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河大桥在房山区琉璃河镇的琉璃河上,是房山区境内最大的石拱桥,也是北京地区四大古石桥之一,其规模仅次于卢沟桥。琉璃河,当地人习惯称为“琉河”,又名大石河,古称圣水,流经这里东行,汇入拒马河,每到汛期,原建木桥常被冲毁。嘉靖十八年(1539),开修此桥。嘉靖二十五年建成。
石桥南北向,横跨琉璃河上,现在测量全长165.5米,宽10.3米,高8余米,共11孔,中孔最大。中间三孔东西两侧拱券顶部各雕有精美的镇水兽头。桥体全部用巨大的方石砌筑,结构严谨,气势宏伟。桥面两侧竖有石望柱88对,柱与柱之间有石栏板,全桥共178块。栏板长1.65米,宽0.80米,厚0.28米。从石桥西侧向南数第34根望柱西南棱角上刻有“石匠三千名”的记录。桥上建有实心栏板和望柱,望柱和栏板上均雕刻着海棠线等纹饰,古朴大方。不过现在栏板上的纹饰已经基本看不清了,望柱顶端的海棠线还能看到,尤其是后补的望柱就更为清晰。桥面以花岗岩条石平铺,几百年车辆碾压、雨雪风霜的侵蚀,每块花岗岩的四边都向下凹陷,致使这些花岗岩石都成了一个个鼓包。望柱侵蚀得非常严重,方形的顶端侵蚀的好像人头一样。桥栏板下面是一行高出桥面的条石,条石衔接处嵌以“银锭扣”,异常坚固。桥的北端有两个旗杆石。从修桥到路堤建成,前后二十余年。
房山盛产汉白玉,自辽至今北京所用宫殿、石碑的石料都来自房山,可是琉璃河石桥为什么不用汉白玉?也许花岗岩石更为坚固持久。
琉璃河石桥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据文献资料考证,早在金代琉璃河上就建有桥梁。南宋诗人范成大于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也就是金大定十年出使金国途经琉璃河,触景生情作有《琉璃河》诗:
烟林葱茜带回塘,
桥影惊人失睡乡。
陡起褰帷揩病眼,
琉璃河上看鸳鸯。
从诗文中可得知,在金大定年间,琉璃河上就已建有桥梁。
元初,朝廷官员王恽曾呈《请起盖良乡县留李河桥事状》:“……有旧来经由留李河(琉璃河旧称)桥道…… 兵革以来,桥废不行……窃详若依旧盖起留李河桥道,不惟道路高平径直……”这表明金末琉璃河上仍有桥,后来在金元交战中被毁,王恽上报中书省,请求重新修筑桥梁,这促使朝廷加快修建琉璃河桥。南宋丞相文天祥率领宋军抵抗元军,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因不敌,在今广东潮阳海丰附近的五岭坡一带被俘,至元十六年(1279年)被解往大都(今北京)路过良乡县琉璃河时感怀赋诗《过雪桥琉璃河桥》:
小桥度雪度琉璃,
更有清霜滑马蹄。
游子衣裳和铁冷,
残星荒店乱鸣鸡。
元代修建的琉璃河大桥可能毁于元末的战火。
今天所见的琉璃河石桥建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据琉璃河石桥北东侧《敕修琉璃河桥堤记》碑:“嘉靖己亥,皇上驾幸承天,睹民艰涉,恻然悯之。比銮回,敕工部尚书臣甘为霖督修。”琉璃河石桥开工后,财力不支。《明世宗实录》载:“甘为霖上书请行开纳事例,通查各省无碍银及变赏大隆兴寺基银,一体解赴工所,仍摘发河南、山东班军应役。”得到明世宗的应允。后甘为霖因病去职,不终其事。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十一月癸酉,诏令工部尚书甘为霖回部管事,由本部左侍郎杨麒代视琉璃河桥工,与杨麒一起督修石桥的还有内官监太监陈准、袁亨等。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五月乙丑,琉璃河石桥完工。据《明世宗实录》记载,建造琉璃河石桥的同时,在桥的南北两侧还建有两座牌坊。同年五月乙丑,明世宗下诏名其北牌坊为“天命仙传”,南牌坊为“利民济世”,后又命北牌坊为“仙积”,南牌坊为“永明”。最终南北二坊被命名为“咸济”、“玄恩”。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徐杲等在修琉璃河桥堤时,将二坊重新装饰。清康熙年间,二坊已坏废。
建造琉璃河石桥,耗费巨大,据《大明会典》记录,共取用各处帑银三十多余万两,内钦助银九万三千八百多两。明隆庆三年(1569年),良乡知县安守鲁修《良乡县志》时,把琉璃河与石桥称为“良乡八景”之一,名为“燕谷长虹”。
