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齐鲁之地,是孔子的故乡。山东博物馆是国内第一所省级博物馆,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所省级博物馆。馆藏文物11万件,居全国第七位。全馆一共有十件镇馆之宝,是山东地区不同时期的标志性文物代表。
第6件是战国时期鲁国玉璧,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玉璧。第七件更是珍贵,是失传了1700多年的《孙膑兵法》与《孙子兵法》,解开了历史上关于孙子和孙膑其人其书有无的千古之谜,被评为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红陶采用的原料为一般黏土,经过900-1000℃烧制,黏土中所含铁元素经过氧化还原,就会呈现出鲜艳如火的颜色。这种红色是一种天然的装饰,是先民对血与火的崇拜。再经过表面打磨,瓷器光润亮泽,体现了先民制陶工艺的高超。
这件红陶兽形壶,模仿的是猪型,猪是中国最早被驯养的动物之一,不仅供人食用,也是重要的财产。这只红陶猪形壶,造型独特。四肢直立,加大了高度,可以放到火上加热。尾部设置一如水口,嘴巴张开作为出水口。背部有执,便于提放。腹部鼓起,巧妙扩大了盛水容积。造型精巧,又不失艺术情趣。
山东博物馆所藏的甲骨文均是出土于安阳殷墟,涵盖了商代晚期200多年,文字内容涉及当时各行各业,是研究商代社会 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珍贵史料。
其中“鬼方”卜辞记载了商代的敌方部族,“鎷”是甲骨文中唯一带有“金”字旁的文字,“虹不隹年”则记载了彩虹天象,均为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品。
黑陶的烧制温度在700-900摄氏度之间,这种黑色是黏土与碳元素经过烧制形成的,漆黑如墨。而蛋壳陶是指薄如蛋壳的陶器,而山东龙山文化的黑色薄胎陶器,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一般的厚度在0.3-0.5毫米左右,最厚也不过1-2毫米,重约50~70克,最轻者在40克以下。足以显示在4000年以前,我们的先祖在制陶的工艺上已经登峰造极。
亚丑钺(yuè)是至今发现的商代铜钺中最为精美的一件,因两面的铭文“亚丑”而得名。长32.7厘米,刃宽34.5厘米,两肩有棱,弧形刃。它的外形非常的特别,铜钺的内部使用透雕的方式展现了一个人面纹,眉毛、眼睛、鼻子呈凸起状,嘴巴下凹。怒目圆瞪,龇牙咧嘴,非常的威武生动。
专家推测这里可能是“亚丑”族的墓地。该墓主人则可能是仅次于商王的方伯一类的人物。采用人面纹、圆睁的双目、呲牙咧嘴的神态,威严可怖的面容,象征着王权的高大。
颂簋(guǐ)是西周晚期青铜器,高30.1厘米,直径24.2厘米。口沿上下装饰窃曲纹,腹部为凸起的玄纹,兽面象鼻足,双兽耳,庄重大方。颂簋最为珍贵的是器物内底和器盖有152字对铭,记载了一次册命典礼的全过程。而接受册命的人就是颂。
铭文书法工整秀丽,典雅规范,是西周王室的标准字体。是书法家临摹“金”文的理想范本。
中国享有“玉石之国”的美誉,早在距今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便发现了玉石的晶莹之美,玉器从最初的生产工具逐渐向装饰品、祭祀礼器等方向转变。
鲁国大玉璧为战国时期的礼玉,周径32.8厘米,孔径11.6厘米,玉璧纹饰繁缛精美,璧身上纹饰分为内、中、外三层,内外两层装饰双尾龙纹,中间区域装饰谷纹。器形规整,玉质莹润呈青碧色,纹饰紧凑匀称,线条流畅,做工精致。鲁国大玉璧器形之大,为国内发现的战国玉璧中形制中最大的一件。
在未发现《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之前,关于孙子与孙膑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孙武、孙膑各有其人,并分别著有兵法流传于世。另有人则认为孙武、孙膑实为一人,武是其名,而膑为绰号。而且《孙膑兵法》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失传。
《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汉简的同墓出土,彻底揭开了这个千古谜团,证实孙武、孙膑各有其人,各有兵书。也使《孙膑兵法》重现在世人眼前。根据出土《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出版了《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两部文献。
东平出土这批彩色壁画,内容丰富,布局合理,保存完好,色彩艳丽,造型比例匀称,线条简练 流畅,刻画细腻精美,形态生动逼真,反映出汉代画匠高超的艺术水准和绘画技巧,是我国早期绘画艺术难得的珍品。
