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榆村多寺庙,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数供奉张巡将军的榆村圣坛庙,供奉关公大帝的酒店莲堂庙和供奉地藏王的富溪地藏庙,这三处庙堂每年都要举办盛大的庙会。
圣坛庙设在榆村廊亭街的戏台巷内,供奉的是唐代张巡将军。张巡(708—757年)是开元末年进士,安史之乱时奉命先守雍丘,后守睢阳,与许远等人血战叛军四百余次,歼敌十二万;后因粮尽弹绝、士卒死伤殆尽被俘遇害,时为七月二十四日。唐王朝后来追封张巡为邓国公,大中二年(847年)绘像悬于凌烟阁;至明清,得以从祀历代帝王庙。
榆村历来崇拜民族英雄,特设圣坛庙祭祀张巡。庙堂坐北朝南,规模虽不宏大,但神像极其威武:右手紧握狼牙大棒,双目圆睁,脸上布满箭疤,这一死难之日的悲壮造型,分外赢得村人的尊重和敬仰。
圣坛庙对面有座万年台,是村人专门用来酬神演戏的:正月迎春戏,四月保麦戏,九月重阳戏,腊月辞岁戏,轮番在万年台上出演。每当演戏,圣坛庙都是中门大开,让面南而坐的张巡将军“一饱眼福”。每年农历七月二十四,村人还要为张巡举行盛大的庙会,万年台上的戏一唱就是二天三夜,是为“两头红”(日落唱到日出)。
除了张巡的“忌日”外,圣坛庙会还有每年的农历九月十一。毗邻榆村不足二华里的歙县黄坑古寺,供奉着“周王菩萨”周处,因周处生前也是一位忠心报国、后来战死沙场的民族英雄,故此徽州民间多有寺庙供奉。“生于严州,死于衢州,显圣于徽州”,据说周王菩萨在徽州特别灵验,信士弟子有求必应。每年九月初三从黄坑寺下座,直到九月十八才归位,这期间要赶十八家庙会,比如临溪的九月初九、商山的九月十六等。
榆村人要在九月十一摆出全副仪仗,到黄坑寺中来接周王菩萨,然后与圣坛庙中的将军老爷一起,并排坐进八人抬的大轿里,吹吹打打、前呼后拥地在村里大街小巷中巡游;晚上,两个菩萨并肩坐在圣坛庙的大殿之上,共同“观赏”对面万年台上的京剧表演。这也是圣坛庙会的一大特色,两个庙宇两个不同时代的神灵,被安排在一起“人神同乐”,或许这就是榆村人崇拜民族英烈情结之使然吧。
莲堂庙是酒店村历史上一座标志性建筑,地处村东鳖形山坡之上。庙堂四周,苍松翠柏高耸,径尺金竹环立,将一座红墙黛瓦的古刹围护得严严实实。正殿供奉着主神关公大帝,周仓持刀护卫,十八罗汉分列两旁,面目狰狞的“哼”“哈”二将守在门后;彩绘的天棚之上祥云舒卷,粉墙两厢留有依稀可辨的壁画,整个殿堂弥漫着一种肃穆、神秘的色彩和氛围。
农历六月二十四是关公大帝的诞辰,每年的这一日,莲堂庙都要为关公举行盛大而隆重的开光仪式。
庙会为期三天,当然就要唱上二天三夜的大戏,有时还要请来两个戏班打擂台;所唱的大多是歌颂关羽功德的三国戏,但绝对不允许上演《走麦城》。解放初期,莲堂庙菩萨最后一次开光,还请来了屯溪京剧团上演了《华容道》等传统剧目。
莲堂庙周围的参天古木大多是栋梁之材,后来都被砍伐。民国三十六年,富溪村西的木架石桥被洪水冲毁,需要更换桥梁,因此桥是徽开古道上必经之地,酒店村就贡献了莲堂庙旁一根巨大的苦槠树,由二十多个精壮后生抬到修桥处。可惜的是,莲堂庙如今仅存遗址。
地藏古庙原坐落在富溪村东,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据说是汪氏族人兴建于明代。
古庙到了每年的七月三十就变得人声鼎沸、繁华如市了,这便是地藏王菩萨圆寂日的传统庙会。
旧时,富溪村民七月二十六就要“擦烂锅”,将家中的锅盆碗筷洗涮干净,不留半点秽污腥气,并要全村吃斋三天。三十日晚上,家家户户点燃“地藏香”,地上支瓦片,成灯形,内置油膏、香屑之类,大街小巷皆是,点燃后形同白昼。
“放荷灯”是地藏庙会的一大亮点。荷灯又叫放生灯,用纸折叠而成荷花状,内置少许香灰,香灰上放数枚樟脑丸。七月三十暮色渐渐降临,众香客在僧人的引导下,来到庙西的佩琅河边,将一盏盏点燃的荷灯放入水中,顿时,灯在花中闪烁,花在水面漂浮,似群荷临风摇曳,风情万千。放荷灯的同时,还要举办“放生”仪式,将预先准备好的鲤鱼、甲鱼等水族放生佩琅河水,使之化鲤成龙、永佑人间。
