和在外地的儿孙辈。女婿及其他亲戚不参加。定安地区一般是死者去世前叫女婿、亲戚过来探望。死者的女儿回到村口或者路口处,要放声哭泣。一路哭回香火宅。
道士,在海南很多地方又叫三白公。由帮助料理后事的亲朋请来三白公。从立死者灵位开始到整个白事仪式结束,都由三白公主持。
传说阴宅阴宅风水宝地能福荫庇护子孙兴旺发达。因此择风水宝地安葬是整个白事仪式的重要环节。因为风水宝地难寻,一般老人到了一定年纪后就开始寻找了。择好风水宝地后,请地师堪舆好方向,就请人挖好墓穴。
在定安地区,做白事斋又叫幽斋。这里的幽斋分两种,一种是一步到位的。一种是分时间做的。一步到位的幽斋叫十二繁观。做十二繁观斋后,就不再做什么斋套了。只是十二繁观斋斋套多,花费巨大。旧时只有大户人家才能操办。分时间做的幽斋是封棺斋、五七斋、登龛斋等。俗话统一将这些斋称做家门斋。
死者过世后,立灵位后到出殡前要守灵。守灵同在香火宅的阁厅,在阁厅的角落铺上草席,在此守灵。
古时,要七七四十九天后才出殡。现在程序简化,如果不是做十二繁观斋,三天内就要出殡。由于现在交通工具方便,一天内就可以达到,一般是第二天就出殡了。出殡前,要进行入棺礼仪。由三白公选定的时辰入棺,入棺时,由三白公净棺。后在棺底四个角放上符和光银。没有光银用铜钱代替。
死者入棺后,亲人们便按辈份、年龄、性别为顺序,排队绕棺为死者敬酒。传说死者是可以把穷、把病带去的。在敬酒时,如果有病疼或者家庭穷困不如意者可以和死者说明,让其带走。敬完酒,三白公做完斋后就盖棺。古曰:盖棺定论。做人的一生在此终结。一盖棺就再也见不到了,全家放声痛哭。
出殡在定安地区俗称送上坡。送上坡的时辰由三白公选定,一般在午后下午两点以后。
在出殡前,妇女要唱哭丧歌,哭丧歌有唱词。歌词大体述说死者生前功德、恩惠和吊丧者的悲痛感情,并祝死者早登天界。定安地区有人过世,附近的妇女也会来香火宅前唱哭丧歌。唱哭丧歌时要披头散发。这个风俗在很多地方已经失传。
按传统风俗,在五七天都要戴孝。定安地区的戴孝是出殡的时候要戴新草帽,穿白衣黑裤,手上系上一条白绳,胳膊上别一小块黑纱。
按风俗,不是谁都可以送终。如下人员不能送终:夫妻不相送,辈分大的不送辈分小的,年纪大的不送年纪小的,选定的人不能送。同公脚的可以送。
古曰:养老送终。送终是最大的孝道。到时辰出屋后,抬棺材的走在前面,长子或者长孙拄着龙柱抚棺紧跟在后,其他亲人按男女长幼顺序排队随行。送终亲人是要赤脚送终。一路随行,一路放鞭炮撒纸钱,哭声阵阵哀声连连,为死者送行。定安地区有的地方女人不能送到墓地,要半路返回。返回时不能回头看。
到达墓地后,棺材按三白公选定的墓向放入墓穴中。送终的亲人绕着墓穴一圈,然后每人掬一把土洒到墓坑中。长子或者长孙把龙仗插到墓向的正前方。后抬棺人员填土。送终亲人按来的顺序列队返回。返回时不能回头看,据说回头看亡者灵魂将被摄入而随其返回家。送终的出嫁女儿从半路返回夫家。
在家的亲人要用橘子叶煮水,等送终的亲人回来后用水抹眼睛。
出殡后,死者的所用衣物、器物等一律扔掉。风俗认为阴阳两隔,阴间有阴间用的东西,阳间有阳间用的东西。如果子孙用死者的东西又怕死者怪罪。
从出殡后到一七,死者的亲人要为其守七。守七期间,所有亲人不外出,不做工。守七要守夜,守夜不是睡在床上,而是像守灵一样睡在香火宅的阁厅。
古俗葬后要七日一祭奠,直到七七四十九日。现在定安很多地方只做一七、三七、五七。男死者三七最隆重,女死者五七最隆重。在第六天的晚上,就要为头七做准备。一般要用鸡、甜粿等摆在死者的灵位前。一过凌晨一七一到就开始祭奠。祭奠的时候,传统认为死者会幻化为动物前来。一般为螳螂为多,也会青蛙、蛤蟆或者蛇等。此时不要打更不要敢,祭祀完自然会离开。
天一亮,要进行走七。按男女长幼顺序排队戴送终戴的草帽赤脚到镇上的海南粉店吃海南粉并买粉回来。路上遇上熟人不问不应。回来把戴的草帽扔掉。死者的女儿也带着鸡和甜粿等回来做七。到路口处放声。一七祭祀礼仪完成后,甜粿切割分块分给周边的人。三七和五七除了祭祀分食,还要烧冥纸冥衣冥器等。五七后将手上的白绳去掉。七七前不能理发,不能参加娱乐活动。
旧俗到死者离世百日,要由三白公做斋将死者牵上公阁,和祖先平起平坐,享受后世子孙香火。现在牵上公阁也可以在对年或者三年期满时。时间由三白公选定。三白公做斋的科目一般为:凭起追修、拔亡解释、朝礼颁赦、破局炼度、演经贡王、妙献翻魂、拷鬼分休、洒净酬愿、给据引登、祈求家门平安发达。做斋要烧冥房冥纸冥衣冥器等。同样同鸡和甜粿等祭祀。做斋完后,甜粿切割分块分给周边的人。做幽斋期间恰逢儿媳妇或孙媳妇娘家做平安斋的,不回去拜平安斋,以寄一条衣服回去代替。
因为小孩子在出生以后三年不离父母的怀抱,因此,父母死后,孝子应服丧三年,以示回报。死者去世第一年不贴对联不放炮不做军坡。古俗丧父母的要守孝三年,为官者要辞官守孝。三年守孝期间,儿女当年婚嫁可以,过年后则要间隔三年。三年内不动工盖房。
三年期满后,问过三白公后,选定日子立墓碑。出嫁女儿要回来。立完墓碑后整个白事礼仪全部结束。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