填补了我国汉代考古中无保存完好壁画的空白。东平汉墓壁画是山东乃至全国汉代壁画和汉代考古的重大发现,它对于汉代丧葬制度、中国绘画史、民间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冕在古代与礼制息息相关,是祭祀和重大典礼时佩戴的礼冠,所谓冕,大夫以上冠也。因地位高低,所戴冕的形制也不同。比较明显的就是冕前后垂下的串珠(旒,liú)的数量不同,帝王十二旒,诸侯九旒,上大夫7旒,下大夫5旒。
明代九旒冕,通高18厘米,长49.4厘米,宽30厘米,是朱元璋第十子鲁王朱檀所佩戴的冕,为九旒。藤篾(miè)编制,表面敷罗绢黑漆,镶以金圈、金边。冠的两侧有梅花金穿,贯一金簪。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保存完好的明初亲王冕冠实物,是研究我国古代服饰、礼制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郑燮(xiè),字板桥,扬州八怪代表人物。擅长画兰、竹、石,是清代最具代表的文人画家。此画是郑板桥送给好友肃翁的画作。画的双松苍劲挺拔,几杆细竹清瘦、孤直,松、竹、兰、石和题诗错落分明,相互映衬,别具一番自然情趣。
十件文物,是齐鲁大地从新石器时期到清朝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类智慧的结晶。诠释了齐鲁大地文化的源远流长。
生活中拥有许多潜在的危险,有可能随时会出现,尤其是无法阻挡的那种灾害,不仅仅是人类的死亡,还会给整个大自然带来难以磨灭的损伤。今天排行榜123小编就来为大家列出世界十大灾难,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在智慧上超乎常人的人,他们的事迹和成就都可以说能让人惊叹的,那么到底有哪几位天才是公认的呢?下面本站就整理了世界十大天才,一起来看看吧!一、牛顿在世界十大天才中牛顿是英国人,被评价...
迢迢牵牛星两汉 佚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燕歌行二首·其一魏 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
根据美国CNN的研究,认为七种最让阿根廷人喜欢的食物如下:1、烤肉 Asado虽然这道菜在其他国家不过被称为“烧烤”,不过阿根廷的烧烤却是具有相当学问的,对于阿根廷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家庭烧烤或与朋友在...
春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节日,俗称“过年”。农历正月初一,即大年初一,也称“元日”或“元旦”。“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元是首的意思,“三元”就是一年的开始、四季的开始、12个月的开...
中国古代阅兵有数千年的历史,第一部编年史《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指国家的公祭仪式,“戎”是国家的军事行动或战争。阅兵仪式,既是“祀”,也是“戎”,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大事。孟津观兵伐纣...
在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广场的绿树鲜花中,一座标志性建筑巍然矗立,这就是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这座为纪念对日作战中英勇牺牲的23名苏联红军贝加尔湖方面军飞行员而修建的纪念塔,是当时苏军在东北各地所建纪念塔建筑...
“百鸟衣” 是苗家人不老的传说。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就流传着“百鸟衣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在杆洞乡,苗家每年都会欢度这个盛会。苗家人无论男女老少,个个身穿节日盛装,精神饱满,围在村中的平地上。苗哥们兴高采...
“青砖碧瓦古民房,翘角雕檐图画廊。”好一幅炊烟袅袅、生活安详的民居图景,这就是广西灌阳县月岭村今天的写照。被称为桂北民居“神秘的大观园”的月岭村,以规划得体,施工精巧的古民居建筑而成名,现在是广西重点...
沈万三故居,位于周庄镇东垞。是周庄富贵园根据历史资料和历史原貌,在原址精心设计、精心修建、精心布置的仿明式建筑。故居参照沈万三致富的各种传说、经商的坎坷历史、一生的传奇经历和沈家生活起居的场景,通过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