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山东垦利黄河口落子

怿悦子2023-08-08

山东垦利黄河口落子

黄河口落子,又称“落子舞”,属于民间传统舞蹈,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

打落子使用的主要道具为落子棍一个、竹板一副、落子演出服一套。其主要特点是打旋风脚,打双脚,踢花棍,主要动作有:第一套动作《莲花落》,第二套动作《旋风脚》,第三套动作《打双脚》;第四套动作《戳杆、踢腿、抓杆,前后打双脚》第五套动作:晃杆加十字步;第六套动作《对打转花》;一人用一根一米长短的竹杆,竹杆两端穿孔,穿数枚方空铜或系一小铜铃,竹竿上系彩绸或染成多种颜色,舞者束腰扎头,穿表演服装,一手持棍,手拍脚踢,连跳带唱,竹杆在人的前后左右舞动,铃声清脆,色彩悦目。

表演规模发展为数人舞,数十人舞男女各半,女穿彩衣,扎红绸,手持竹板,每四步击板一下。男舞竹棍,女击竹板,队形变化多端,有行进式,跳跃式,表演式等形式,或穿花衣,或八字形,有时伴有歌词,如“一根花棍一条心,我送郎哥去参军”等;“打落子”的时候需要拿个道具,这个道具就是“落子”。制作“落子”是有讲究的,首先要准备一根长一米左右的竹竿(具体长度可根据表演者的身高来定),在竹竿上截出两个标记,把竹竿三等分;然后将竹竿两端的两小段三等分,再作出两个标记;在这六个标记处分别钻孔,将竹竿穿透,用铁丝将铜钱或者铃铛固定到竹筒中;最后将竹竿两头缠上红绸,中间绑上花布。这样,一个“落子”就做成了。随着舞步的节奏,“落子”会发出多种清脆的声音。

黄河口落子流传于东营市垦利县黄河沿岸部分地区,垦利县垦利街道办事处二十一户村是垦利县著名的文化乡。黄河口落子始于清末民初,大约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据调查,落子盛行于陕北一代,土改时期,民间大秧歌由此大发展,落子也由此传到当地民间秧歌队,迅速走红,成了秧歌队的一朵奇葩。垦利县的“打落子”兴起于原来的宁海乡宋家庄,现在的“打落子”也由当初单独的一两个人变成了现在的集体舞台节目了。

在重大的节日庆典活动中,打落子表演成为不可缺少的艺术活动,在本地黄河口落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当地人最喜欢的民间舞蹈,也是民间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珍宝,是垦利县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