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桥位于弥渡县城东南的山谷中,距城约四公里。此地东西石壁对峙,两山如门,万花溪从下而过,溪上一巨石横跨于东西峙壁上,状若城门洞,形成天生石桥。桥高30米,宽17米,桥孔直径7米,桥身长21米,前人题咏赞为“天下无双境,人间第一桥”。沫若游大理留下的“天下第一桥,人间无双景”的名句,千百年来,几多文人墨客游弥渡天生桥,都为它的奇、险、壮而流连忘返,击栉赞叹。
1984年,弥渡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风景名胜保护区,建成老君殿、过街桥、观音阁等,供人憩息游览。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为天生桥的庙会,届时游人香客成千上万,热闹非凡。
如果说天生桥风景区是一首完美的钢琴协奏曲,那么,天生桥便是最动人心魄的一章,天生桥桥高30米,宽17米,桥孔直径3米,全长21米。传说天生桥是一对与恶势力抗争而献出年轻生命的情侣变化而成的。这自然是神话,是当地人民借用这一优美的神话表达一种对美好生活的理想。其实,天生桥风景区属石灰岩地带,由于地壳的运动,东西两端断如石阙,两块巨石从东西南侧双双下滑撞在一起,于是形成了这天下奇观。是大自然这一神来之笔,成就了天生桥。遥望天生桥如长虹卧波,气势浑宏,笑傲尘世,一种雄壮,一种豪气。
拾级而上,登临天生桥,若腾云驾雾,羽化登仙,一种苍茫,一种放达,一种豪迈,一种对人生的感悟和升华。
天生桥下流过的万花溪春是一弘潺潺的小溪,清如明镜,温柔如绵;夏是一条翻滚的巨龙,激昂澎湃。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情随季迁,风格迥异。东峙壁如巨斧削出,最摄人心魄的是那高耸人云的石壁,石壁如天公以巨斧削出,真可谓“猿猱欲渡愁攀援”。那种气势,那种奇险,真使人叹为观止。而其呈现出的万千气象,百态千恣,更使人们浮想联翩,人们给石壁赋于种种神奇美好的动画,如五老相聚,天女散花。
石壁上刻有“浩气凌空”,“人间天上”,古朴而苍劲,使人们在欣赏精湛的艺术的同时,去感悟生命的神秘和飘逸。
桥西石壁如削,直插云端,上悬五老石、仙人床、仙人柴、观音殿、太子阁、聚仙门等,危异非凡;东峙壁多溶洞,是大自然的伟力,塑造了数十个深浅不一,形态各异的溶洞,老君洞,仙人洞,观音磨豆腐洞,石钟石鼓洞,几多神奇和奥妙。观音磨豆腐洞因形而名,因传说而久远。老君洞深不可测,无人能走到尽头,洞中套洞,钟乳石滴出了形态万千的各种景象,真可谓福地洞天。清道光年间,即开始依高临险,攀岩凿壁,建成了五阁四殿,一庙一楼,形成了“庐从天地成奇构,窍发乾坤泻巨川。路曲偏随春树绕,寺稀端籍暮云连”的景观。东峙壁分布着众多的庙宇,依山而建,小巧玲珑,风雅别致。据《弥渡县志》记载:清同治元年建成老君殿,三年建成观音阁,四年建成玉皇阁,光绪年间建成魁星阁,十一年建成斗母阁。民国九年建成春秋楼,太子阁,十六年建成三教阁。每年农历二月十五天生桥庙会期间,人山人海,车水马龙,人们寻求的是一份平安和吉祥。
天生桥风景区还有一池潭,当地人称之为龙潭。水清如镜,四季皆清,给天生桥频添了一道亮丽。双龙海塘位于天生桥之尾,游客可以荡舟其中,微风习习,领略一份大自然的美好。
古人游天生桥留下:“百丈飞虹势突然,两峰相望不相悬,庐从天地成建构,窍入乾坤泻巨川”的诗句。
天生桥风景区还保存着众多的石刻文化,不同的书法流派群英汇聚,各领风骚。天生桥有良好的植被和生态环境,境内生活着许多珍稀动物。生长着数百种草药。