古时农村没有什么文化活动,一年之中难得看上一场戏,而庙会往往使人们过足了戏瘾,尤其是地处偏远的山村,乡民们哪里有庙会就往哪里赶,看戏,成了人们一道难得的文化大餐。“赶庙会”关键就在那个“赶”字,四面八方的人一“赶”、一“聚”,人气就旺了;人气旺了,也就有热闹看了。地藏庙存有厚实的戏台板材,每年庙会都搭台唱戏,而且一唱就是五本,雷打不动。农历七月底,秋收未至,正值农闲,故此每年庙会都是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地藏古庙唯一一次不在庙会期间演戏是1945年8月,乡民们搭台唱戏,隆重庆祝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由于这次戏台是搭建在村民唐加礼的地里,为了便于观众看戏,唐加礼毫不犹豫地将尚未完全成熟的玉米全部掰掉,这种牺牲精神得到了广泛赞誉。
地藏古庙毁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但历史上的盛况却至今让村人难以释怀。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
西盟佤族衣服,多为佤族妇女自己纺织的棉、麻布做成,有衣、裤、裙、毯子、挎包、槟榔袋、包头等,也有从外民族购买的布匹、衣服和棉毯等。装饰品有银、锡制作而成的头箍、手箍项圈、耳环、手镯,还有用竹、藤制作而...
坦桑尼亚信奉基督教的人占44%(其中天主教占28.2%),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占32.5%,信奉传统宗教的人占22.8%,其他占0.7%。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人忌讳13和星期五;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忌讳谈...
张家界“三分坪,七分山”,老百姓世代与高山相伴,也与背篓结下不解之缘。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 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 子,娘家...
驱车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向西行驶,快到旅游胜地帕福斯时,眼前出现了一片宁静的海域。海水的颜色淡淡的,格外温柔,不像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地中海那样蓝得深不可测。人到了这里,只觉得心化了,除了温柔地凝视着海...
玉环是中国文旦之乡,文旦种植有上百年历史,该果营养丰富、清甜爽口、清肺润肠。玉环位于浙江东南沿海黄金海岸线中段,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玉环县是国家级文旦商品...
风车日的来源风车日是荷兰的民间传统节日。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举行。荷兰地势低洼,经常受北海海风的影响,海水倒灌入江河,泛滥成灾。荷兰人为了与海水作斗争,就利用风车排水,变沧海为良田。荷兰由此而成为...
日本国国庆日为12月23日日本是亚洲大陆东部的群岛国家。首都东京。面积37.8 万平方公里。人口1.24亿。公元645年,日本通过大化革新,确立了天皇制。天皇享有至高无尚的权力,因此,天皇的生日就被定...
古代蒙古人可收亡夫之妻,体现的是一种简单朴素的经济哲学。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生产关系相对简单的社会体系中,特别是像蒙古这样长期处于游牧状态的民族,一种风俗的形成,自然涵盖了诸多情理成分。古代蒙古人可收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