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又名罗布淖尔。在维吾尔语中,“罗布”的意思为“聚水之地”;“淖尔”是蒙古语,意思为湖泊。因此,这两个名称的意思合起来就是“聚水之湖"。此外,罗布泊还有许多名称,如幼泽、盐译、涸海、蒲昌海、牢兰海、孔雀海,等等。
罗布泊堪称新疆的又一“火洲”,昼夜温差极大,年平均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出5摄氏度。尤其是每年6、7月,气温常在40摄氏度以上,地面温度常在70摄氏度以上,最高地表温度比吐鲁番创下的全国最高纪录82.5摄氏度还要高!
这里的年降水量通常为零,也就是滴雨不下,年蒸发量却高达2600多毫米。在罗布泊地区极少能看到白云,天空中除了一轮红日就是蓝蓝的一片。空气灼热得象要蒸烤一切,平均空气湿度仅为百分之一,比号称“火洲”的吐鲁番还要低5个百分点。全年空气湿度为零的日子在这里并不新鲜。
罗布泊还是一个狂风肆虐的地方,每年1到6月,六级以上的大风接连不断,一刮就是三、五天。大风起时沙尘遮天蔽日,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令人胆战心惊。除非经验老道的行家,有充分的设备保障,任何人都不可轻举妄动挑战罗布泊。因为在这里,一般人的方向感很差。面对一望无际、广袤空阔的盐漠,即使有罗盘也没有任何两个突立的参照物定线交又来确定你所处的位置。
依太阳和北斗星定位这一招根本不起作用。高低不平,千篇一律的盐壳,使你的脚步不由自主地偏离了方向。
1996年6月中旬,著名旅行家,人称当代徐霞客的余纯顺,孤身徒步挑战罗布泊湖盆就因走错方向,错过事先设定的给养供应点,同接应队伍失去联系,最终因高温脱水而魂断罗布泊。
同样在16年前,也就是1980年的6月,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因独自一人离开队伍去找水源而失踪。罗布泊当时地表的高温让军队从上海调来寻找彭加木的军犬也不敢四肢落地,零湿度的空气也让军犬丧失了嗅觉。
今天很多旅行团以先进的卫星导航仪、电台、沙漠车为先导打破了“六、七月不进罗布泊湖盆”的极限。然而,岁月如烟云散去,万古沧桑却留遗痕,人们的共同感受是:绝域罗布泊,依然充满荒凉可怖,凶险神秘。有“诗”云:孤身徒步渡湖盆,彭加木与余纯顺,难道三“川”不过泊?谁是极限??谁来跨越???
在两千年前,在漠北地区(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有个聪明英俊的青年叫罗布淖尔,他父亲是草原上德高望重的部落酋长。在罗布淖尔二十岁时,父亲给他订了亲,姑娘是另一酋长的女儿叫台特玛。
罗布淖尔是一位有志的青年,他不愿意早娶,也不愿无功继承父位,他要走自己的路,决心去龟兹学习歌舞。他取道敦煌,辗转来到西域。当他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端时,迷失了方向,疲劳、饥渴使他晕倒在荒漠里。苏醒时,他发现自己躺在一棵古桑树下,一位英俊青年在给他擦伤,一位妙龄少女在给他喂水。原来他们是风神婆收养的一对同胞兄妹,哥哥叫若羌,妹妹叫米兰,兄妹俩忍受不了风神婆的虐待,又迷恋龟兹歌舞,便偷偷下凡,现已学成技艺,从龟兹回来,在这里遇到了罗布淖尔。
三人从此兄妹相称,共度艰难。若羌和米兰为了给罗布淖尔治伤,每天走很远的路去寻找泉水,罗布淖尔为了感激他们,便给他们唱歌,吟诵诗文,讲述奇遇,谈论山水。他们真诚的友谊一天比一天深,米兰竟悄悄地爱上了罗布淖尔,改了称呼,叫他罗布(亲昵称呼)。风神婆很快发现女儿和世人相亲相爱,气得浑身发抖,传令兄妹速归。若羌和米兰誓死不从,他们去向阿尔金山神求助,但若羌和米兰怎么也没有想到,山神早已受了风神婆的贿赂。
阿尔金山神明知风神婆善唱,便故作公正地让兄妹两与风神婆对唱,规定胜者可提任何要求。三次对唱,兄妹两人输了三次。罗布忍无可忍,便挺身与风神婆辩理,他口若悬河、唇枪舌剑,风神婆一看不是对手,便刮起狂风。一霎间只见风卷黄沙、沙乘风威,铺天盖地地朝罗布他们打来。罗布毫不畏惧,一边迎战,一边念动咒语呼叫雨神娘娘来救援。雨神娘娘被罗布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便用冰雹雷电阻挡狂风,并造出哈拉布兰湖,湖畔出现三间北房,室内装饰一新,等待着罗布和米兰兄妹。风神婆哪肯善罢甘休,旋即风更狂,沙更猛,风暴把他们抛到几百里之外。飞起的砾石打瞎了罗布的双眼,米兰也从空中跌落下来,摔断了双腿。若羌见此状,心中一急,从此便不会说话了。风神婆把他们三个各刮一处,从此兄妹三人天各一方,一个在博斯腾,一个在塔里木,一个在车尔臣。若羌思念妹妹,米兰想念情人,罗布惦记弟妹,他们哭呀哭呀,眼泪变成了孔雀河、塔里木河和车尔臣河三条大河,汇集到一起,形成一片盐泽。
