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谣》:“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指农历日期)拜灶天、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烀猪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姑娘要花、男孩要炮、老头要个新烟袋、老太婆要副裹脚套。”、“初一初二磕头儿、初三初四耍球儿、初五初六跳猴儿”。贴年画:“东八张,西八张,满屋贴得亮堂堂。”“狼来了,虎来了,熊瞎子打着鼓来了。什么鼓,大花鼓,做什么,过十五。”“新春到,新春到,家家过年真热闹,打锣鼓、放鞭炮,姑娘要朵花,小子要鞭炮,老头要顶新毡帽。”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小年是大年;小孩小孩你别急,到了新年换新衣;小孩小孩你别闹,到了新年放鞭炮。”
《娶亲谣》:“娶媳妇的门口儿过,宫灯戳灯十二个,旗锣伞扇站两旁,八个鼓手奏细乐。轿子抬着姑娘走,抬到婆家大门口,进门儿入洞房,急着去会小新郎,娶了三年并二载,丫头小子没处摆。”
《火盆谣》:“老太太,小媳妇儿,一个一个有福人儿;不做饭,不淘米儿,坐在炕上烤火盆。”“从东头,从西头,从南来了个小老头。腰里别着个小斧头,上山砍那个柴火头,回家烧那个热炕头,老婆老头争炕头。从房子上掉下个小石头,打了老头脚趾头,老头哭起来没有头。””一亩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搭戏台》:“高高山上一片地,搭上台子就唱戏。头一出唱的是黄花结果,二一出唱的是刀砍王义,三一出唱的是小燕儿凫水,四一出唱的是稳坐剥皮。”《扎纸牛》歌谣:“老牛老牛让我摸,都因我妈子女多。今日到了阴间冥王界,我妈到哪你跟着。清水你别动,脏水你替我妈喝。”
《钉寿钉》歌谣:“秋去冬来雁南飞,一阵凄凉一阵悲。大雁还有回头日,太君一去永不回。”
《闹夜贴》:“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吵夜郎,过路君子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亮。”“瞎话瞎话,说起没把,三根马尾,织件马褂,老太太穿八冬,老头穿八夏,孙子补一补,穿到二十五……”
《洗三歌》:“一搅二搅连三搅,哥哥领着弟弟跑。先洗头,做王侯;后洗腰,一辈更比一辈高;洗洗蛋,当知县;洗洗沟,当知州。三梳子、两拢子,长大戴个红顶子。”
《十字酒令》:““当朝一品卿,两眼大花翎,三星高照四季到五更,六合六同春,七巧八马九眼盗花翎,十全福禄增,打开窗户扇,明月照当空。”“农家三件宝,丑妻、近地、破棉袄。”“小白菜儿地里黄,七八岁儿没了娘。好好儿跟着爹爹过, 就怕爹爹娶后娘,娶了后娘三年整,养了兄弟比我强。他吃菜我泡汤,哭哭啼啼想亲娘。”、“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你有雨伞,我有大头。”
《转圈歌》:“转呀转,车轱辘转,家家门口挂红线哪!红线透,马家的姑娘二十六啊!穿红袄啊,甩大袖,一甩到门后头。门后头啊,挂腰刀,腰刀尖哪,顶大天哪,天打雷呀,狗咬贼呀,呼里哗啦一大回呀。”
《胖小子》:“谁家有个胖小子,今年正三岁。不吃饭不喝茶,整天吃妈妈。头戴小红帽,身穿粉红纱,小红帽,小红鞋,附体向天花。小雀像天锥,小脸笑微微,货郎鼓、小棒槌、外屋一大堆。爷爷奶奶拿着当个小宝贝……”
《毽子歌》:“一个毽儿踢八踢,马兰花开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四五六,四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五五六,五五七,五八五九六十一;六五六,六五七,六八六九七十一;七五六,七五七,七八七九八十一;八五六,八五七,八八八九九十一;九五六,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一。”
《拉钩歌》:“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要。”“大肚子蝈蝈游四海,荞面饺子吃二百,西红柿汤喝两缸,巴巴橛子拉四筐。”“张大嫂,李大嫂,上南坡,摘豆角,肚子疼,往家跑,撩炕席,铺炕草,养了个儿子叫豆包,豆包开大店,又卖馒头又卖面”、“你拍一我拍一,黄雀落在大门西。你拍二我拍二,两个小孩梳小辫儿。你拍三我拍三,三三进九火龙关。你拍四我拍四,四四方方写大字。你拍五我拍五,武松上山打老虎。你拍六我拍六,六碗包子六碗肉。你拍七我拍七,七个闺女杀小鸡。你拍八我拍八,八人八马把敌杀。你拍九我拍九,九只胳膊九只手。你拍十我拍十,十个老头儿去赶集。去时下大雨,回来下雹子,专打老头儿后脑勺子。”
“扯大锯,拉大锯,姥家门口唱大戏,接姑娘,唤女婿,小外甥也要去,姥家没有饭吃,抓个小鸡抠个蛋吃。”
“逗逗飞,逗逗飞,喜鹊老鸹一大堆。”“摸摸毛儿,吓不着。摸摸耳,吓一会儿。摸摸手,魂儿不走。”“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到,打到小松鼠,松鼠有几只,一二三四五”
《三国武将谣》:“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黄八魏九姜维,。”“宝宝胖颠颠,呼呼睡得欢。睡到太阳落,星星出得全,拍拍我的宝贝呀,拍呀拍…….”