嘉靖四十年(1561),向南北两方督修路堤。据测量,堤宽19.8米,高近4米,总长约2000米。堤面铺以巨型条石。为传说中的五里长街。
琉璃河大桥曾进行过五次大修缮,分别在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2 0世纪5 0年代,最近一次是2001年5月。
由于琉璃河石桥所处地势低洼,“每遇溽暑水发,环桥南北尽为巨涛,难以越渡”,交通受阻。嘉靖四十(1561年)仲冬,明世宗钦降帑银八万两,令徐杲总理,治理水患。至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孟冬,由徐杲规划,郎中王尚直、员外郎鲁一经、内官监太监杨用分理,在桥两端用条石修筑两堤,“各长五百余丈”,一是自石桥北端铺设到刘李店村,一是自石桥南端铺设到琉璃河镇内大街南口,俗称“五里长街”。在桥北路堤中段添设独孔小桥一座,“长四丈五寸、阔三丈五尺、高一丈三尺五寸,并设水沟八道,以杀水势”。这次维修也可以说是琉璃河石桥的续建工程。
位于琉璃河石桥南头东边的《敕修琉璃河桥记》碑,记述了明万历年间修缮琉璃河石桥及路堤的史实,也就是第二次维修。明万历年间,石桥南侧三洞坍塌,路堤也有泐有拆,过往行人无法通行。明神宗获悉后,产生恻悯之心,神宗母慈圣太后首先捐银一万两,六宫而下也都有所捐助,神宗出银两万九千零五十四两,不足之数则佐以水衡钱及各处进助银两,令内宫监太监何江前去修造。自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冬到万历三十年(1602年)春,石桥和路堤修缮完毕。
第三次维修在光绪十六年(1890年),是年夏连日大雨倾盆,山水暴发,异常汹涌,将桥冲断20余丈。为供行人通行,只好在桥东添设渡船,可是两岸行人因等候的时间太久而争相抢渡,几至相殴。地方官员上奏朝廷后,朝廷立即调拨巨款,命直隶总督李鸿章派员监修,年余竣工。
民国时期曾数次修葺,均属于一般维护。日本侵略军投降后,河北省公路局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整修京保公路,在琉璃河地区群众的配合下,拆除琉璃河火车站以南、以北的岔道两边的大墙,将其中基本完整的桥栏杆石件运回琉璃河桥上,又用旧石料配制一部分桥栏杆石件,将琉璃河桥的栏杆重新修复。国民党军队撤退前,将琉璃河石桥的桥面条石掀起多处,并在桥头挖出几道壕沟,以阻挡解放军。1959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北京市道路管理处对琉璃河石桥实施第四次维修,包括桥基及海墁维修工程,修理桥台、桥墩,整修驳岸石墙等,并将桥面的旧沥青面层修补后,又加铺一层沥青面层。
1999年10月,在琉璃河石桥的西侧建成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桥。从此,琉璃河石桥由公路桥梁改为文物桥。由于琉璃河石桥年久失修,造成桥面下沉,券洞开裂,损坏严重,被撞毁的望柱达74根,栏板60块。2001年5月29日,进行琉璃河石桥的第五次修缮工程,2002年7月29日竣工,修缮桥南的护坡,进行河底清淤、河底石铺墁,把原来的混凝土桥身栏板、望柱栏板换成石制材料,把桥面沥青面清理掉露出桥面石等。琉璃河石桥脱下穿了几十年的“沥青装”,几百年来穿桥留下的几十道车辙痕迹和侵蚀的痕迹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这在北京市还是第一次。这些凹陷痕迹深度达十几厘米,绝非是古代车轮常年压过形成的,过往车辆只能南北通过,留下印记,怎么可能东西经过,留下东西的痕迹呢?这也许对研究古代桥梁和风俗都有重要文物价值,同时也印证了琉璃河石桥对南北交通起到重要作用。
据民国十三年《良乡县志·舆地志》载:“(琉璃河)石桥为朝宗孔道,四会轮蹄;北望卢沟,双虹对跨,诚京南要隘也。”如今,这座古老而壮丽的桥,仍保留着原有风貌,向人们展示着精湛的建筑艺术和历史的沧桑。
如今琉璃河大桥已经禁止车辆通行了,南端立起了蓝色挡板,把上桥的路封死,游人如果上桥只能沿着河向东走一段路才能从杂草中再拐回来上桥。桥面上的一块块花岗岩石桥面都成了一个个凸起的东西,向人们述说着以往的沧桑。桥的北端东侧有七八通石碑,没有一通是完整无损的,矗立在半人高的萋萋芳草之中。石碑全都面向西北树立,应该是仓促摆放的结果。
