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陕西安康丧葬习俗

英卓氏2024-07-20

陕西安康丧葬习俗

丧葬,是安康群众生活中的大事,古往今来,人们都十分重视。按照佛教的“生死轮回”理论,认为人死了可以转世,所以把丧葬称为“白喜事”。

送终

高龄或久病老人要让其住正房,快断气时,亲人要集拢送终。有儿有女但未送终,被认为是一大憾事。未能送终者不算是儿女,起码是最大的不孝,因此许多儿女不远千里都要赶回家为父母送终。老人断气时,儿子特别是长子或长孙要跪着烧纸,谓之烧“倒头纸”、“落气纸”,数量是一斤六两钱纸。人死便意味着灵魂向另一世界进发了,要为亡灵准备足够的路途费用。此时不烧香,不放炮。可是有些地方在室外放炮。临终时,有小孙子在场更好,因为小男孩阳气盛,能照耀让老人上路。临终之时,亲人可以放声痛哭。

收殓

即给亡人抹澡、理发(女则梳头)、穿寿衣,用过的工具要扔掉,以免秽气留在家里。洗澡则是象征性的,死者的子女或族中同性别的年长者,用一小块白布,打半盆水,在死者身上擦几下,一般擦五六下,含“五福六寿”之意。边抹边口里念念有词:“你老人家爱清洁,给你洗个澡,好上路。”俗称“抹澡”。洗完澡后要给亡人换衣,即穿上寿衣。寿衣套好后一次给亡人穿上。有的地方寿衣先由孝子在自己身上一件件套穿好,一次脱下来给死者穿上。说是亲人穿后,带有子女身上的热气,是一种孝顺。有的还由孝子脱下一件贴身旧衣,塞于死者身边,以示为亡灵作个伴。穿衣的件数一般是上四下三,或上五下四,成单不能双。

下榻

给死者穿好寿衣后,用“兜尸布”将尸体兜住,将其放在堂屋内的门板或床板上,有的在地上铺一张竹席,将死者放在席上,俗称“灵床”,脸上盖钱纸或黄表纸,称“盖脸纸”。谓之“落榻”或“下榻”。要不离人的守护,防止猫、狗入内,发生“惊尸”现象。等一个时辰后再入棺。

入棺

将棺木抬入堂屋正中,用矮板凳支起,棺木内要放陈石灰,按死者的岁数,一岁一包,用皮纸包好,尸体入殓后用石灰包将空间塞实。死者身上盖红面白里做成的夹被。入棺前要给死者整容。入殓时,若正房离堂屋较远,亡者要经过露天,习俗认为人死后遗体不能见天,所以要用布或伞遮盖。棺内,一般家庭放些茶叶、米面,说是亡者在阴间不愁吃喝。富者家庭在棺内还要放些财宝,亡者嘴里含珠噙玉,或金银,手中握生前小爱物。入殓后棺盖暂不钉钉。棺木底下用一破碗点一小油灯,谓之“长明灯”。俗谚说:“棺材底下一盏油,好照亲人下丰都。”然后设灵堂,摆香案、供桌,供酒菜、水果、礼馍、挂挽联、孝幛,打丧鼓(现在放哀乐)。灵枢头朝里脚朝外。

报丧

在人死后的当天或第二天,家属要派人(一般是死者的直系晚辈)向己亲和家门报丧。报丧的通用语是:“某某昨天某时已经过世了(或已经走了)。”报丧时并要向被报者叩头,闻讯者一惊,劝慰几句之后,再去买花圈、祭幛、香蜡纸炮之类,前来吊孝。及至门口,便燃放鞭炮,送到灵堂。死者家属听到炮声,便要到门口迎接吊孝者,并向来者叩头。

戴孝

儿女、孙儿、孙女们要戴长孝,穿戴孝衣,谓之“成服”。旧时,这种孝服是用极粗糙的生麻布,(近代用土白布或白粗布),衣缝向外,裳缝向内,只有素带,没有扣子。正孝子(即儿子及小孙)的孝布长7~9尺,一端包在头上,用细麻丝捆住,背后拖吊3~4尺,最长的与脚跟相齐。鞋面也蒙上一层白布(有的地方孝子要穿1~3年白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习俗“披麻戴孝”。一般直系晚辈都带长孝,现在长孝多为4.6~5尺;一般亲朋或死者的长辈、平辈都戴短孝,短孝长1~1.2尺;未婚的女婿、孙女婿还要戴“花红孝”,即一截白布长孝布与一截与之等长的红布或红绸并列一起戴。孝子手杵3尺多长的棍棒,称“哭丧棒”,棍上缠贴着丝状白纸。扯孝的规矩十分重要,那些人该戴长孝,那些人应扯短孝,稍有不周或检点不到,为争长孝而打架骂仗的时有发生。

