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道元北魏范阳涿县人,现河北涿州人,官宦出身,一生做官,官不显赫,且爱好游历,走遍国内多处河川河流水道,并充分记录水源、流向、水域、水文特点等,写出了匡世之篇《水经注》40卷,为地理名著。流芳百世。
郦道元故居,位于涿州市清凉寺办事处西道元村。重建于1995年,占地3493.12平方米。南向,两进院落。建筑风格均为仿汉式,建筑有大门三间,单檐悬山顶;二门楼一间,单檐悬山顶;正房五间单檐悬山顶;东、西配房各三间,皆为单檐悬山顶。正房内塑郦道元坐像,壁画内容为郦氏历代家族人物。东配房壁画按《水经注·江水》篇内容绘长江图,西配房壁画按《水经注·河水》篇绘黄河图。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
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他发现古代的地理书——《水经》,虽然对大小河流的来龙去脉缺乏准确记载,但由于时代更替,城邑兴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称也变了,但书上却未加以补充和说明。郦道元于是亲自给《水经》作注。撰《水经注》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已佚。
《水经注》使其作者郦道元成为山水游记文学的鼻祖。唐宋诗人陆龟蒙、苏东坡都有阅读《水经注》的嗜好。清初学者张岱说:“古人记山水,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则袁中郎。”称郦道元是山水游记文学的巨擘,世人所公认。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述了全国1252条河流及其流经区域的地理情况、建制沿革、历史事件及民间传说,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后人对《水经注》研究有许多著述,被称为“郦学”。近时国外许多学者对“郦学”大量研究,日本甚至在大学内开有“郦学”课。郦道元的文风对后世,特别对柳宗元等人山水游记写景手法有着一定的影响。
古今中外对《水经注》的研究形成了专门的学问-郦学。原德国柏林大学校长、国际地理学会会长李希霍芬(1833-1905)称郦道元《水经注》是“世界地理学的先导”;东南亚学者认为郦道元是“中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地理学家”。正如毛泽东所说:“《水经注》作者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
郦道元出生于官宦世家。他的父亲郦范年少有为,在太武帝时期,给事东宫,后来以他优秀的战略眼光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军师,曾经做过平东将军和青州刺史。郦道元也先后在平城(北魏首都,今山西省大同市)和洛阳(公元493年北魏首都南迁到这里)担任过骑都尉,御史中尉和北中郎将等中央官史,并且多次出任地方官,做过冀州(今河北省冀县)长史,鲁阳郡(今河南省鲁山县)太守,东荆州(今河南省唐河县)刺史,河南(今洛阳)尹等职务。
郦道元前半生,北魏正是鼎盛时期,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统一北方之后,经过献文,文成等诸多帝王的励精图治,至后来的北魏孝文帝的积极改革,北魏国力日渐强盛。郦道元也跟随孝文帝等人致力于统一大愿的实现。然而,在孝文帝死后,北魏从500年开始,国内矛盾又开始高涨起来,逐渐走下坡路,至527年,六镇叛乱,四方叛乱揭竿而起。在国家正值多事之秋的时候,郦道元慷慨殉国。长空孤雁鸣,秦山鸟悲歌,在流星闪过之时,一代英豪就此陨落。
郦道元在做官期间,“执法清刻”,“素有严猛之称”。颇遭豪强和皇族忌恨。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郦道元在奉命赴任关右大使的路上,雍州刺史萧宝夤受汝南王元悦怂恿派人把郦道一行围困在阴盘驿亭(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亭在冈上,没有水吃,凿井十几丈,仍不得水,最后力尽,和他的弟弟道峻以及两个儿子一同被杀害。
链接
郦道元(约472~527)字善长。北魏范阳涿(今涿州)人。郦范之子。故里在今涿州市东道园村。郦道元于太和十八年(494)步入仕途,不久承袭其父爵位,为永宁伯。后任太傅掾、治书侍御史、冀州镇东府长史、鲁阳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御史中尉。其间曾两次持节进行行政区划建置更改和追讨叛军。郦道元从政期间,在任职地区大力推行汉文化,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的发展。他为官正直严猛,刚正不阿,执著认真,上下一视同仁,不因权豪犯法而有所宽容。
孝昌三年(527),北魏王朝已由盛入衰,昏庸的胡太后当政,朝政腐败,政局动荡。雍州刺史萧宝夤谋反,时思自立。元悦等人想借刀杀人,便怂恿朝廷派遣郦道元作关右大使巡视雍州。萧宝夤害怕被他执法治罪,将他们一行围困在阴盘驿(位于今陕西临潼县东),断绝饮水。郦道元虽力竭,却正气凛然,厉声怒斥反贼,被害,其一弟二子同时被害。遇害后,葬于长安城东,后迁葬故里。朝廷连赠他为吏部尚书、冀州刺史。
郦道元从少年时代起,就喜欢博览群书,访求名胜古迹,养成了“访渎搜集”的习惯。撰《水经注》40卷,《本志》13篇,都为后世传诵。《水经》旧说为汉代桑钦著,经清代学者考订为三国时期的作品,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地理书,文字极为简单。郦道元因其不能说明问题,才为之作注,旁征博引,细加考订。在《水经注》中引证古籍437部之多。查阅了数以万计的典籍,才找到说明问题的根据。他没有到过江南,又生活在动荡的年代里,但他并不因此而畏难,极力想办法找资料,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注文补充并阐明《水经》所记的水道情况,纠正了《水经》某些谬误,辨析了一些不可信的传说。郦道元非常注意水道与民生的关系,因而注文对水利灌溉和洪水泛滥灾害都作了详细的记载,为农业生产、水利交通、规划工程建设提供了宝贵资料。
《水经注》文笔清丽,记述和描写都很具体,因山记水,因地记事,不仅描绘山川面貌,而且介绍风土人情,还有历史古迹和神话传说。为后人研究历史及自然环境的变迁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唐朝的《元和郡县志》、宋朝的《太平寰宇记》以及元、明、清的《一统志》和明清以来的地方志,无不以此为根据。《水经注》的某些章节,可称为优美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一例,仅用150余字,就把两岸岩嶂重叠、绵延不断的山峰和700里的峡谷突显眼前,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水经注》和裴松之的《三国志注》、李善的《文选注》被称为我国古代典籍中的三大名注。今涿州市西道园村建有郦道元纪念馆。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