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晋国都城曲沃,城北十里处,有一汪湖水,湖名“神陂”。湖面方圆数十里,清澈涟漪,碧波荡漾,两岸绿柳垂丝,芳草凄凄,一派秀丽风光。
这一天正值仲春,湖中游动着几艘龙船,船上彩旗飘飘,罗伞摇曳,中间一艘高大的龙船上,一位雍荣华贵的年轻妇人,正亭亭玉立,凝目沉思,她就是晋国国君献公的爱妃骊姬。此刻她的内心正思虑着:献公年高体弱,已是风烛残年,夫人齐姜虽早已过世,但其子申生被立为太子,申生贤良仁和,深受群臣拥戴,自己虽年轻貌美,深得君宠,但毕竟事君不长,根底浅薄,儿子奚齐年幼势单,一旦献公驾崩,申生袭位,我母子必将富贵不长,任人宰割,想到这里,一股凉气袭上心头。她立即返回中舱,命侍女传召近臣优施与梁五觐见,二人来到后,骊姬摒退左右,将心事和盘托出。梁五说:“绝不能让申生继位,否则我等将死无葬身之地。”优施说:“必得良策,方可除之。”于是三人密谋一计,准备施行。
二月二十八日这天,正值申生生日,骊姬邀申生至神陂湖泛舟嬉水,庆贺寿辰,申生欣然前往。来至岸边,见几艘舟船一字摆开,中间一艘高大的龙舟金碧辉煌,华丽无比。骊姬与优施站立舟旁,极力邀请太子登龙舟先行。申生正欲登舟,站在一旁的奚齐大声疾呼:“我不上小船,我要上龙舟!”骊姬知奚齐一向骄纵,生性贪玩,便命梁五强行扯住,自己也极力阻拦。见此情景,申生谦让说:“可让奚弟与我一齐登龙舟。”此言刚出,只见奚齐奋力挣脱梁五之手,疾步登上龙舟,荡起双浆,龙舟立即向湖中飞去。谁知飘游未远,船底忽然开裂,龙舟旋即下沉,很快便没入湖底。原来此船船底乃油纸所糊,专为申生准备,这全是骊姬与优施、梁五合谋,欲置太子于死地,来料机关算尽,反算到了奚齐身上。
骊姬见奚齐落水,一边大骂优施计谋不周,一边喝令梁五驱赶围观百姓下水救人。只听申生大喝一声:“勿害百姓!我下水去救!”说着便顾不得脱衣除巾,扑通一声跃入水中,拼命向奚齐游去。可怜厚道申生,不知别人算计,反而奋勇救人,奈久居宫中,不会游泳。不久便沉溺水中。骊姬见申生溺水,自知理亏,大骂梁五救人不力,于是梁五挥动刀剑,伙同军士将两岸百姓尽皆驱赶下水救人,可怜数千百姓不识水性,被逼入湖中,胆战心惊,哭天叫地,声如雷鸣。
谁知这哭声响彻天空,竟惊动了正在梳妆的王母娘娘。她拨开云头,凤眼探望,看到如此惨状,便立即驾起祥云凌空巡视,见湖西岸外乃汾河河谷,便按落云头,拔出头上金钗,狠狠地向西划去。金钗过处,一道深沟从湖中向西延伸,顿时湖水滔滔,奔流西去,流入汾河。王母见湖水下降,百姓得救,便驾起祥云返回天宫。
湖水退去后露出了湖底,骊姬命人找到奚齐急速抢救,奚齐慢慢地活了过来,而申生却溺死水中。当地百姓感叹申生厚道、见义勇为,便将申生尸体运到湖北岸高处掩埋,后来又在坟旁建一庙宇,名曰“太子庙”,从此“神陂湖”便称为“太子湖”。每年二月二十八日举行庙会,万人齐集,祭祀太子。在湖的西岸,现位于高显和西上官之间的深沟便被称为“金钗沟”。