唱孝歌

孝歌是安康一带为老人过世办丧事安灵时唱的一种山歌。一般是在老人过世入棺后的第一个晚上唱,请来歌师、乐师(一种民间艺人),以唱孝歌的形式悼念陪伴亡灵,借以敬一片孝心,寄托自己的哀思。唱孝歌大体分三个程序:即开歌头(包括偈亡)、唱孝歌、收丧场。开歌头是丧葬祭礼的开端,亦即唱孝歌的开台锣鼓和开头歌。孝男孝女于黄昏时守候在灵前,待布置灵堂,焚香烧纸,唱孝歌的歌师、乐师,即敲起锣鼓,到大门外接亡灵,然后从大门往灵堂走,先请歌神,再起歌头,按照传统唱本或即兴编的歌词。多以盘古开天地唱到大禹治水;从三皇五帝唱到宋元明清;也可谈古论今,唱历史故事;最后转到亡人身上,赞颂生前的处事为人,抚育儿女的艰辛,以及儿女对亡人的一片孝心。当然,也对那些忤逆之子或媳妇的不孝,点责几句。

唱的内容多为传统唱本,若是亡母则唱《十月怀胎》、《目莲救母》、《大孝记》、《王祥卧冰》之类等等;若是亡父则唱《十二月想爹娘》、《孝儿孝女哭断肠》、《二十四孝》之类等等;有亲友哭诉友谊情深的《痛断肠》、《送亡灵归西》、《十二大贤》等。歌的韵律如泣如诉。有的地方除歌师主唱而外,凡是进灵堂的,不分客主,都要唱“孝歌”,孝男孝女也要陪唱。通过“孝歌”抒发各自对亡人的哀思、怀念、痛惜之情;也有借“孝歌”倾吐自身的苦处委屈的。唱一段,敲一阵锣鼓,这样相间,直到天明。免除了坐夜守灵的寂寞,也悼念了老人养育之恩德。

开路

安康丧俗中,无论死者贫富贵贱,都要为亡灵“开路”,即使死在路旁的乞丐,好心人也要用张席子将其一裹,请道士为其念一段开路经,入土安葬。穷家小户老了人,只请一个道士,手持“引路幡”,口念“开路经书”后便出丧。殷实之家,做斋5~7天,要请3~5个道士念“开路经书”,为亡灵解罪。民间认为开路是把亡灵送到阴间去,为亡灵指引“起生”的道路;不开路亡灵不得到阴间去,其生魂就会在家里经常闹事。开路有大开路与小开路两种,贫穷人家花不起钱,只请一个道士举行“小开路”;富裕人家请3~5个道士搞“大开路”,仪式隆重,鼓乐齐鸣,由道士念“开路经书”,送走亡灵。这些都是巫术的一种。

诵经

安康一带为亡灵诵经做超度法事之俗十分盛行,可能与巴楚巫的遗风有关。念经超度又称“大偈亡”与“小偈亡”。旧时,一般家庭要请3~5个道士诵经1~3天,在灵堂举行;富豪人家要请道士、法师20~30人,做法事7~15天,即开坛道场,不仅诵经,还做文武道场。现时,一般只请2~3名道士诵经一天一夜。

闭殓 又称封棺。

出柩的前一天晚上,将棺盖掀开,由孝儿孝女及亲戚六眷立于棺木周围,向亡人举行告别仪式,一一过目,即让亲人见亡人最后一面。然后所有孝子跪于灵前痛哭,由道士诵经作法,一手执“引路幡”,一手在空中划符。同时,先用桐油石灰腻子将棺口糊好,然后盖棺,棺口要封闭严合,再打卡钉牢。用红纸条沿封口贴一整圈,闭殓算结束。

