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江西吉安永新小鼓

景山子2023-09-16

江西吉安永新小鼓

小鼓原名“唱号音”,是盲艺人谋生度日的曲艺。早期只流行于永新县境。以后,在吉安市数县流行。

据考证,它约产生于清朝乾隆年间(1740年前后)。那时,湖北遭到特大洪灾,一批渔鼓艺人流落到了永新,住在北门“圣恩堂”里。“圣恩堂”是专门供养无依无靠的盲、聋、哑等残疾人的场所。有位叫葫芦麻子的湖北渔鼓艺人常在大街小巷演唱,“圣恩堂”的盲艺人也跟他学唱。接受能力最快的是欧阳承相,他幼年读了些诗书,略通文字。一场大病后双目失明,父母又相继去世,被送入“圣恩堂”,他努力仿效葫芦麻子,又潜心发挥自己的才华,把蛇皮制作的长筒、渔鼓,改用牛皮制作的扁形双面小鼓,用红绳系在腰间,不仅携带演唱方便,而且音色浑厚宏亮,经久耐用。

欧阳承相与其他盲人一道,把幼年读过的诗书、听过的民间故事、戏文编成小鼓曲目,采用自己熟悉、群众也喜爱的拉纤号子、伐木号子、劳动号子及山歌小调融化加工,配成小鼓音乐,所以叫“唱号音”。

永新小鼓一人坐唱,有说有唱,以唱为主。演唱者左手指间夹两块小竹板,右手持一根7寸长的小竹棒,敲打胸前挂的小鼓,自敲自唱,没有乐器伴奏,它的唱腔有平腔(包括小快板)、高腔两种。

平腔平和深沉,善于表现诙谐、讽刺的题材,平腔后的小快板用较快速度,重复唱词,加强语气,渲染气氛。高腔热情高昂,富有力度,音域比平腔活跃起伏,跌宕多姿,可长可短,能刚能柔。曲目的语言朴实,唱词简练,既不讲究文采,也不讲究韵律,多为七言四句,每段末尾有一拖腔,而且充分适用当地的群众通用语、习惯语、谚语,土音押韵,为群众喜闻乐见。

传统曲目有《懒婆娘》、《卖花记》等;土地革命时期,编唱了许多新曲目,如《打倒军阀列强》、《劝白军士兵反水》、《闹暴动》等。春、冬两季,盲艺人白天在街头巷尾有人晒太阳处演唱;夏、秋两季,白天有人请到厅堂或阴凉处演唱,晚上,纳凉的广场晒地,更有群众争相请艺人去演唱,有时唱到深夜、天亮。

《永新小鼓》被作为全国独一无二的一种曲艺品种而入选《中国曲艺志》。就表现的内容,它能密切配合政策和政治进行宣传而表演形式又灵活机动,更能劝人为善,鞭挞丑恶。该小鼓从其历史渊源丰富来看,是深受广大群众所喜爱的一中艺术,而且它已深入人心,又扩展到永新周边众多县市。众多海外永新籍侨胞,一回到永新就会要求听首永新号音,是永新的一种土特产,是家乡一种定盘菜,它已根本在永新这块红土地上。

永新小鼓随着时代的进步,盲人的生活得到了改善,解放后又打破了“号音只有传盲人”的规矩。于是,盲人鼓、学小鼓基本终止。而改革后由专业人员表演也随着人们娱乐方式的日新月异,逐渐取代了它的活力。在这样的环境和气候中,这门曲艺艺术,多半也只是文化工作者的一点关注,在经济上根本没有去扶持它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

由此种种,曾经家喻户晓的永新小鼓面临的是濒危状态。如今应该进行的是"十万火急大营救"。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