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lǐ)河石桥始建于明代,距今约有600年历史。但也有人认为该桥始建于南宋,拥有千年历史。该桥南北走向,石板平铺结构,长59米,宽5米,共35孔。每孔桥面为5块石板并排铺就,每块石板长1.72米,宽0.64米,厚0.7米,石板与石桥之间用铁抓钉连固。第1、3、5块人行道上的石板为石灰岩(青石)铺设,第2、4块专门行车的石板,用坚硬的花岗岩条石作梁。在行车用的花岗岩石板之上,正反两面均有车轮碾轧的数厘米深的凹陷,足以证明其历史的久远。桥墩石块体积庞大,并有龙头雕刻,工艺精美,可惜绝大部分毁于“文革”期间。桥墩与石板之间亦用铁条上下连固,虽历经数百年的激流冲击,但仍十分坚固。
由于澧河为流沙河底,为防止桥梁在流沙中下沉,该桥的支撑部分系将碗口粗的柳木桩以梅花形布局嵌入沙中,再将桥墩石横放于木桩之上。桥墩之上平铺石板,然后用铁抓钉连接成桥。为防止桥墩下陷,建筑时又在桥的下流处,戗水铺有石板,石板之外又有木桩支撑,犹如一道堤坝,护住了桥下的流沙,减少了河水对桥墩的冲击,建筑工艺十分考究。
澧河石桥自古以来即为南北交通要冲,北有仙台镇,古称坟台店。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坟台店,在河南叶县东南三十里,东接舞阳县界,为往来孔道”。春秋时为楚国从南阳向东北扩张的必经之地。古代由柏国经龙泉澧河桥到楚东不羹的道路两旁,店铺林立,极为繁华。同时,桥南头东西侧有两堡寨峙立,可以体现出其军事价值。
澧河石桥处于交通极其发达的古道之上。根据桥梁的构造特点及车辆对石桥的碾轧状况分析,该桥梁建筑年代久远,现在石桥主体不晚于明代。据明嘉靖《叶县志》记载:“在县东南四十里,中有流水,三处发源,会为一,北入澧。形如十字”。该地东、西河水流急,南北古道路面深陷,道路、河流交叉,犹如“十字”,故明代又称十字沟广济桥,建筑年代无考。
澧河石桥直到1981年前都是南北两岸人民往来的必经之处,一直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1981年该桥西约150米处架起一座钢筋混凝土桥梁,澧河石桥才慢慢淡出两岸人民的生活。
关于此桥,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澧河上原本无桥,河南岸一李姓大户的土地分布在河两岸,每年收种季节涉水过河,甚为不便,还多次因为地边和乡邻生气。李家一位族人在朝做户部侍郎,李家就把他请回来做主,好把外村多占的土地收回。李侍郎回来了解情况后,没有支持族人的意见,而是在河上修了一座桥,改变了河两岸的交通,妥善解决了土地纠纷。百姓们为感谢他,将桥起名为“李侍郎桥”,并集资在河南岸修建李侍郎生祠纪念他。祠中常年香火不断,后来因战乱被溃兵焚毁。
最广为流传的,是“翠花桥”的由来。当年桥北岸是大片桃园,桥南岸是成片树林,澧河桥似彩虹卧波,桥墩螭首昂头翘尾,似在仰天长啸。乾隆六十年(1795年),廖都转(寅)以获教匪首犯刘之协功,由叶县知县擢镇江知府,又擢两淮盐运使,到镇江走马上任时经过此桥。正值阳春三月,桃花盛开,杨柳吐翠,桥上车水马龙,行人如织,商贾南来北往,才子佳人结伴而行,村妇洗衣,儿童嬉水,好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他被这优美的景色所深深吸引,不禁脱口称赞道:“好一个美丽的翠花桥啊!”此语传开,百姓们便纷纷随着叫“翠花桥”了。
澧河石桥建筑工艺考究,风格独特,大到桥梁的整体构造,小到桥身的上下连接加固、选石用料及雕刻工艺,无一不体现其实用价值与美学价值的完美结合。尤其是在该桥西侧桥墩上,雕刻有螭首,昂首怒目,栩栩如生,东侧则是与之相对应的螭尾。螭首逆水排列,除增加桥的美观度外,更重要的是起到分水作用,减少洪水对大桥的冲击力。这种桥梁建造艺术在我省别无仅有,在全国也属罕见,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才能。
在建筑方面,该桥梁既体现了北方建筑工艺实用、粗犷、雄伟的风格,又融入了部分南方建筑工艺清秀、隽永的韵味,至今该桥仍矍铄地横跨于澧水之上,显示出了它独有的魅力。省古代建筑研究所专家考查后认定:该桥虽经过清代修葺,但仍保留有明显的明代风格,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我国古代桥梁建筑的发展及其建筑艺术和风格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同时对研究我国早至春秋战国晚至明、清、民国时期的历史文化传承发展和军事战争布局等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澧河石桥于1985年8月被叶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10月,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河南省政府公布其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农历腊月23日,是蒙古族祭祀火神的祭火节,又称“过小年”。也有些地区不在23日祭火,而在24日祭火。据传,这是因为成吉思汗时代,一些部落在23日那天正遇敌人袭击而耽误了祭火,从此他们把祭火日改为24日...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等地,其余散居在新平、元江等三十余县。人口102.5万多人(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1953年1月24日成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
八月月圆节是拉祜族的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这天晚上,要把自己的瓜果和谷等选最好的拿来献月亮,因为月亮为人们分明耕种的节令。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各家把选来的南瓜、黄瓜、包谷、谷穗、水果等(其中梨是不可缺少...
梅山文化,点点滴滴的汇聚,集成古代文明的瑰宝,其中那些独特的地名传说,更是古老长河中迸出的浪花。地处新化县桑梓镇石窖村北面的前程村,俗名叫玉米冲,讲起这一地名原由,是一段沧桑久远而讽渝深刻的故事。康熙...
传说畲族的祖先是狗头王,人身狗头。为什么人身狗头呢?古时候,高辛帝宫中有个左耳奇大的大耳婆。一天,高辛帝请医生替大耳婆治耳朵。医生却在耳朵里扣出一颗蛋来,群臣把蛋拿到宫中的一个楼上。天上的凤凰领着地上...
孟轲之母因为“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天下母仪的典范。但是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教子故事,却鲜为人知。其实,孔母在孔子的成长中同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家族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弟弟...
车村,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车村每年年初六都要从姚夫人庙里请出姚娘娘到村里巡游,保各家各户平安,各家各户都会在姚娘娘到来之前准备好祭品和香火祭拜娘娘。当天是车村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对于乡间的神仙,我见得很...
山西民间普遍信奉财神爷,希冀发财致富,商人更甚,商号店铺大都供奉财神爷。民间一般把赵公明视为财神,大约来源于《封神演义》,因他助商纣王抗周,被姜子牙治死。姜子牙封他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
世界上最高的女人我们都说姚巨人,但是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比她还高,虽然不会打篮球,这名“壮汉”的身高竟达到了2.31,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印度人艾伦,这名世界公认的最高女性,2...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