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关位于马鞍山含山县城北7.5里处,东有马山,西有城山,整个山脉呈东西走向,形成一道天然屏障。由于昭关两峰对峙,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顺着226省道,在海拔一百多米的两座山中间,就是昭关。
马鞍山昭关(摄影:老犯糊涂2013)
春秋时期,昭关是楚国和吴国的交界之地,故有"吴头楚尾"之称。这里曾上演过“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须发”的传奇经历,在含山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一连串的传说。
苏州伍相祠(摄影:苏州江林)
据含山文管部门介绍,昭关伍相祠始建于南宋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明代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和州州府郭继芳重修。
苏州伍相祠(摄影:苏州江林)
原祠为明三暗五的砖瓦青石结构,雕梁画栋,翘角飞檐。祠内正中为伍子胥塑像,右为大将柳展雄,左为其子伍云,东西厢分别塑有搭救过伍子胥过关的东皋公和皇甫纳坐像。
苏州伍相祠(摄影:苏州江林)
祠内悬有多副匾额、楹联,多为明清两代人的题咏,有名的有两联,一联为:“此地吴头楚尾,此人孝子忠臣”;另一联为:“父仇不共戴天,叹英雄过关,吹箫乞食;故国不堪回首,统吴师入境,掘冢鞭尸。”遗撼的是历经战乱动荡,古昭关解放前就被毁。
1982年昭关古遗址被安徽省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含山县政府按明清原貌在原址上重建了昭关及伍相祠。它高16米,宽23米,重檐歇山顶五开间仿古建筑,关由7000多块青石垒砌而成,高高的券门上是安徽省著名书法家赖少其手书的“昭关”二字,背面券门上是安徽省书法家葛介屏所书“雄居吴楚”四字。
关上的伍相祠是专门纪念伍子胥的,祠内立有4.2米高的伍子胥塑像。塑像两边一副楹联写道:“诚然千古须眉败楚破越强吴照史辉煌今不减;最是一生肝胆拜相殉国为神过人英烈昔无多。”这副高度概况伍子胥生平功绩的楹联是含山中学老校长祁家振先生撰写了。两侧绘有伍子胥过昭关的故事连环画。
昭关还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南朝宋、梁、齐、陈兵马进攻寿阳,多次屯兵昭关;南宋名将张浚在此山构筑工事抵抗金兵;宋代名将刘琦曾击退金兵,驻军昭关。两侧山上至今留有烽火台、跑马垅、滚木坪、弓驽沟、楚兵营等遗迹。
据当地人说:这里是古时候的一个交通要道。关内门洞中央有块青石条,石条上有凹下去的道道车辙印的痕迹,这是古时独轮车长年累月碾压而形成的。据说也是唯一一块古昭关原物。
昭关马蹄泉(摄影:老犯糊涂2013)
昭关下还有一眼马踏泉,传说是伍子胥当年攻克昭关时战马踩踏而成。关北现已建成一条明清仿古街,粉墙黛瓦,古韵悠悠。
昭关马蹄泉亭子(摄影:老犯糊涂2013)
紧挨着伍相祠的一条街,原来是很繁华的街道,当地政府现在作为旅游开发,也正想恢复原来的面貌。
伍子胥过昭关在当地留下一连串的故事,无论是东皋公、皇甫纳还是浣沙女、带信的农妇、挑菜的汉子、都说明含山自古民风淳朴,富于正义感和同情心。
据有关资料显示,伍子胥是春秋时期一代名将。楚平王七年(公元前522年),昏庸无道的楚平王占媳为妻,并听信谗言,要废太子建。身为太子老师的伍奢因竭力劝谏,祸及全家。楚平王将伍奢打入死牢并逼迫他写信给两个儿子,以便骗来斩草除根。伍子胥接到父信后识破隐情,拒绝前往,决意逃离危机四伏的楚国,伺机替父兄报仇。
伍子胥辗转欲投奔吴国,来到昭关附近的玉溪河边,一老人认出了他,因同情他的遭遇把伍子胥带到家中避祸。几天后,伍子胥由于无法出关急得白了头,老人则想出了一计。他让一朋友化装成伍子胥的模样经过昭关,引起混乱,伍子胥打扮成樵夫混过了昭关。
伍子胥过昭关的故事被《东周列国志》、《吴越春秋》等多部史籍记载。伍子胥过昭关的故事还被演绎成中国军事上著名的三十六计之一,“蒙混过关”。故事还被编成评书、戏曲,京剧著名的须生传统剧目《文昭关》就是依据此故事改编而成。
伍子胥过昭关图(关良绘)
伍子胥在父兄被杀后,因为前往吴国路途遥远,于是便先去投奔在宋国的太子建。后又与太子建到了郑国,在郑国他们因为密谋政变而被郑定公先发制人,太子建身亡,伍子胥只得带着太子建独子亡命突围。他们到了陈国的昭关,想要从此出关到吴国避难复仇。
然而昭关布满了捉拿伍子胥的画像,他们被困在此处,无法过关。伍子胥在同情他们遭遇的东皋公家里居住了七日,还是看不到出关的希望。伍子胥心急如焚于是求助东皋公询问是否有出关的办法。东皋公答复他已经有了出关之策,只需耐心等待。
伍子胥虽然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但还是不放心。他当晚翻来覆去难以入眠,着急出关又怕失败,若是在此等待又不知要多少时日。伍子胥坐卧频繁,如芒在背,一刻不能安歇,他就这样苦思了一晚上。
天亮之后,东皋公见到伍子胥便大吃一惊到:“你的头发怎么一夜全白了?”伍子胥闻言对着铜镜一照,果然满头白发,不禁更加苦恼。东皋公则是哈哈大笑对他道:“我的计划已经用不到了,我本来请一位与你长得相像的朋友前来,只要适当化妆,你就可以蒙混出关去。现在你头发全白,守门的侍卫肯定认不出你就是伍子胥,可以出关去了。”
于是,不等东皋公的朋友到,伍子胥就借着满头白发轻而易举的带人出了昭关。这就是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的故事,那么伍子胥出关到吴之后发生的鞭尸复仇又是讲什么呢?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
居住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体现出当地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抗争中产生出的避邪、求吉、审美、实用的复杂心理意象与价值观念。甘肃民居大多也表现了劳动人民普遍的讲实际、重伦理、求功利及尊神灵的传统民俗结构...
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用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品。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最高的礼节。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巾。颜色很多,一般多用白色、蓝色和黄色。长度通常为1.5米,最长的有4米。宽度不等。两端有穗,约6厘米。哈达...
西马村,是明代雁门关所辖的古堡之一,旧称永和堡,现在该村东堡门上方的明代石雕门额依稀可辨,永和堡等三十九堡军事防御遗迹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村距鹿蹄涧村约5公里,现居人口中百分之七八十为杨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