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县东南部的大山旮旯里,深藏着一座名叫王宿里的村庄。单听村名,您或许就会产生这样的联想:这座貌似普通的村庄,一定与帝王将相有着密切的联系;走进这座村庄,也定能听到许多神奇的故事……
驱车沿着无定河畔前行,穿过清涧石板堆砌出的深深峡谷,在一座大山跟处拐弯,继续爬坡,经过路窄弯急的摇晃和崎岖路面的颠簸,车子在一片枣林间停下,王宿里到了。
穿过枣林便是一道山峁,爬上山峁,王宿里村的真面目才全部呈现在眼前:村庄的北侧是一座险峻的石山,酸枣树、椿树、榆树和小草倔强地将根系扎进石缝中,把茂密的枝叶擎向蓝天;长满了枣树的低矮小山,从东、西、南三面合围出一块椭圆形的小鹏地,平坦的土地上密密麻麻地挤满了枣树。人门都居住在盆地周围的山坡上,石窑洞、石大门和石院墙组成的三孔一院、五孔一宅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地在枣林中若隐若现。村庄四周的远山,被枣林晕染成一片翠绿,只有山脊,才能分出那远近高低的层次。
盆地内的枣树大多是一两人合抱都搂不住的古树。一位给枣树锄草的老人风趣幽默地告诉笔者:“在我们王宿里,除了锅台和炕上,所有的山山峁峁、沟沟岔岔都是枣树,我们的祖祖辈辈,也全靠营务这枣树过光景。”
据了解,王宿里上百年的古老枣树有1200余株,逾千年的枣树多达110株,这在陕北也很是少见。这些古老枣树虽然饱经风霜,满身疮痍,但依然是枝叶繁茂,用如糖似蜜的累累硕果养育着这片土地上的百姓。
老人很是健谈,饱经风霜的脸上流露着岁月积淀出的自信。从他的讲述中我们得知,相传在隋朝末年,秦王李世民带兵从太原出发,跨过汾河,越过吕梁,渡过黄河天堑,一路过关斩将来到这里。他见此村四山拱卫,中间平展如毯,村中的窑洞、枣林和那冉冉升起的炊烟勾勒出一幅立体的水墨山水画,遂大为赞叹。随后,他便下令在这无定河畔少有的秀美村庄安营扎寨,并夜宿于此。
后来,人们因唐王曾在这里夜宿,便把这个村子叫作“王宿里”。不知是否因为沾染了帝王的灵气,王宿里的枣树都生长得非常茂盛,最年长的达1500余年,是陕北有名的枣树王,这在整个黄河中游产枣区是绝无仅有的。
好客的老人主动带领我们观看了村边石崖下的一块“奇石”。乍一看,奇石就是一块平整光滑的普通青石。“虽然看似普通,其实这石头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呢。”老人笑着说道。
相传在千余年前的那个晚上,李世民就睡在这块大青石上。因该村水广流长,林草茂密,大量孳生的蚊子几乎遮天蔽日。它们可不管你是王侯将相还是平头百姓,当时就成群结队地在李世民身旁嗡嗡乱叫、乱叮,搅得他一直无法入睡。情急之下,李世民令部下点燃了一种名为白艾的野草熏蚊子。果然,白艾的青烟刚刚冒起,便把蚊子熏得四处逃命,当夜再也没有蚊子敢来侵扰秦王。不知为何,今日的王宿里村中也很难见到蚊子,人们都说是当年秦王熏蚊子的功劳,因此人们便把李世民睡过觉的那块石头称“无蚊石”。
据当地人传说,明朝末年李自成带领的起义军也曾于王宿里宿营驻扎。至今,村里还保存着闯王用过的拴马桩、下马石、坐朝砵。一直以来,谁也没有考证过它们与李自成关系的真伪,村民们却用这三件物品把李自成的故事真真切切地讲述了数百年。
这些与帝王有关的故事,不仅被王宿里人骄傲地代代传说,也引得清代文人王庆沦诗兴大发,吟成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王宿里》:
谷狭云深曲径通,
秋原萧索夕阳中。
松涛翻翠摇青峰,
枣实凝丹映彩虹。
大石尚留王者迹,
荒村饶有古人风。
国人沙碛寒烟乱,
旋雁飞飞芦荻丛。
神秘莫测唐王寨
