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村,经历久远年代但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没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的村落。认定中国传统村落,现存建筑需有一定的久远度,传统建筑占地规模、现存传统建筑和周边环境保存有一定的完整性。
晋源区程家峪村,是一个建在悬崖边上的古村落,村民已于1998年搬迁到晋阳苑小区。此处毗邻天龙山,东壤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店头,与西山旅游公路相接。程家峪村从唐代开始就形成了完整的村落,迄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这里不仅有唐槐、宋代石刻、元代石狮以及佛回寺、真武庙、五道庙,还有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石券窑洞、豆腐磨坊、古代粮仓、排水涵洞以及古地道、瞭望口等军事防御设施。
整个村落东西走向1000米,南北近300米,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其地形犹如凤凰翱翔,有凤头、双翅、凤尾,中间的真武庙即凤腹,呈高高隆起之势。
程家峪村,位于晋源区晋源街道风峪沟内之西南,俗称程家峪沟中北山的百寻悬崖壁上,背山面水、负阴抱阳、坐北朝南。据明嘉靖及清雍正时的《太原县志图志》记载,村名为“成家谷”,自清道光《太原县志图志》始,及今,村名一直沿用程家峪。
村子房屋多为窑洞,依山势而建,背倚大山,面临山崖,整体呈东西走向,座北朝南,上下层层递进。悬崖边上的窑洞、门洞、围墙、台阶、护坝等,全部就地取材,用石头建造。村子的石窑洞主要集中在山崖一侧,共分六层。最下面第一层有三四户,一字排开,窑洞地基几乎贴着山崖而建。石砌的窑洞门前没有院落,仅有窄窄的通道可供东西向通行,如悬在空中一般。
从二层以上开始递进,下层屋顶就是上层的院落,上层院落前围墙,就是下层屋顶的面墙。层与层、排与排之间建有石台阶,可纵向行走。越往上,户数越多,院落占地面积也越大,大多建有石门,设围墙,房屋结构也较复杂,空闲处,还栽种有树木。石阶依地势不同,弯弯曲曲,或陡或缓。如果你从进村的山道处仰头往上看,只能看到两层;如果在对面的山上从远处往村子里看,六层石窑洞一层层、一排排一目了然。但假如站在二层以上任何一层的院子里,视觉上你是看不到下面一层的,面前看到的永远是一道深深的悬崖和对面被森林包裹的大山。
据一直致力于研究保护古文化的王春生先生讲,该村落建造于唐代,迄今为止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
王春生对程家峪村进行了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实地考察,对所有的地形、历史和传说熟稔于心。在他的带领下,顺着村口正在建的石阶路,走进这个古村落。在如诗如画的风峪沟西南的小口子沟,竟然隐藏着一处鲜为人知的建在崖壁上的古村落。一孔孔窑洞浮现眼帘,有别于大多数人们所了解的土窑洞,这些窑洞全部为石头依山势砌成,工艺非常精湛,背靠大山,面向山崖,整体呈东西走向、坐北朝南之势,从上而下层层延建。
据王春生讲,这些古老的窑洞里还另有乾坤。迄今为止,在各个院落的窑洞内共发现了八处地道口,每个地道到中部都能对接互通,有的地道内还有马厩。这些地道都是唐朝时期与石头村落同时建造的,具有军事用途。在入村的崖壁上有一处离地面很高的地道口,这是一个瞭望口。当时的村里人可以通过地道,来到此处,观望路过崖下道路上的行人。看到这些,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遥想当年,纯朴的乡民,世世代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生不息。如今这里风格迥异的建筑群落正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村前有尊建于元代矫健有力的石雄狮,是驱邪的镇物;坐落于凤之腹地的北方之神真武大帝,侍立两旁的龟蛇二将,还有金童玉女,又像是记录世人的善恶与德行。龙桥的月照,凤凰的翱翔,恰似神来之笔,它是风峪沟八景之一的真实写意,从而形成了亘古至今、祖辈相传,称之为凤凰村的风水宝地程家峪。
在清光绪年间的鼎盛时期,村子有300余户1000余人,后衰减至110余户300余人。前些年,村民整体搬迁到山外居住,村子日渐空寂。
在这个古村落往西的高山上,那里有唐代建的佛回寺及其观音、普贤、文殊三大士的石刻造像,佛回寺东的悬崖壁上还建有龙王庙的庙堂;
凤首处的龙桥,属于风峪沟八景之一“龙桥月照”,龙桥旁边矗立有一对砂石质石狮;
村中心位置即凤腹上有阁楼式真武庙和戏台;在真武庙的东南角有一株树龄近200年的古槐树;唐代始建,唐之后续建的石碹窑洞群组;真武庙前东南向近处有一五道庙,真武庙西北向不远处有一土地祠遗址,村域内山神庙有三处;村中散存有火炕、石磨、石碾、犁耙等生产生活工具、农具等。
真武庙在村西侧腹地,是一座二层阁楼式建筑。按当地习俗,每年要在农历六月十六从后山佛回寺恭请龙王至真武庙,举行隆重的祈雨仪式。距真武庙不远处,有一棵据说已有上千年树龄的唐槐,虽树身中空,树干多已枯死,但依然有新枝抽发,靠树身表皮汲取水分,顽强地延续着生命。这棵唐槐,也是程家峪村历史变迁的最好见证。
沿山路往西数公里,佛回寺偏安一隅。这里杂树交翳,松涛葳蕤,行走在怪石嶙峋的幽径上,聆听知名与不知名的鸟类悦耳的鸣叫,清新凉爽的空气沁人心脾,原始森林的草香味,使人几经陶醉。
群山环抱、青翠欲滴的佛回寺原生态森林,与一山之隔的天龙山寺遥相呼应;周边9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像一幅巨型的天然绿毯,把古寺淹没在崇山峻岭之中。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
居住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体现出当地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抗争中产生出的避邪、求吉、审美、实用的复杂心理意象与价值观念。甘肃民居大多也表现了劳动人民普遍的讲实际、重伦理、求功利及尊神灵的传统民俗结构...
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用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品。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最高的礼节。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巾。颜色很多,一般多用白色、蓝色和黄色。长度通常为1.5米,最长的有4米。宽度不等。两端有穗,约6厘米。哈达...
西马村,是明代雁门关所辖的古堡之一,旧称永和堡,现在该村东堡门上方的明代石雕门额依稀可辨,永和堡等三十九堡军事防御遗迹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村距鹿蹄涧村约5公里,现居人口中百分之七八十为杨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