《拉大锯》:“扯大锯,拉大锯,姥家门口唱大戏,请姑娘,叫外甥,亲家婆你也去,我家杀了个大公鸡,撑死你这个老东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叫妈妈,妈不在,叽里咕噜滚下来。”
“小毛驴,跑得快,一张座子八个菜,叫小二拿酒来,你一盅我一盅,喝醉了耍酒疯。”
“太阳出来一片红,你骑马来我骑龙,你骑马来满街走,我骑龙来上江东。”“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小小子,坐门墩,哭哭啼啼要媳妇。要媳妇做什么,做裤做褂,做袄做袜,捂脚说话。”
“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叫着要媳妇。要媳妇儿干什么?点灯说话儿,吹灯做伴儿,到明儿早晨梳小辫儿。”
“小板凳儿,四条腿儿,我给奶奶嗑瓜子儿。奶奶说我嗑得香,我给奶奶熬鸡汤。奶奶说我没搁油,我给奶奶磕个头。奶奶嫌我嗑的慢,我给奶奶煮鸡蛋。”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小乌鸦,真混蛋,张开嘴,要吞大雁,问问老雕干不干。”
“小蚂蚱,三指长,蹦跶蹦跶在路旁,饿了就吃路边草,渴了就喝露水汤,七月八月还好过,下霜就去见阎王。”
“小白菜,地里黄,三岁两岁没了娘。”
“卖锁来——什么锁?金刚打马琉璃锁。几丈高?我的兵马尽你挑;要哪个?要红英!红英不在家,要你亲哥仨。哥仨不喝酒,要你小花狗。小狗不吃食(儿),要你小叫驴(儿)。叫驴(儿)不拉磨,要你干草垛。干草垛上插枪刀,我的兵马随你挑!”
“卖锁来,什么锁,金刚打马琉璃锁,几丈高,万丈高,骑红马,挎大刀。大刀长,宰猪羊,猪羊血,挎老鳖,老鳖不下蛋,滴了嘟噜一大串。”“花大姐,花大姐,没有骨头没有血。”
“蚂螂蚂螂你过河,你娶媳妇我打锣。”
“撒打撒打虫,七月旱,八月红。”
“小耗子,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急里骨碌滚下来。”
“老鹞鹰,嘭嘭飞,飞到东,飞到西,飞到高,飞到低,快快飞到你窝里。”
“黑老鸹,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蛤蟆蛤蟆气鼓,一气气到八月十五。八月十五杀猪,气的蛤蟆直哭。”
“送瞎送瞎,送到南洼,南洼有鬼,扯瞎大腿。”
“小大姐,去逛庙,扭达扭达走的俏,回来买个搬不倒。”
“小丫蛋儿,上井沿儿,打出溜滑儿,摔屁股蛋儿。”
“编花篮,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小孩的名字叫什么,叫秀兰,一、二翻过来。”
“咣咣欻,咣咣欻,粳米干饭炒猪爪儿。爹吃一个妈吃俩,给小崽子留半拉。”
“燕儿燕儿挑花线,剪子股,豆腐块儿,里拐外拐,八仙过海,九十九一百。”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看见,单打王八蛋。老虎没打着,单打后脑勺儿。”
“一出拳,二出剪,三溜溜,四刀砍,五老八,六刀杀,七刀送你回老家。”
“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拨拉拨拉锤,拨拉拨拉叉,拨拉拨拉一个变成仨,拨拉拨拉四个变成八,单打××大傻瓜。”
“核桃核桃车车,里头坐个哥哥。哥哥出来买菜,里头坐个奶奶。奶奶出来烧香,里头坐个姑娘。姑娘出来梳头,里头坐个马猴。马猴出来点灯,烧了鼻子眼睛。”
“你拍一,我拍一,黄雀儿落在大门西。你拍二,我拍二,黄雀落在树当间儿。你拍三,我拍三,三三见九九连环。你拍四,我拍四,四个小孩写大字。你拍五,我拍五,五个小孩儿打老虎。你拍六,我拍六,六碗包子六碗肉。你拍七,我拍七,七个小孩撵野鸡。你拍八,我拍八,八个小孩吹喇叭。你拍九,我拍九,九只胳膊九只手。你拍十,我拍十,乔阁老儿(十个小孩)倒骑驴。”
“小老王,你听劝,坐火车,上五站,吃粳米,有白面,吃小鱼,稀烂贱,仨大钱,二斤半。“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个没有尾巴,一个没有脑袋,真奇怪,真奇怪!”
“摇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糖一包,饼一包,少吃滋味好,多吃肚子疼,吃不完,拿着往家尥。”
“一棵树,两个权,一个权上五个芽;摇一摇,开金花,要吃要穿全靠他。这棵树,那里有,原来就是两只手。”
“摇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糖一包,饼一包,少吃滋味好,多吃肚子疼,吃不完,拿着往家尥。”
“一棵树,两个权,一个权上五个芽;摇一摇,开金花,要吃要穿全靠他。这棵树,那里有,原来就是两只手。”
“迷楞迷楞摸摸,里面住个哥哥。哥哥出去买菜,里面住个奶奶。奶奶出去烧香,里面住个姑娘。姑娘出去梳头,里面住个老头。老头出去打水,里面住个小鬼。小鬼出去点灯,烧了鼻子眼睛。”
“小板凳,四条腿,我给奶奶嗑瓜籽。奶奶说我嗑得香,我给奶奶下面汤。面汤里面搁点油,奶奶吃了直点头。”
悠呀悠,悠悠嗻,悠悠宝贝睡觉勒。悠悠嗻~巴布嗻,悠悠宝贝睡觉勒。悠悠悠悠嗻,悠悠宝贝睡觉勒。狼来勒,虎去勒,犸猢跳过墙来勒。“
相关链接:
东北老民谣(一)生产、伦理、爱情类
东北老民谣(三)时弊、趣味类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