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屈大均《广东新语· 地语》:“新兴村落,多以云为名。东有云盏,西南有云稠,正西有云秋、云雾,西北有云洞,正北有云座、云吟、云山、云埂、云卓面,东北有云敏、云河、云礼、云罗、云端、云右。山则有云斛,在县北一十五里,高百余仞,岩谷幽深,岁旱祷之,石中泉出即雨;有云秀,在县东南四十里,常有五色云见;有曰云干,在县西,高二百余仞,直如木干,上耸云霄,下有桄榔古寺。盖新兴在万山中,其地多云,居人所见无非云。云之静者为山,山之动者为云,云与山一也。地在山中,不以山为名,而多以云为名,从其动而能变者也”。
在古代,新州是百越地,生活着俚、獠、瑶等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又多生活于大山之中。这些带“云”字地名的是古代越族的俚语地名。今天的广西壮族、傣族是古百越民族的一个分支,仍保留了不少的越语成分。其“云”字是冠首字,按照其倒装句法的特点,如“云斛”读起来应该是“斛云”。在古越语发展成的今天的傣、僮语中,“云”的本义是指人,因为地名,涵有“村落”的意思。据此,新兴地名中,例如“云斛”的地名,可以理解为 “斛村”,其它的“云吟”、“云山”、“云埂”,亦可理解为“吟村”“山村”“埂村”。
新兴县内带“布”字的村落地名有不少,曾流传过新兴有三十六布的说法,如布坪、布午、布芧、布填、布龙、布桐、布荣、布朝、布马、布辰、布夏、布凌、布冷、布干、布隆等,大多集中于县境的东路、北路。布干,在新兴县城东南11公里。属东成镇。因三面环山,多泉水出露,故名。在古代,新兴作为百越地,生活着僮、瑶等少数民族,古越语“布”为水泉之意。“干”为八卦之一,代表天。“布干”意即“天泉”。由此可以类推。
县内带塱字的地名有大塱(lǎng)、梭塱、新塱、旧塱、上塱、下塱、沙洲塱、枫木塱、麦地塱、蛤仔塱、凤凰塱、竹塱、车塱、关塱、松明塱、梅花塱、塱头等。“塱”字地名为古地名,是指冲积平原或水网沼泽地或江、湖边的低洼地称为。一些小河入交汇的平地间多此类地名。
新兴的古今地名、村名中,冠以“洞” (垌、峒、硐)字地名的大大小小地名有54个。古代的山峒、田垌、隧洞所用的三个字是有所区别,字义有所差异的。经过历史的演变,垌、峒、硐字多改称为“洞”;有的取近似音为“董”“榕”等等。
新兴县内以“洞”(垌、峒、硐)命名的地名、村落分布在全县范围内。这些带有洞字的村名,大多以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环境的状况而略有差异,如反映村落地理位置和地形的有洞口、洞表、里洞、洛洞、内洞、洞尾、洞心、高洞、上洞、大洞、小洞、边洞、上七洞、下七洞、儒洞等;反映自然环境和以植物为名的有梧洞、桔洞、森木洞、木头洞、棉坑洞、莲洞、蕉麻洞、枫洞等;象征如意吉祥的如吉洞、官洞、礼洞、良洞、罗花洞、上武洞、下武洞、将军洞、密洞、宠洞、罗官洞等。所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差异的有拦路洞、云洞、横洞、巢洞、较剪洞等;县内各地还有较多的含义接近,村名重复的地名,如上洞、下洞、大洞、小洞、洞心、洞尾等。
为何新兴的村落和地名多以洞为名呢?《隋书·南蛮传》载,俚、僚“随山洞而居”,呼作“峒人”。瑶族始祖盘瓠和他的子民即栖居于一个叫“千家峒”的地方。
古称的“峒、垌、硐”,始于山地自然形貌中的“洞”。生活于新兴的古代百越民族,早期居于洞穴,后又迁居于山间谷地、盆地或群山环抱的小河流域内的平地。
