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1084年-1155年),字易安,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著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均已佚。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志趣相投,生活美满。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李清照一生经历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由于家庭的原因,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李清照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十八岁时,与赵明诚结婚。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妇擅朋友之胜”,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婚后,她把整个身心都放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她同赵明诚互相砥砺,进行词的创作,技法日臻成熟。
后期,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李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她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安一隅,使李清照的希望成为幻影。多年的背井离乡,她那颗已经残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受到了更严重的残害。她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
李清照在文学领域里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在同代人中,她的诗歌、散文和词学理论都能高标一帜、卓尔不凡。而她毕生用力最勤,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则是词的创作。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她不追求砌丽的藻饰,而是提炼富有表现力的“寻常语度八音律”,用白描的手法来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触,刻画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表达丰富多样的感情体验,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在她的词作中,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成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
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李清照的爱国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广大妇女追求男女平等、关心国事、热爱祖国的一个侧面,让后人从中看到了中国古代女性情感世界的另一面。这对于在弘扬爱国主义,高举爱国大旗,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振兴中华时充分发挥妇女的社会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李清照,这位千古第一才女,当人们读到她的诗句时,心中无不涌起一种仰慕钦佩之情。然而,这位令人羡慕的才女背后却有着一段让其悲痛不已的婚姻生活。
李清照的生命中一共经历了两次婚姻。
李清照的第一次婚姻众所周知,是与才子赵明诚的婚姻。
1101年,年仅18岁的李清照,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在汴京成婚。当时李清照之父是礼部员外郎,赵明诚之父任吏部侍郎,均为朝廷高级官吏。二人结为夫妇后,由于相同的文化素养和对于金石书画的共同爱好,使他们每每沉浸在最甜蜜的幸福之中。
赵李两人感情融洽,志趣相投,互相切磋诗词文章,共同研砥钟鼎碑石,每有新奇发现,便高兴无比。新婚后的生活,安静和谐,高雅有趣,充满着幸福与欢乐。其后,虽然由于朝廷党争,父辈成为政敌,李清照的婚姻也受到牵连,夫妻二人被迫有过近两年的短暂分离,但双方感情依然相悦,矢志不渝。一直到1029年,丈夫赵明诚因病去逝,夫妻二人长达28年的婚姻生活才告结束。这28年的婚姻生活,可以说是李清照前半生幸福生活的写照。李清照与赵明诚,才子与才女,两人夫唱妇随、琴瑟和谐。
丈夫赵明诚的去逝,给了李清照最为沉重的打击。期间,图书文物散失殆尽造成的巨大痛苦,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给予的无情折磨,更使李清照陷入伤痛百般走投无路的绝境。此时的李清照迫切需要寻找一个心灵的依靠,让自己的身心安定下来。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一个人走近了她的视线。他就是时任监诸军审计司的张汝舟。刚开始接触时,张汝舟对李照顾有加、温柔体贴,再加上媒妁的花言巧语,李清照就稀里糊涂地答应了这门婚事。于是,李清照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段婚姻。
然而,张汝舟本就是个势利小人,早就觊觎李的珍贵收藏,企图人物俱占,结婚后,他的本性就暴露出来了,当他发现李清照家中并无多少财物时,便大失所望,随即肆意谩骂,甚至拳脚相加。张汝舟的野蛮行径,使李清照难以容忍。后发现张汝舟还有营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的罪行。李清照便报官告发了张汝舟,并要求离婚。李清照虽被获准离婚, 但宋代法律规定,妻告夫要判处3年徒刑,故亦身陷囹圄。后经亲友的大力营救,关押9日之后获释。
经历了这段不幸的婚姻后,李清照心灰意冷,她已经不相信自己还能寻觅到理想的爱情,剩下的就只有对赵明诚的无尽思念了。
一代才女李清照却有着如此两段霄壤之别的婚姻,真是让人感慨万端。
公元1155年5月12日(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在杭州旅居中病逝,终年71岁。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
西盟佤族衣服,多为佤族妇女自己纺织的棉、麻布做成,有衣、裤、裙、毯子、挎包、槟榔袋、包头等,也有从外民族购买的布匹、衣服和棉毯等。装饰品有银、锡制作而成的头箍、手箍项圈、耳环、手镯,还有用竹、藤制作而...
坦桑尼亚信奉基督教的人占44%(其中天主教占28.2%),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占32.5%,信奉传统宗教的人占22.8%,其他占0.7%。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人忌讳13和星期五;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忌讳谈...
张家界“三分坪,七分山”,老百姓世代与高山相伴,也与背篓结下不解之缘。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 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 子,娘家...
驱车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向西行驶,快到旅游胜地帕福斯时,眼前出现了一片宁静的海域。海水的颜色淡淡的,格外温柔,不像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地中海那样蓝得深不可测。人到了这里,只觉得心化了,除了温柔地凝视着海...
玉环是中国文旦之乡,文旦种植有上百年历史,该果营养丰富、清甜爽口、清肺润肠。玉环位于浙江东南沿海黄金海岸线中段,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玉环县是国家级文旦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