米兰知道自己再也不能照顾罗布了,便托梦给远方的好友台特玛姑娘。台特玛闻知,不远千里来寻找罗布,在途中却遇到了若羌,台特玛累得走不动了,若羌就背着台特玛在沙漠中跋涉,终于找到了罗布,他们三人又一起来到了米兰身边。在寻找罗布的漫长旅途中,若羌也暗暗爱上了台特玛。两对有情人终成眷属。以后他们子孙繁衍,发展成若羌、米兰、罗布三片大绿洲。
后人为了纪念罗布、米兰兄妹,将他们用泪水汇成的盐泽叫罗布泊。如今的若羌、米兰、台特玛均缘名于此。
两千多年来,罗布泊一直游移于北纬39°和41°之间,传说这正是风神婆和雨神娘娘较量的结果:风神婆使劲地将罗布泊往北吹,想让它干涸,而雨神娘娘则一直在南面降雨,救助罗布泊,这便使罗布泊成了驰名中外的“游移湖”。
“青砖碧瓦古民房,翘角雕檐图画廊。”好一幅炊烟袅袅、生活安详的民居图景,这就是广西灌阳县月岭村今天的写照。被称为桂北民居“神秘的大观园”的月岭村,以规划得体,施工精巧的古民居建筑而成名,现在是广西重点...
沈万三故居,位于周庄镇东垞。是周庄富贵园根据历史资料和历史原貌,在原址精心设计、精心修建、精心布置的仿明式建筑。故居参照沈万三致富的各种传说、经商的坎坷历史、一生的传奇经历和沈家生活起居的场景,通过铜...
宁阳朱氏唢呐,系家庭传承,发源于山东省宁阳县茅庄乡,已有100余年历史,由朱序河一家人一代代传承下来。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数代传承人不断总结、吸收本地优秀的戏曲文化及一些民间小调,形成了自己固定的形式...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张家界市境内。1982年9月25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将原来的张家界林场正式命名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也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1992年12月,因奇...
宿迁民间有这样一个习俗,逢年过节或走亲戚,做妈妈或奶奶的,总会用红胭脂在小孩白皙额头上的眉间涂个红圆点。据说,小孩眉宇上的红圆点名曰“吉祥点”,是印度民间习俗随佛教一起传入我国的,至今已有一千多年。“...
很多人都误以为元宵与汤圆是一样的,只是叫法不同,其实不然。元宵、汤圆是两回事,可以说是北方、南方之不同渊源所致。据介绍,元宵和汤圆的制作工艺不同。简单来说,汤圆是“包”出来的,元宵是“滚”出来的。汤圆...
壮族的丧事礼仪,其秩序大致是:报丧壮家有人死后,家人立即燃放大炮竹三响,以示家里有了死人,向村人、亲朋们报丧。同时主家派人到外家及至亲者报丧,请道公来做道场,着手办理丧事。洗礼死者主家报丧后,族内的男...
大悟丧葬风俗,相沿至今,无论死者家庭贫富与否,其丧礼一样繁缛,只以装殓的丰俭、斋醮时间的长短相区别。主要丧葬礼仪有临终、入殓、斋醮、殡葬、复土、报七、馨香、除灵,其习俗内容颇带封建迷信色彩,但为了保留...
生活中我们时常也会看到一些画家的作品,他们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内容和世界的黑暗,如戈雅、他画的撒旦食子、女王的安息日等。当我们知道这幅画背后的故事的时候会有些毛骨悚然,今天本站小编就给你介绍世界十...
说到奇怪的人,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性格和行为比较的怪异,但是除此之外,有些人在精神甚至和身体上,与普通人相比也是非常奇怪的。今天排行榜123小编就来为大家盘点出世界十大奇怪的人,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