出柩 又叫出行、出殡等。

安康各地有一个传统习俗规矩,一般丧事不能超过三天,就是说人死了在家停放期不能超过三天,三天之内必须安葬,入土为安。出柩的具体时辰,由道士先生推定。一般多在早上,正午不得出柩。出柩时,先掀掉灵堂布幕,抬杠的“八仙”头戴白巾,向棺材走去,前二后二,左二右二,用手搂住棺底,八人齐声喊“请”,将棺材抬起,以逆时针方向掉头180度。另外还有二人拿起板凳,其中一人将棺木底下的长明灯砸碎。灵柩抬出大门后,放在场上支好的板凳上。

任何时候,不管用什么东西抬灵柩向何方去,都要棺头朝前。“八仙”用龙杠(两根长,两根短,也有用独龙杠的)加粗麻绳捆在棺材上。捆龙杠时,所有孝子跪在前面。龙杠捆好后,有钱人家还要在棺木上面架一纸扎的“棺罩”,一般人家多在棺木上搭一红绸即可。“八仙”一声“哟嗬”,棺材被抬了起来。由背灵房子、纸扎的金童玉女、撒“引路纸”的、放鞭炮的打前站,端灵牌子,执“引路幡”子的走在前头,送葬的走后,唢呐吹奏,锣鼓齐鸣,孝子边送边哭,抬往墓地。

安葬

人老了,要请风水先生(地仙或道士)选好墓地。要选山势好,向阳开阔地作为坟场。不葬石头窝、不葬水浸地、不葬寺庙前。墓地确定后,选择向阳、面朝山尖为宜,俗谚有“坟对包,门对垭”之说。挖井(墓坑)的时辰由道士择定,一般在安葬前的夜间必须挖好,深浅因地制宜,大小按“长八宽四”的尺寸比例,以能容下棺木为准。埋葬后连续三天晚上要送“火烟包”,即用稻草缠成碗口粗的草辫,亡人死时多少岁,就缠多少圈,送到坟上点燃,以暗火燃烧。第二天查看,草辫若已燃尽,表明亡人阳寿已到,后人心中无憾;如草辫未燃尽,还剩一些,则表示亡人阳寿未尽。这就谓之“送烟包”。

复三 又叫“复山”。

安葬后的第三天,孝子孝孙和亲友要到新坟上去祭奠、叩头、烧香、放炮、焚化纸钱、砌垒坟头,叫做“复三”。“复三”这天还可立墓碑。

回殃

安康各地人死回殃的习俗,与川北大同小异,与湖北也有一些近似。民间认为“生不认魂,死不认尸”,人死后魂魄还在空间游荡,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前,死者的灵魂要回家探望一次,谓之“回殃”。根据阴阳先生或道士先生推算出的“回殃”日期和时辰,事前把香烛、酒食、供果摆好,在堂屋门前和死者生前的卧室地面撒一层草木灰或白石灰,再用扫帚轻轻将灰抹平,用来检试死者转世投生后回家的足迹。若有人脚印,说明死者下一世已投胎变成人了;若是鸟禽或兽类足迹,说明死者二世已变成家畜或家禽了。“回殃”时,全家人要远离回避,待规定时辰过后才能回家。若不按时辰避躲,一旦碰上“殃煞”,则会亡命。这是旧时的一种迷信做法,没有科学依据。现今此习已消失。

满七、百日、周年祭

安葬后,每七天要举行一次焚香烧纸的祭祀活动,谓之“满七”,有的地方叫“烧七”、“做七”,一直到“七七”(又称“七斋”),才告一段落。但“头七”、“五七”和“尽七”(最后一七)、“百日”最为重要,除了上坟祭祀而外,旧时富豪人家还要举行诵经仪式。“做七”时正赶上农历初七、十七、廿七,则为“犯七”,一般提前一天祭祀。旧时,富豪人家“犯七”要请道士做斋,少则一天,多则七天。

自死者亡故之日算起,满一百天又要举行“百日”祭。百日过后,丧事守礼服孝宣告结束,孝子方可理发,方能出门。

满周年、两周年、三周年也要举行祭祀,所有至亲都要参加。三周年祭毕,守孝才算结束。此后便转入正常的祭祀活动。每到春节,即过年时,新丧的家户在人死后的三年之内,不贴门神和对联。要贴只能贴黄色或绿色纸写的对联。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