天生桥是弥渡有名的风景游览胜地。这里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黄矿厂有个小伙子叫黄兴贵,生得英俊、高大、威武,练得一身好功夫,颇有力气。他生性刚强,为人正直,乐于助人,在方圆几十里内甚有名气。可是空长一身本事,生活却比较清苦。他的父亲,帮矿主到洞里背矿维持生活。由于几十年的劳累,再加上常常忍饥挨饿,积劳成疾,吐血而死。临死前,他把祖传的神斧留给了儿子,要他好生过活。父亲死后,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办了丧事,不免又欠下了一笔债。
此后,他只好上山帮大财主看管果园。这果园方圆几十里,栽满了梨、桃、杏、李、梅、苹果树。
一天,他遇到一个帮地主放羊的姑娘,姑娘因走失了一只羊急得坐在山坡上哭。黄兴贵便替她找回了羊,她笑了,两人便坐在一起唱歌、谈天。后来,由于长时间的接触,两人产生了爱慕之情,并私定了终身。
这姑娘是许家村的,名叫许二妹。热心的乡亲们知道了他俩的事,都为他们高兴,择了吉日迎亲,便东家凑钱、西家凑粮,年轻小伙扎花轿,一切准备就绪。
迎亲这天,新郎穿简朴,到许家村讨亲。回来的路上,新娘坐轿、新郎骑马,锣声、鼓声震荡山谷。
住在山洞里闭目养神的独角蛇龙,听到锣鼓声,便出来看,好一个如花似玉的美貌姑娘,象仙女下凡,一晃一晃地坐在轿里,它顿时心生邪念,张开血盆大口,作起法来。向地面一吹,瞬时,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飞沙扬尘,刮得行人东倒西歪,不能言语。
独角蛇龙手指花轿招了招,许二妹不由自主地飞出花轿,落到独角蛇龙身边,并被带回山洞。
云散了,太阳出来了。人们睁眼一看,许二妹不翼而飞。分头找遍山里每个角落,连影子都不见。兴贵想,定是独角蛇龙抢走无疑,他便骑上骏马回家,取来祖传神斧,奔往洞穴,准备与独角蛇龙拼个你死我活。
这洞穴在河的西岸,河水清澈。黄兴贵来到岸边,眼望对岸怒火万丈,他登上一叶小舟划向对岸,走向洞口高声叫骂,可里面没有回音。
他就钻进洞,摸索了好一阵,忽见前面有点亮光,他朝着亮光走去,原来是另一个世界。兰色的天,白色的云;地上有花园、荷花池,可他无心观赏这奇花异草,一心只想救出许二妹。他顺着石拱桥过去,便看到独角蛇龙怀里抱着许二妹,许二妹正在哭泣。黄兴贵纵身上前,独角蛇龙吃了一惊!推开许二妹,挥刀迎战,两人斧砍剑刺,双方都使出浑身解数,战了一个时辰,独角蛇龙早已气喘吁吁,现出原形,盘旋飞舞,张开利爪,猛窜过来,黄兴贵闪身避过,挥斧一砍,劈下一叉尾巴。独角蛇龙大叫一声,使出妖风吹来,黄兴贵和许二妹被大风吹得向洞外退去,独角蛇龙见状,收了法猛窜过去。黄兴贵和许二妹藏于石壁后,紧张地瞪着独角蛇龙,独角蛇龙以为他俩被风卷走了,便放心地冲出来,不料石壁后跳出黄兴贵,它刚想躲开,可已来不及了。“咔嚓”一声,剩下的尾巴早被砍掉了。独角蛇龙滚落在地,疼痛难忍,便在地上翻滚。它喷出一股洪水,向他俩冲来,身子一卷,“轰隆!”整座山被撞得粉碎。霎时,黄兴贵和许二妹被大石头覆盖并被洪水吞没,那股洪水带着夫妻俩向河里冲去,洪水在不停的嚎叫。
这对夫妻就这样双双毙于河中。几天之后,一座天然大石桥矗立于河中,人们说这是夫妻俩变的。
观音老母来西寺壁磨豆腐,见此情意,颇为惊讶,知道其中原由后,便大发慈悲,用手一指,两山渐渐靠拢了两桥头。
乡亲们见他俩死后变成桥,就取名“天生桥”,因为他俩是天生的一对。每当二月十五日,明月当顶照于桥上,他俩并坐在桥上谈心。听老人们说,这时在桥底下还能听到他俩的说笑声。(摄影:梦香巴)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民间音乐主要包涵在传统的春节社火、木偶戏、锁呐和南北山区山民们哼唱的山歌,目前已濒临失传。传统社火曲传统社火主要有步社火、夜社火等形式。其中主要传唱的社火曲普遍为《渡船曲》,小曲有《十...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