据说把附近的石碑集中摆在这里,有临时存放的意思。这些石碑有的是记录琉璃河大桥修缮的历史;有的是记录附近的庙宇道观;有的是记录王侯将相的墓地,这些石碑增加了琉璃河大桥的历史气息和文化内涵。可惜无法看清上面的文字。
现在桥下,大石河的水依然还在,但没有了曾经的凶猛,变成了静静的流淌;琉璃河大桥依然还在,但不再是车马如龙,也很少有游客前来探寻。大桥南端蓝白色的铁栏板,阻止了人们上桥,除非真的希望前来拜访,不怕绕行。沧海桑田,琉璃河大桥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利用,向来往的人们展示着古代高超的建筑工艺和水平。向人们诉说着那段悠久的历史,这就是古代文物的力量,是完全拆除后又重新修建所无法取代的。
古老壮丽的桥,古碑、古桥、大石河,交融生辉,向人们展示着精湛的建筑艺术与历史沧桑。
生活中拥有许多潜在的危险,有可能随时会出现,尤其是无法阻挡的那种灾害,不仅仅是人类的死亡,还会给整个大自然带来难以磨灭的损伤。今天排行榜123小编就来为大家列出世界十大灾难,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在智慧上超乎常人的人,他们的事迹和成就都可以说能让人惊叹的,那么到底有哪几位天才是公认的呢?下面本站就整理了世界十大天才,一起来看看吧!一、牛顿在世界十大天才中牛顿是英国人,被评价...
迢迢牵牛星两汉 佚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燕歌行二首·其一魏 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
根据美国CNN的研究,认为七种最让阿根廷人喜欢的食物如下:1、烤肉 Asado虽然这道菜在其他国家不过被称为“烧烤”,不过阿根廷的烧烤却是具有相当学问的,对于阿根廷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家庭烧烤或与朋友在...
春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节日,俗称“过年”。农历正月初一,即大年初一,也称“元日”或“元旦”。“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元是首的意思,“三元”就是一年的开始、四季的开始、12个月的开...
中国古代阅兵有数千年的历史,第一部编年史《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指国家的公祭仪式,“戎”是国家的军事行动或战争。阅兵仪式,既是“祀”,也是“戎”,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大事。孟津观兵伐纣...
在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广场的绿树鲜花中,一座标志性建筑巍然矗立,这就是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这座为纪念对日作战中英勇牺牲的23名苏联红军贝加尔湖方面军飞行员而修建的纪念塔,是当时苏军在东北各地所建纪念塔建筑...
“百鸟衣” 是苗家人不老的传说。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就流传着“百鸟衣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在杆洞乡,苗家每年都会欢度这个盛会。苗家人无论男女老少,个个身穿节日盛装,精神饱满,围在村中的平地上。苗哥们兴高采...
“青砖碧瓦古民房,翘角雕檐图画廊。”好一幅炊烟袅袅、生活安详的民居图景,这就是广西灌阳县月岭村今天的写照。被称为桂北民居“神秘的大观园”的月岭村,以规划得体,施工精巧的古民居建筑而成名,现在是广西重点...
沈万三故居,位于周庄镇东垞。是周庄富贵园根据历史资料和历史原貌,在原址精心设计、精心修建、精心布置的仿明式建筑。故居参照沈万三致富的各种传说、经商的坎坷历史、一生的传奇经历和沈家生活起居的场景,通过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