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莽莽,洹水汤汤,豫北的这片热土哺育出了安阳的厚重文化。安阳是甲骨文的故乡,是周易文化的发源地,源远流长的历史画卷中衍生出当地独有的民俗风情,吕村战鼓、水冶抬歌、秦氏绢艺、崔派豫剧等都成了安阳特有的文化标志。走进安阳,你才能感受这座古城的魅力。
了解一座城就必须要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在安阳,吕村战鼓、水冶抬歌等民俗文化艺术表演形式让当地群众血脉相连。
吕村战鼓起源于何时如今已经无法考证了,但是在吕村却流传着许多关于战鼓的传说。据《安阳县志》记载,宋朝时在安阳县吕村附近有一座福胜寺,寺庙年久失修,破烂不堪。当地民众在会首的号召下捐钱纳粮,重新修建了福胜寺。佛像开光时,吕村家家户户敲锣打鼓,以战鼓舞来庆祝寺院竣工和佛像的落成。福胜寺伴随着鼓声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寺院,而吕村镇的战鼓也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福胜鼓。
福胜鼓的名字沿用了数百年,到了明末清初,吕村的乡亲们“以鼓助威”,吓退了清兵,帮助起义军取得了胜利。此后,每逢节日,漳河南岸村庄的老百姓就会把鼓集中起来,击鼓庆贺。久而久之,在当地就形成了一种“击鼓庆贺”的风俗。
东有吕村战鼓,西有水冶抬歌。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当天,水冶及周边的群众就会前往该镇观看抬歌表演,场面十分壮观。
据说兴起于殷商时期。殷纣王生活腐化,为了享乐,强迫各地诸侯以“歌”的形式向他敬献贡品。安阳是殷商时期的国都,因而成为抬歌的发源地。
据介绍,抬歌通常由八人抬一个大木架,在木架上面表演的是童男童女。经验丰富的艺人把表演者、道具、花草等巧妙地安排在上面。抬歌通常有4米多高,前面有鼓、钹、锣、唢呐等乐队开路。童男童女在锣鼓声中,佩戴精美头饰,身披红绿服装,手持彩绸或拂尘表演。在人前夺萃的,不是歌架上的表演者,而是能工巧匠和绑歌艺人,他们精心制作的道具,有创意的表演形式,是艺术创造的结晶。
盘庚迁殷之前,安阳称为北蒙。公元前1300年,商代第20位国王盘庚率领臣民从“奄”迁来北蒙。他们自称为“商”。商朝灭亡以后,有人把他们称为“殷”。
安阳之名,始于东周时期的战国末期。公元前275年,《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拔之。”在《史记·赵世家》记载:“惠文王二十四年,廉颇将,攻魏房子,拔之,因城而还。又攻安阳,取之。”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到安阳。
安阳是七朝古都,除殷商外,相继有三国时期的曹魏,十六国时期的后赵、冉魏、前燕,北朝时期的东魏、北齐等在此建都。长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让安阳的手工制造业迅速发展起来。
悠久的历史培植出了灿烂的文化。殷墟已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华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后母戊鼎(原名司母戊鼎)都在这里出土问世。在“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评选中,安阳殷墟商代晚期都城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名居榜首。另外,著名的大禹治水、文王演易、妇好请缨、苏秦拜相、西门豹治邺、岳母刺字等历史故事都发生在这里。安阳文物古迹较多,境内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
安阳独特的环境、文化的熏陶使得安阳涌现一批能工巧匠,他们创作的秦氏绢艺、安绣等民间手工艺品成为当地特别的文化标志。
说起秦氏绢艺还有这样一段小故事:相传在明崇祯十七年,滑县秦氏家族的一位先人,喜获唐伯虎一幅名画《蝈蝈白菜》。他如获至宝,爱不释手,萌发了用绢布仿制名画,让蝈蝈白菜有立体感的想法。他日日揣摩,一遍一遍试验,终于创造了形似名画胜似名画的独门绝技秦氏绢刻艺术。风格独特的秦氏绢艺,在我国手工技艺中实属罕见。其作品多次荣获全国金奖、优质奖,被国家、河南省、安阳市等博物馆收藏,在国内外很有影响。2007年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刺绣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手工艺,其起源于殷商,到秦汉时期得到发展。唐宋元明清,随着中国丝绸业的发展,刺绣逐渐成为中国手工艺中的一枝奇葩。安绣继承古代刺绣基本技法,加之现代的美学理念,在传统中求创新,发展而来。以刺绣历代名古画为主,古朴典雅,生动细腻,形象生动,色彩鲜艳,富有立体感,短针细密,针脚平齐,片线光亮,变化丰富,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极具收藏观赏价值。
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不同的地域形成了各式各样的饮食习惯。一个身在异乡的人,也许容易改变自己的语言,但却很难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对于离开家乡的安阳人,最让他们想念的就当数扁粉菜。
安阳人说,如果来安阳你没吃扁粉菜,那么你就等于没来安阳一样,所以从外地来安阳的游客到安阳后一定要品尝一碗扁粉菜。
据当地人介绍,扁粉菜是以粉条做主料,配以青菜、豆腐、猪血等,在大铁锅中煮。扁粉菜的关键是高汤,高汤味道的好坏,直接影响扁粉菜的味道。作为安阳居民最爱吃的饭菜之一,每天有很多上班一族和扁粉菜的老食客,会到自己经常去的排档吃上一碗。
作为安阳的一道甜点,“炒三不粘”是安阳名菜。食用时因不粘筷、不粘盘、不粘牙而得名,是用鸡蛋、淀粉、白糖加水搅匀炒成的。“炒三不粘”也叫“桂花蛋”。清乾隆皇帝南巡,路经彰德府,知府献膳,其中就有“炒三不粘”。乾隆食后大悦,立即令人记下此菜的制法。从此“炒三不粘”传至皇宫,成为宫中名菜。
另外,安阳著名风味小吃还有血糕,其用荞麦面、猪血佐以其他配料蒸制成糕,然后切片油炸,抹上蒜汁后食用。
安阳的美食除了以上介绍的小吃外,道口烧鸡更是享誉全国,老庙牛肉、安阳三熏、粉浆饭、安阳烩菜、皮渣、内黄灌肠……都会让远离家乡的安阳人流着口水想念。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