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是神话中开天辟地的人物,故事家喻户晓。盘古古迹及庙会的传说在青县老幼皆知,延续古今。《青县志》、《河间府志》、《天津府志》、《畿辅通志》、《皇朝通志》等,均有“盘古墓、盘古沟、盘古港、盘古里(村)、盘古潭、盘古庙俱在青县”的记录。
沧州民谣:“一文一武,一国宝,一人祖。”文者,是一代文宗纪晓岚,武者,是沧州乃驰名中外的武术之乡,国宝指沧州铁狮,人祖即盘古,盘古遗址就在今沧州市所属的青县境内。
青县城南6公里有村曰“大盘古”,村西有座盘古庙。大盘古位于黑龙港河(古黄河故道)西岸,其南有小盘古村,皆因相传盘古在此定居而得名。
相传公元前约三千年前舜帝时,洪水成灾,大禹治水共凿九条大河,之一的徒骇河就分布在青县以南由西向东流经大海。大禹在治理这片汪洋时,等水泻完后,发现一沟,并在沟头有一大土丘。于是令人在土丘周围刨土查看,结果在南端发现一块巨石,大石上显出一巨人,双手托天,两足踏地。大禹便告诉大家这是开天辟地的盘古氏。舜帝闻报,即令修筑盘古墓,并于沟北立庙,又修了享堂祭殿,然后留下200户人家,100户守墓,100户看殿。人们把看殿的这100户人家叫大盘古村,那100户守墓的人家叫小盘古村。据说这两个村名就是从那时留下来的,至今已5000年了。
那么,盘古为什么选择此处定居呢?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后就开始漫游天下,这一天漫游到青县,见天悬日月星辰,地缀水陆山川,又见这里高岗松柏河边柳,平地瓜果兼五谷,百花争艳蜂蝶舞,鸟唱高枝鱼浮游,可谓草肥水美,木秀花香,于是便择此定居。盘古氏带领其家族垫台筑巢,造房建屋。一日在挖坑取土时,不料挖至海眼,立时泉水喷涌,遂成为后人所称的“盘古潭”。在历史上,盘古潭边曾苍松翠柏,高达数丈,游人咏其“潭波击碎月,松柏卷青天”。腾常年泉水满塘,深不见底,且鱼虾繁多,故有“百网百鱼”之说,百里皆闻其名。
盘古庙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十五年。据《元史》记载:“元世祖十五年四月(1278年)修会川县(今青县)盘古王祠,祀之”。俗曰:“先立盘古后立天,盘古受祭在会川”。
明代盘古王祠改庙。明永乐四年(1406年)盘古庙因年久失修而倒塌,重修。明成化元年(1465年)再修;二十年(1484年)又倒塌,由青县知县刘素重修,因为狭小,到明孝宗弘治八年(1495年)重修扩建,由于财力不足,没有修成。
明崇祯九年 (1636年)又重修盘古庙。
清朝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被洪水冲毁后,迁址建于黑龙港河西岸。据《皇朝通志》载,“清康熙三十六年,康熙帝为盘古庙立御碑一座”,上注:明铁铸涂金盘古像,为弘治年所造历四百七十年。清朝早期著名的地图——《雍正十排图》上,就标有青县、盘古庙。
民国五年(1916年),盘古殿毁于大火(接引、三教两殿未损),经僧人本信(最后一位住持高僧释本信,法号虔修。俗家姓景名瑞,字长安,青县前仔仪村人。)募化、天津买办宁世福赞助,遂于民国八年动工,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修复。但殿堂较前为小。民国初期,青县盘古庙与盘古沟就作为古迹的旅游景点刊登在《津浦铁路旅行指南》中。
1937年9月14日日军侵占盘古庙,修据点,挖工事,再加上战争的炮火,使盘古庙惨遭厄运,成了一片废墟。
公元1992年,盘古里人自发捐资于旧址东北100余米处重修盘古祠(现存的庙)。
公元2010年,经县委、政府研究决定,在康熙二十七年原址启动了盘古庙复建工程。
盘古庙反复损毁、修建,规模、格局多有变化。其中以明朝弘治十七年的建筑规模最大、建筑规格最高,以民国十七年的资料记载最详。
据记载,当年的盘古庙状似北京的故宫三殿,石、砖、木结构,琉璃瓦封顶,金碧辉煌,蔚为壮观。前殿高三丈六尺,象征一年360天;台阶18登,为18层地狱之说;飞檐椽子108根,按36天罡、72地煞而布;每根椽头系铜铃一枚,照工、商、角、征、羽五音而置,有所谓“风摇铃响天动乐,光照殿顶地生辉”之说。殿内有身披树叶,手托日月的铁铸涂金盘古像,高一丈零八寸。中殿塑南海观音像,股坐莲盆,金童玉女两侧。后殿设老君、孔子、龙王三塑像,殿前有合抱粗的合欢树两株,殿后铁磬悬于古槐。