王宿里北侧石山之巅,还有一座古寨堡,当地乡民称之为唐王寨。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穿过古老的枣树林,沿着崎岖陡峭的石阶小路,攀登到了山顶。
此时,一幅古朴而残缺的画面呈现在笔者眼前:大部分寨墙废墟被杂草掩埋,只有几小段寨墙顽强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墙体上的瞭望口将远方的风景聚焦;废置日久的20多孔窑洞,张着黑洞洞的大口在长势强劲的酸枣树丛中摇摇欲坠,只有石寨门还存留着一股当年的雄强和坚不可摧的气概;寨子周边是几十米的悬崖,俯看一眼也让人眩晕。不难看出,这座占地10余亩的小山寨,在冷兵器时代确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坚固壁垒。
唐王寨建于何时,今日恐怕已无人能给出答案;说唐王寨与李世民确有关联,也实在找不出一丁点儿真凭实据。但世世代代的王宿里村民,却一直坚信古寨与李世民有关,因此他们才会把这座山寨称为唐王寨。正是这样,唐王寨才能与“王宿里”“无蚊石”“拴马桩”“下马石”一起,链接成一个完整而完美的故事。
我们无须为唐王寨的真伪较真,站在古寨的废墟上似乎就深有感受:这片古老土地挺立在那金戈铁马、刀光剑影、腥风血雨的漫长岁月中,在哭泣,在颤抖,在流血,在凛冽寒风中无助地呼号!
无定河绕村而过,绿树葱茏的群山拱围出肥沃的盆地,王宿里是个风景如画的村庄。这里有千年的枣林、百年的老槐,更有那造型别致的四合院。
由石窑洞、石大门、石围墙构成一户人家居所的主体;石碾、石磨、石圈棚、石枣笆,将院落安顿得周周正正;走进窑内,石炕楞、石锅台、石粮仓、石衣柜和熠熠生辉的石灯树,显示出主人的勤劳朴实和生活丰裕。用石片插成的小路把一院院一户户联结,组成一个庞大的隐现在枣树林中的石头村落。村庄的基本构成,就是一座立体的、生动真实的窑洞博物馆。
为了将这块土地上创造出来的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传承,王宿里人占用三个窑洞院落建起了民俗博物馆。
本色的石窑洞,没有进行现代装璜,没有施用新潮的展陈方式,古朴而真实。走进那里,能给人以从未有的心灵震撼。一把把老镢头、一架架织布机、一只只土瓷碗、一盏盏老油灯,讲述的是世世代代的王宿里人的生活,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将这块浑厚的黄土地耕耘成风景如画、富裕祥和的人间天堂……
(编后):关于王宿里唐王寨与李世民的关系,编者以为是以讹传讹所致。
1、寨子底下有一小庙,庙内有残碑,字迹不清楚,树碑年代不详,但确有“唐王”二字清晰可辨。
2、李世民并没有封过“唐王”,可其父李渊才受封隋末唐王,李世民是秦王,人所共知。
3、因为有唐王二字,便有人混淆“皇”与“王”的概念,武断说是李世民来过此地,从而以讹传讹。
如果要说该寨是“唐王寨”,应该考察清楚残碑所说唐王是哪个朝代哪个唐王,也就可以牵强附会,否则就是一个“笑话”而已。
4、王宿里村名由来,无迹可靠。据民间传说,是闯王李自成转战晋陕时曾宿营此地,也就有了无蚊石的传说。倒是可信。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
居住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体现出当地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抗争中产生出的避邪、求吉、审美、实用的复杂心理意象与价值观念。甘肃民居大多也表现了劳动人民普遍的讲实际、重伦理、求功利及尊神灵的传统民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