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四川三台梓州杜甫草堂

冰可2024-01-19

四川三台梓州杜甫草堂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是杜甫脍炙人口《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便诞生在三台县的草堂。

三台杜甫草堂是继成都杜甫草堂之后的四川第二大杜甫纪念堂。坐落在三台县城西牛头山上,是三台最大的公园牛头山公园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草堂内亭台楼榭,花团锦簇,佳木林立,风景迷人,内有杜甫生平介绍,杜甫在三台期间的事迹及名篇佳作展览,名人字画等。

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冬,诗人杜甫携家带口,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辗转来到成都,定居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为千年之后的成都,留下了誉满天下的成都杜甫草堂。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秋,剑南兵马使徐知道在成都叛乱,杜甫只有逃到当时的四川第二大城市梓州(三台县城),居住了一年零九个月,在梓州也留下了一处杜甫草堂。

两处茅屋草堂,庇护了诗圣杜甫颠沛流离的生活,安置了诗圣那忧国忧民的心灵,更见证了诗圣如何创作出诸多不朽篇章的过程。

梓州杜甫草堂景区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以盛唐文化为灵魂,以杜甫草堂古建筑群为核心,以石柱盘龙、艺术墙、健身长道、摩崖石刻、诗圣广场、梓州阁、大型浮雕“双凤朝阳映牛头”、聚贤楼及众多亭阁为陪衬,形成集旅游休闲、艺术欣赏、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城市景区。2009年,成功创建为国家AAA级旅游区。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被誉为“蜀中第二草堂”的三台杜甫草堂是梓州杜甫草堂景区的核心景区,占地约4000余平方米,内有杜甫生平介绍,杜甫在三台期间的事迹及名篇佳作展览,名人字画等。整个草堂建筑构思新颖,工艺精致。区内殿、桥、池、径,另有情趣;竹、林、花、石,独具匠心,置身其中,令人既发诗圣之感慨,又享自然之恬静,实为观光览胜的好去处。

“杜甫草堂”这块匾额,是著名书法家舒同先生所题,目光所及,开启了在三台牛头山上瞻仰诗圣之旅。匾额两边悬挂由清代学者顾复初所撰及郭沫若夫人于立群女士补书的名联,上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下联“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写尽了一代诗圣和儒雅草堂的无限风流。

草堂前,是诗圣广场,广场牌坊上,“千秋诗圣”四个字,为朱德元帅手书,牌坊两侧雕刻有叶剑英元帅对联,上联:“杜陵落笔伤豺虎”,下联为:“爱国孤悰薄斗牛”。广场上杜甫塑像和4块地碑格外醒目,地碑上是三台县金石名家牟柯老先生86岁高龄时,用阴阳相继的手法,篆刻了杜甫生平第一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堪称姊妹篇的,就是杜甫《去蜀》诗:“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诗圣对寓居梓州的经历念念不忘,可见一斑。只不过是前者闻讯喜极而泣,后者去蜀又生无奈悲情。

成都杜甫草堂为天下人所知,与杜甫在成都居住时间达3年之长有关,也与杜甫在成都写出的名篇较多有关。诸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之《绝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千古绝唱,皆寓居成都期间所作。三台草堂书画院院长王延旭说“天下第一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正是诗圣寓居三台时所作,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天,当时的杜甫已经52岁,得知安史之乱平定,可以返回故乡,对于一生处于忧患与悲愁之中的杜甫来说,可谓喜出望外。人们只要记住了这首诗和它的故事,就一定能记住梓州杜甫草堂,这首诗,就是一张宣传梓州杜甫草堂的“永久名片”。

千古草堂无限春色处处诗

登牛头山,必经野池,杜甫《上牛头寺》诗中写道:“青山意不尽,衮衮上牛头。无复能拘碍,真诚浪出游。花浓春寺静,竹细野池幽。何处莺啼切,移时独未休。”诗人当时饱览四周青山春色,意犹未尽,毫无羁累,花竹之下,寺静池幽,尽情畅游之态,跃然纸上。今天,我们到此,于大好春光中静静品味诗圣诗境,亦是流连忘返。当代张爱萍将军手书杜甫诗《上牛头寺》,就雕刻在草堂进门的照壁背面。

诗人这首诗,为后人把梓州杜甫草堂建在牛头山之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诗意指引。明代陈文烛《工部草堂记》:“潼川盖唐梓州境,牛头山在郭门外,杜工部登临其上”。就是一个最好的佐证。

“唐代朝廷在三台置东川节度使,辖15州89县,是四川地区除成都之外的第二大城市,号称西南大都,被大诗人李商隐盛赞为蜀川巨镇、郪道名邦。这就是公元762年秋,杜甫从成都躲避兵祸为什么来到三台寓居的原因之一。杜甫在三台结庐而居,并不是住在牛头山上,而是住在三台县城东街(今三台中学内)草堂,后人称之为三台东街工部草堂。”三台县文管所副研究馆员左启说,现在位于牛头山的梓州杜甫草堂,源于明朝隆庆年间,参知梁尚贤、宪使王元德捐资度木,委托潼川刺史张辉南建工部草堂于山巅,以缅怀诗圣“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的爱国精神。然而,因资料缺失,后来400多年间史志诗文对梓州草堂皆无记载,估计是毁于明末兵火。

“梓州杜甫草堂的变迁,就是三台文化经济兴衰的一部活历史。”三台县杜甫纪念馆工作人员李霞说,1926年,驻守三台的军阀田颂尧于牛头山兴建公园,后因战乱频繁,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已残破不堪。直到1984年,三台县才在牛头山原工部草堂遗址上,重建梓州杜甫草堂。1987年9月开馆接待游客,2005年取消门票,面向社会开放。2007年至2009年,政府又先后投资4600万元,投资建设登云梯、石牌坊、杜甫文化艺术广场、梓州阁等,形成了今日之国家3A级景区之恢弘规模和格局。

万代流芳梓州文脉代代传

诗史堂,是梓州杜甫草堂的整个园林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核心建筑,系清代建筑,从三台县安居镇整体搬迁而来。诗史堂内,铜铸的杜甫坐像正襟而坐,仪态威严,藏有历史上各个时代咏叹诗圣的书画名作,还藏有宋、元以来历代多种版本的杜甫诗集、杜甫研究专刊和研究成果,以及有关杜甫在三台等地游踪的珍贵图片资料,为后人研究诗圣保存了弥足珍贵的史料。

据三台文史学者张庆介绍,比杜甫略早的隐士赵蕤,就隐居在三台城北长平山的安昌岩(现名赵岩洞),据传诗仙李白曾跟随他学习纵横术,时称“赵蕤术数,李白文章”。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都先后到过三台。中唐著名诗人元稹曾经与女诗人薛涛在三台盘桓流连数十日,吟诗诵歌。晚唐诗人李商隐,任剑南东川节度使府判官(负责司法的官员),在三台工作生活长达4年之久,写下了“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的名篇。

“唐代的梓州(三台)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杜甫留下的不朽诗篇是其中重要的部分,杜甫草堂传承的文脉,是最重要的。”张庆认为,应该像成都杜甫草堂一样,将梓州杜甫草堂打造成文化的象征和标杆,让“爱国忧民”的诗圣精神不断传承。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