传说盘古九月初九生日,三月初三归天,于是盘古庙设一年两度庙会,会期各下天。每年春节一过,各地商贾云集而来,搭棚、占地、备货、洽谈,筹备三月三庙会;庙会一散,主持僧就抬着木雕盘古像出来行雨。待透雨落下后,农民们抢种早熟庄稼。秋天,不待庄稼收割完,全国各地商贾又蜂拥而来,筹备九月初九庙会,届时又是一番热闹景象:善男信女,寺院僧道,五行八作,泛舟骑马,云集而来。
张家界“三分坪,七分山”,老百姓世代与高山相伴,也与背篓结下不解之缘。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 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 子,娘家...
驱车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向西行驶,快到旅游胜地帕福斯时,眼前出现了一片宁静的海域。海水的颜色淡淡的,格外温柔,不像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地中海那样蓝得深不可测。人到了这里,只觉得心化了,除了温柔地凝视着海...
玉环是中国文旦之乡,文旦种植有上百年历史,该果营养丰富、清甜爽口、清肺润肠。玉环位于浙江东南沿海黄金海岸线中段,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玉环县是国家级文旦商品...
风车日的来源风车日是荷兰的民间传统节日。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举行。荷兰地势低洼,经常受北海海风的影响,海水倒灌入江河,泛滥成灾。荷兰人为了与海水作斗争,就利用风车排水,变沧海为良田。荷兰由此而成为...
日本国国庆日为12月23日日本是亚洲大陆东部的群岛国家。首都东京。面积37.8 万平方公里。人口1.24亿。公元645年,日本通过大化革新,确立了天皇制。天皇享有至高无尚的权力,因此,天皇的生日就被定...
古代蒙古人可收亡夫之妻,体现的是一种简单朴素的经济哲学。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生产关系相对简单的社会体系中,特别是像蒙古这样长期处于游牧状态的民族,一种风俗的形成,自然涵盖了诸多情理成分。古代蒙古人可收亡...
农历腊月23日,是蒙古族祭祀火神的祭火节,又称“过小年”。也有些地区不在23日祭火,而在24日祭火。据传,这是因为成吉思汗时代,一些部落在23日那天正遇敌人袭击而耽误了祭火,从此他们把祭火日改为24日...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等地,其余散居在新平、元江等三十余县。人口102.5万多人(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1953年1月24日成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
八月月圆节是拉祜族的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这天晚上,要把自己的瓜果和谷等选最好的拿来献月亮,因为月亮为人们分明耕种的节令。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各家把选来的南瓜、黄瓜、包谷、谷穗、水果等(其中梨是不可缺少...
梅山文化,点点滴滴的汇聚,集成古代文明的瑰宝,其中那些独特的地名传说,更是古老长河中迸出的浪花。地处新化县桑梓镇石窖村北面的前程村,俗名叫玉米冲,讲起这一地名原由,是一段沧桑久远而讽渝深刻的故事。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