新兴境内与“云”字表示村落人文景观的意义相当而用其它字音的村落、地名还有不少。如罗、边、古、良、布、都、思、墟为首尾地名。这些地名其来历虽然不全都是与新兴作为古百越地有关,但大多是有关联,新兴在古代是百越之地,流行古越语,今新兴及粤方言地区主要为南越语覆盖地区。南越语后来主要演变为今日壮语,“壮即古越人”早为世所认同。这些旧越人亦广府系先民一部分。他们使用南越语,有特殊音、义、词汇和语法结构,不能按汉语来理解,如称“那”为水田,“南”、“湳”为水,“板”、“思”、“都”、“云”为村落,称“客人”为“人客”,“公鸡”为“鸡公”等,这些作为底层文化积淀下来,并作为今日粤语地名或语言的一部分。
在新兴,罗字地名的罗坝、罗官洞、罗堡、罗社、罗塘、中罗、下罗、罗陈、罗子浪、罗庆、罗花洞等地。据《粤江流域人民史》一书指出:“这个罗字……有一部分与‘那’字通,即田字的意义。有一大部分与‘六’字通,即山地的意义。又有一部分乃指姓氏的罗姓。”在古越语中,“罗”的本义为“谷”或“山谷”,是指山麓和岭脚之间的地方。有专家考证,粤西包括新兴一带带“罗”字的地名是古代越族的俚语地名。“罗”是冠首字,齐头式的冠首地名是古越族常用的倒装句法。现在广西的壮族,仍然沿用这种古老读法。例如,汉族人称猪肉,壮族人则称肉猪;汉族人称大哥,壮族人称哥大。由于壮族是古百越民族演变过来的,故还保留了较多的越语成分。我们知道,古代越语是没有文字的,以汉字记音又往往不够准确,难免有走样。与“罗”字的语音相近的还有:洛、龙、隆、陆、六等等,其所指均为一个意思。
边字地名,据说遍及广西的壮语“板”字地名,在新兴及粤西许多地区又把板字从土音译为边字,并将原始土语倒装为顺装,故称村为边,但绝无边缘、靠边意思。如有坡边、墩边、谭边等,皆为聚落地名。
良字地名中,良字壮语意一为平地,不能按汉语解为良好。新兴县城西北8公里的良洞,《云浮地名志》谓:“因地处溪边,初名良溪,古越语意为“黄色小溪”。又因座落在山间田洞中,后易名良洞”。良为壮族一支,因良或俍字壮语意为黄色。河头的良边,按古越语可解释,边为村之意,良边即为黄族居住的村子之意。
古、都、思、墟地名。《云浮地名志》谓“古”“都”“思”、“司”均为古越语,意为“村寨”。 古字地名的有古刁、车岗有古墩,船岗有古伦,东成有古院,簕竹有古调等。“都”“思”、“司”其表示村落规模似乎较大些,如新兴有都斛、都活、都塘、都律等。思字地名有思来、思本等。在壮语中思与虚等同音义。“粤谓野市曰虚”。把虚市多的村场称之为墟,即集市。以墟市为地名者大量见于县内各地,全县设有天堂墟、稔村墟等30多个墟市。新兴人曰“趁墟”、“等墟”,墟规模较“市”大,如共成一地内设有共成墟、白马市、大市、石湾市。但共成墟均大于下属三个市。
东成,位于县城东路10公里处,坐落在云河注入迴龙河交叉口之南岸。墟的北面是迴龙河冲积出的小平原,被称为“小东”粮产区。清雍正年间(1730年前后),曾在迴龙河北岸设迴龙上墟和迴龙下墟(今东成镇人民政府所在地)。
1925年时势混乱,盗贼四起,一伙盘踞在附近山中的盗徒伺机抢劫了迴龙墟,并放火烧毁了不少商店。后经社墟六保联防自卫大队长刘东成率队围剿,捉获贼首。由于烧毁了不少商店及房屋,当局又未能修缮。后来经东路迴龙洞各乡乡人集资,于1927年在迴龙墟对岸建新墟。经群众议决,认为刘东成剿盗有功,为纪念刘东成,便以“东成”为墟名。
共成,在县城东南10公里处,坐落在天露水(今称共成河)之西岸,建于清朝末期。当时河村及其附近村庄的群众,认为天露水上游广阔地区没有一个墟市,买卖东西或“等墟”要到往下几里路的社墟,很不方便。后经当地父老乡绅倡议,共同合资在河村下方建一墟市,因是共同合资兴建而成,故名“共成”。
集成,座落于县城南12公里处之卢溪河畔。清末,只设有雅冈市(墟)。民国初期,雅冈、上洞、夏卢等村民众提出要在几村之间建一墟镇,方便于商品贸易,由上洞村秀才伍善腌牵头组织群众集资合股建墟。1918年先在大路(今公路)东边建起商店3间,后在大路西边兴建砖木结构的长方形瓦架市场7座,面积共约1000多平方米。因是集资兴建,故名集成。随后,店铺渐多,至1930年已初具规模,在市场周围,有大小商店20多间,呈“回”字形聚落,往后不断向南北两端发展扩大。南端与夏卢村相连,夏卢村原是唐新州属下索卢县城故址,又是禅宗六祖惠能的出生地,与龙山国恩寺仅一溪(卢溪,今集成河)之隔。该墟东、南、西三方,海拔500米以上的三宝顶、风门坳、笔架山、廿四山等高山环抱,上市的竹木制品特别多,来往人群甚众,被誉为新兴县南部繁荣的“山城”。
