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民歌是栖霞人民在生活劳动过程中集体创作、代代流传并不断发展的,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几百年的传承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声音高亢、节奏自由、音域宽广、旋律起伏的独特演唱风格。其主要类别有山歌、小调、情歌、秧歌、习俗歌、劳动号子及革命历史民歌,其中以栖霞山歌和小调最具代表性。
栖霞山歌题材多为描写爱情生活和赞美自然风光,是劳动人民生活和情感的真实体现。栖霞山歌里最为典型的就是牙山山歌。1963年2月,栖霞民歌歌手姜玉敏在全省民间歌手交流演唱会上,以栖霞民歌《叨叨花》和《牙山山歌》博得了台下雷鸣般的掌声,被授予优秀民歌手称号。当年2月17日的《大众日报》还以《老歌篓子姜玉敏》为题做了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栖霞山歌的内容也在不断的更新。牙山山歌《旱车调》从最早的描写爱情生活“这女子她实可夸呀,樱桃小口糯米牙,小金莲三寸多,两道额眉弯如月,白面红腮似桃花,巧丹青一见难描画,不是车工夸海口,月里的嫦娥不如她……”到几百年后演变成:“牙山高,山青青,桃花开了杏花红……”以及再后来的:“十八盘弯又弯,好像金龙落牙山,龙尾搭在彩云里,龙头摆动绕山转……”山歌内容发生了巨大转变。此外,有代表性的栖霞山歌还有《叠断桥》、《花车调》等。
小调是栖霞民歌中流行最广泛的一种体裁,内容有叙事的,有抒情的,有说理的。其词曲比较固定,多为一段完整的音乐,多段歌词,同时表达一个中心内容。歌词多为三三四句体结构和七字句结构。调式以宫调式和徴调式的五声调式较多,也偶有五声调式加变宫或清角的六声调式出现。代表性作品有《叨叨花》、《小放牛》、《十二月小调》等。
除山歌和小调外,栖霞民歌中的情歌《送情郎》、《绣荷包》,秧歌中的《句句双》、《秧歌调》,习俗歌中的《上梁歌》、《骑驴上寿》,革命历史民歌中的《战斗英雄任常伦》、《五洲歌》等也都很有代表性。
栖霞民歌是在特殊地理环境下逐步形成的具有栖霞民俗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一种民歌体裁,其题材广泛,风格独特,它以民间音乐的表现形式,反映了栖霞人民勤劳朴实、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1979年,《栖霞山歌》(又名《牙山山歌》)入选《山东民间歌曲选》(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96年,《栖霞山歌》被录入《中国民歌集成·山东卷》。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
居住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体现出当地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抗争中产生出的避邪、求吉、审美、实用的复杂心理意象与价值观念。甘肃民居大多也表现了劳动人民普遍的讲实际、重伦理、求功利及尊神灵的传统民俗结构...
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用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品。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最高的礼节。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巾。颜色很多,一般多用白色、蓝色和黄色。长度通常为1.5米,最长的有4米。宽度不等。两端有穗,约6厘米。哈达...
西马村,是明代雁门关所辖的古堡之一,旧称永和堡,现在该村东堡门上方的明代石雕门额依稀可辨,永和堡等三十九堡军事防御遗迹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村距鹿蹄涧村约5公里,现居人口中百分之七八十为杨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