一晃数年过去,湖水逐年泄干后地下水位下降,湖底泛起层层盐碱,庄禾不长,草木不生,四周百姓无水可灌,无田可种,衣食无着,痛苦不堪。一天,八仙中的韩湘子与何仙姑到西天瑶池朝圣,拜过王母后正欲返回,王母叫住他俩说:“你二人可到神陂湖一察,看我当年所划水沟是否还在排水,百姓是否安康?”二人领命驾起祥云来到神陂湖上,只见这里湖干地裂,白沙茫茫,百姓衣衫褴缕,饿殍遍野。何仙姑说:“王母救人心切,划沟泄水,不想沟深水干,湖底泛碱,田原荒芜,反害了四周百姓,我们当施以援救,也不枉王母委命一场。”
韩湘子说:“欲救百姓,须先退去湖中盐碱,而欲治盐碱却急需甜淡泉水。”说毕,抽出背上金笛,在湖北岸高坡上用力一戳,须叟一股神泉汩汩地奔涌而出,泉水顺坡而下,流至湖底,凡泉水过处,盐碱立即退去,露出松软油黑的土地,草籽落上便很快发芽生长,绿色盈盈。后来,人们聚集到泉水旁居住,人们便把这里的村庄叫做“神泉村”。
四方百姓见湖底泛绿,蜂涌而来,有人驾犁翻土,有人挥锄点播,果然土质肥沃,丰收可望。于是百姓齐跪泉边,高声呼喊:“感谢神灵保佑,企盼神灵显圣!”见此情景,何仙姑谓韩湘子说:“何不显身与百姓一见,一则可致以答谢,二则可安百姓渴望之心。”
韩湘子说:“我等为仙体,不便与百姓直面,待我变来。”于是变成一只大雁,落在神泉坡前。百姓们正在叩拜,猛抬头忽见一金色大雁自天而降,挺立堰上,振翅点首,嘎嘎长鸣后展翅冲上云端,百姓知是神仙显灵,便齐呼万安!从此广为流传,此处便被称为“神陂落雁”,成为沃国一大美景。
再说韩湘子与百姓见后收起化身,与何仙姑继续巡视湖底。他们见泉水过处盐碱退去,无奈泉水顺流而下,至金钗沟口却又顺沟泄去,因沟深无隘,泉水畅通,难以在湖底漫溢,泥土不能全部浸润,盐碱不能尽数退去,大量的田地依然无法耕种。见此情景何仙姑说:“要彻治湖底,须堵住金钗沟,无奈此沟为王母所划,不能雍塞,只能于沟外设隘。”于是二仙来到沟外汾河东岸,仙姑将手中所持玉莲蓬埋入土中,顿时莲茎千条破土而出,荷叶片片连绵而上,土中莲藕鼓动涌起,地埂上隆,层层叠叠,自汾河东岸汾阴村旁直连金钗沟口。泉水到此受阻后返回湖中,四处漫溢,湖底盐碱尽皆退去,从此湖内土壤肥沃,草色青青,岸外莲蓬翻滚,荷绿遍野。
见此光景,韩湘子益发兴起,取出金笛在湖心用力一戳,顿时热气蒸腾,温泉喷吐,一时聚成一小湖,四方百姓欢呼雀跃,齐聚湖底,围塘养鱼,筑池洗浴,引水浇灌,种菜种果,整个湖心很快变成桃红柳绿,花香鸟语,一派富绕盛景,二仙万分喜悦,驾起祥云,腾空而去。
人们涌上湖坡西岸,极目远望:只见夕阳西沉,一抹晚霞洒向汾水东岸,莲叶碧绿,荷花粉红,蓬摇光彩,藕染琼浆,缤纷有致,斑驳绚烂;岸上美景倒映河中,水飘如带,波涌似练,银光闪闪,流泻千里,对此美景人们无限感慨,遂将此处命名为“汾隰(xí)流云”,作为曲沃十景之一,传承百年。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