天堂,位于县境的西南部,离县城42公里。天堂地处新兴、云安、阳春三地)交汇处,地势平坦,有‘天堂盆地’之称。相传在唐朝以前,天堂就有人居住,这里土地肥沃,周围高山环绕,中部平坦,形成了一个盆地。但由于天堂地处石灰岩地区,地表缺水。由于水源短缺,无坑无河,勤劳的天堂人的祖先为了生存,便先后在天堂各地挖掘水塘,筑塘贮水用于生活饮用及耕作土地,因为筑的塘有上千口之多,人们便称呼这一带为“千塘”。后世人因为塘水来源于天上的雨,加上地方方言中的“千”与“天”容易混淆,久而久之,叫成了“天塘”,乃改名为“天塘”,又因为“塘”与“堂”谐音,后人们取“幸福美好的地方”之意改名天堂。
建国后,当地政府斥资引水,使天堂成了肥沃滋润的粮仓。天堂主要由内垌及36社组成。三十六社由36个既相连又独立的自然村组成。各村均有社坛(土地庙),故名。天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人文资源十分丰富。民国时辖区内垌人李耀汉、瞿汪先后任广东省省长时,外地客商、富户及军政界要员曾云集天堂镇,设立商行、烟庄、当铺、运馆等。
建国后,圩镇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繁荣,是广东省10大农村集贸易行情预报点之一。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民间音乐主要包涵在传统的春节社火、木偶戏、锁呐和南北山区山民们哼唱的山歌,目前已濒临失传。传统社火曲传统社火主要有步社火、夜社火等形式。其中主要传唱的社火曲普遍为《渡船曲》,小曲有《十...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
西盟佤族衣服,多为佤族妇女自己纺织的棉、麻布做成,有衣、裤、裙、毯子、挎包、槟榔袋、包头等,也有从外民族购买的布匹、衣服和棉毯等。装饰品有银、锡制作而成的头箍、手箍项圈、耳环、手镯,还有用竹、藤制作而...
坦桑尼亚信奉基督教的人占44%(其中天主教占28.2%),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占32.5%,信奉传统宗教的人占22.8%,其他占0.7%。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人忌讳13和星期五;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忌讳谈...
张家界“三分坪,七分山”,老百姓世代与高山相伴,也与背篓结下不解之缘。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 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 子,娘家...
驱车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向西行驶,快到旅游胜地帕福斯时,眼前出现了一片宁静的海域。海水的颜色淡淡的,格外温柔,不像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地中海那样蓝得深不可测。人到了这里,只觉得心化了,除了温柔地凝视着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