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又名罗布淖尔。在维吾尔语中,“罗布”的意思为“聚水之地”;“淖尔”是蒙古语,意思为湖泊。因此,这两个名称的意思合起来就是“聚水之湖"。此外,罗布泊还有许多名称,如幼泽、盐译、涸海、蒲昌海、牢兰海、孔雀海,等等。
罗布泊堪称新疆的又一“火洲”,昼夜温差极大,年平均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出5摄氏度。尤其是每年6、7月,气温常在40摄氏度以上,地面温度常在70摄氏度以上,最高地表温度比吐鲁番创下的全国最高纪录82.5摄氏度还要高!
这里的年降水量通常为零,也就是滴雨不下,年蒸发量却高达2600多毫米。在罗布泊地区极少能看到白云,天空中除了一轮红日就是蓝蓝的一片。空气灼热得象要蒸烤一切,平均空气湿度仅为百分之一,比号称“火洲”的吐鲁番还要低5个百分点。全年空气湿度为零的日子在这里并不新鲜。
罗布泊还是一个狂风肆虐的地方,每年1到6月,六级以上的大风接连不断,一刮就是三、五天。大风起时沙尘遮天蔽日,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令人胆战心惊。除非经验老道的行家,有充分的设备保障,任何人都不可轻举妄动挑战罗布泊。因为在这里,一般人的方向感很差。面对一望无际、广袤空阔的盐漠,即使有罗盘也没有任何两个突立的参照物定线交又来确定你所处的位置。
依太阳和北斗星定位这一招根本不起作用。高低不平,千篇一律的盐壳,使你的脚步不由自主地偏离了方向。
1996年6月中旬,著名旅行家,人称当代徐霞客的余纯顺,孤身徒步挑战罗布泊湖盆就因走错方向,错过事先设定的给养供应点,同接应队伍失去联系,最终因高温脱水而魂断罗布泊。
同样在16年前,也就是1980年的6月,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因独自一人离开队伍去找水源而失踪。罗布泊当时地表的高温让军队从上海调来寻找彭加木的军犬也不敢四肢落地,零湿度的空气也让军犬丧失了嗅觉。
今天很多旅行团以先进的卫星导航仪、电台、沙漠车为先导打破了“六、七月不进罗布泊湖盆”的极限。然而,岁月如烟云散去,万古沧桑却留遗痕,人们的共同感受是:绝域罗布泊,依然充满荒凉可怖,凶险神秘。有“诗”云:孤身徒步渡湖盆,彭加木与余纯顺,难道三“川”不过泊?谁是极限??谁来跨越???
在两千年前,在漠北地区(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有个聪明英俊的青年叫罗布淖尔,他父亲是草原上德高望重的部落酋长。在罗布淖尔二十岁时,父亲给他订了亲,姑娘是另一酋长的女儿叫台特玛。
罗布淖尔是一位有志的青年,他不愿意早娶,也不愿无功继承父位,他要走自己的路,决心去龟兹学习歌舞。他取道敦煌,辗转来到西域。当他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端时,迷失了方向,疲劳、饥渴使他晕倒在荒漠里。苏醒时,他发现自己躺在一棵古桑树下,一位英俊青年在给他擦伤,一位妙龄少女在给他喂水。原来他们是风神婆收养的一对同胞兄妹,哥哥叫若羌,妹妹叫米兰,兄妹俩忍受不了风神婆的虐待,又迷恋龟兹歌舞,便偷偷下凡,现已学成技艺,从龟兹回来,在这里遇到了罗布淖尔。
三人从此兄妹相称,共度艰难。若羌和米兰为了给罗布淖尔治伤,每天走很远的路去寻找泉水,罗布淖尔为了感激他们,便给他们唱歌,吟诵诗文,讲述奇遇,谈论山水。他们真诚的友谊一天比一天深,米兰竟悄悄地爱上了罗布淖尔,改了称呼,叫他罗布(亲昵称呼)。风神婆很快发现女儿和世人相亲相爱,气得浑身发抖,传令兄妹速归。若羌和米兰誓死不从,他们去向阿尔金山神求助,但若羌和米兰怎么也没有想到,山神早已受了风神婆的贿赂。
阿尔金山神明知风神婆善唱,便故作公正地让兄妹两与风神婆对唱,规定胜者可提任何要求。三次对唱,兄妹两人输了三次。罗布忍无可忍,便挺身与风神婆辩理,他口若悬河、唇枪舌剑,风神婆一看不是对手,便刮起狂风。一霎间只见风卷黄沙、沙乘风威,铺天盖地地朝罗布他们打来。罗布毫不畏惧,一边迎战,一边念动咒语呼叫雨神娘娘来救援。雨神娘娘被罗布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便用冰雹雷电阻挡狂风,并造出哈拉布兰湖,湖畔出现三间北房,室内装饰一新,等待着罗布和米兰兄妹。风神婆哪肯善罢甘休,旋即风更狂,沙更猛,风暴把他们抛到几百里之外。飞起的砾石打瞎了罗布的双眼,米兰也从空中跌落下来,摔断了双腿。若羌见此状,心中一急,从此便不会说话了。风神婆把他们三个各刮一处,从此兄妹三人天各一方,一个在博斯腾,一个在塔里木,一个在车尔臣。若羌思念妹妹,米兰想念情人,罗布惦记弟妹,他们哭呀哭呀,眼泪变成了孔雀河、塔里木河和车尔臣河三条大河,汇集到一起,形成一片盐泽。
米兰知道自己再也不能照顾罗布了,便托梦给远方的好友台特玛姑娘。台特玛闻知,不远千里来寻找罗布,在途中却遇到了若羌,台特玛累得走不动了,若羌就背着台特玛在沙漠中跋涉,终于找到了罗布,他们三人又一起来到了米兰身边。在寻找罗布的漫长旅途中,若羌也暗暗爱上了台特玛。两对有情人终成眷属。以后他们子孙繁衍,发展成若羌、米兰、罗布三片大绿洲。
后人为了纪念罗布、米兰兄妹,将他们用泪水汇成的盐泽叫罗布泊。如今的若羌、米兰、台特玛均缘名于此。
两千多年来,罗布泊一直游移于北纬39°和41°之间,传说这正是风神婆和雨神娘娘较量的结果:风神婆使劲地将罗布泊往北吹,想让它干涸,而雨神娘娘则一直在南面降雨,救助罗布泊,这便使罗布泊成了驰名中外的“游移湖”。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
西盟佤族衣服,多为佤族妇女自己纺织的棉、麻布做成,有衣、裤、裙、毯子、挎包、槟榔袋、包头等,也有从外民族购买的布匹、衣服和棉毯等。装饰品有银、锡制作而成的头箍、手箍项圈、耳环、手镯,还有用竹、藤制作而...
坦桑尼亚信奉基督教的人占44%(其中天主教占28.2%),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占32.5%,信奉传统宗教的人占22.8%,其他占0.7%。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人忌讳13和星期五;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忌讳谈...
张家界“三分坪,七分山”,老百姓世代与高山相伴,也与背篓结下不解之缘。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 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 子,娘家...
驱车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向西行驶,快到旅游胜地帕福斯时,眼前出现了一片宁静的海域。海水的颜色淡淡的,格外温柔,不像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地中海那样蓝得深不可测。人到了这里,只觉得心化了,除了温柔地凝视着海...
玉环是中国文旦之乡,文旦种植有上百年历史,该果营养丰富、清甜爽口、清肺润肠。玉环位于浙江东南沿海黄金海岸线中段,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玉环县是国家级文旦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