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山西李家山的窑洞民居

子皓子2023-12-08

山西李家山的窑洞民居

山西临县李家山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也是中国窑洞民居的典范。村落隐于大山深处,空灵幽静。历经明清时期数百年,窑洞依七十度陡峭山坡而建,从山底一直建到山顶,层层叠叠,最多之处有十一层,形成立体村落,为防止山体滑坡,村里建有完善的排水系统。

李家山不仅是山,更是黄土高坡上的一座古村落,是碛口富庶时期孕育出来的又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李家山的建筑与山体结合之完美,人居环境之自然而然,窑洞层叠错落之谐调,尽在山村整体的建造中得到了完美体现。

李家山村紧临晋陕黄河中段,离山西临县四十八公里,与著名的碛口古镇仅隔一条湫水河,路程不过三公里。碛口古镇的繁荣发达缘于黄河大同碛的存在,而李家山之所以能成李家山,也跟李家山人当年在碛口的商业成就密不可成。所以,也可以说,是伟大的黄河文化孕育了这一切,但这个局面的创造者却来源于两个财主的较劲。

山西李家山的窑洞民居

据《李氏宗谱簿》记载,李家山李姓的祖先是明成化年间一个叫李端的由临县下西坡村迁来,经世代繁衍在此站稳脚跟,一直到清朝中叶成为此地大户。此期间,碛口古镇也凭借黄河大同碛带来的水陆两运商业契机,一跃成为中国北部重要的商业集散重镇,一时间,繁忙的古镇码头上商船南来北往,陆上车水马龙,万商云集,商铺林立,俨然一幅“水旱码头小都会”的繁荣发达景象。

极具商业头脑的李家山人以晋商特有的诚信为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精神,毫不迟疑的抓住了这难得的近水楼台商机,依靠天时、地势、人和,从小做大,积弱成强,终于在激烈的碛口商业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

最终,东山的李登祥开了两家商号,分别是“德合店”、“万盛永”,西山的李德峰开了一家“三和厚”银行票号,一直生意兴隆,财运亨通。可以想象他们在经商中一定秉承了团结协作、互惠共赢的理念,携手打开了阿里巴巴的神秘宝藏,最终打造了属于李家山人自己的经济王国。难怪梁启超先生在谈到晋商的经营之道时讲:“鄙人在海外十余年,对于外人批评吾国商业能力,常无辞以对。独吾有此历史、有基础,能继续发达的山西商业,鄙人常以自夸于世人之前。”

山西李家山的窑洞民居

也有人认为,李家山财主的发达最主要还是运气好,缘于李家山的风水起作用了。俗语不是说嘛:成功,就是99分的汗水加1分的运气,但没有那1分的运气,汗水永远是汗水。

这话虽然让人情何以堪,但不可置否的是,当初李家山的财主们显然也是这么想的,因为他们确实出重金请了风水先生来看过李家山的地形:四面环山,中间一道山茆酷似凤头、两侧山岭如凤翼,翼下两条小河交于村头,汇入黄河,是罕见的凤凰衔金之势,风水先生的话记在了李氏族谱里:此屯系艮龙庚向,东山月出中格穴也,毋逶迤者恐丑寅气入也,富而且贵龙之应......,显然这是富贵之地!有了这番肯定,两位财主遂开始在李家山村大势兴建土木,闻名后世的窑洞壮举在李家山人的不经意间便开始了。

在这座风水宝地上,东坡凤头位置上住着李德峰,西城凤凰右翼上住着李登祥,这场浩大的窑洞工程便在凤头、右凤翼拉开了大战序幕,而凤凰左翼、当时李家村最早的陈崔两姓只能眼看着会念经的外地和尚在此抢占了商机和先机,自然在这场流芳百世的工程建设中被边缘化,一直延续着当年独门独窗独窑洞的居住形式。

一东一西两位财主,为了在这场能显耀财力门风的窑洞建设中更胜一筹,显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他们精心筹划,依山布局,从下至上,层层开挖、依势而建,几乎是按照古代宫殿的建设方案来进行。

山西李家山的窑洞民居

在具体的房屋兴建和材料的选用中,他们没有完全采用传统的嵌入式土窑洞形式,而是高瞻远瞩的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水磨砖对缝砌筑技术,创新了结实耐用的砖石拱顶、豪华壮观的明柱厦檐、极具风水理念的四合院等多位一体的建筑风格,门壁眉匾中均有精美吉祥的石刻雕花;在巷道、交通的设计上,用条石砌棱,块石铺面,上下有序,错落有致,使巷巷相通、户户相连;水路设计更是布局合理,用沟心卷洞方式,将水路引至村外小河,汇入黄河,保证户不积水,村不积流。整体设计如同一套巧妙科学的组合拳,让人眼花缭乱,极端彰显了李家山窑洞建筑群高大上的气势、浑厚重的壮观、白富美的华丽,通灵活的科学。

可以想象,在建设过程中,李家山的能工巧匠们历经春夏秋冬、寒暑往来,在黄河大同碛的汹涌咆哮中,极大发挥了黄河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吃苦耐劳精神,在此起彼伏的工地号子声、荡气回肠的信天游中,夜以继日、紧张施工、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最终完成了这座层层叠叠、上下九层、风格各异、集众多美学元素于一身的宫殿式窑洞建筑群,成就了中国民居建筑史上的一项奇迹。

当然,李家山窑洞建筑群的发现,首先应当归功于中国著名的国画大师吴冠中先生,他分别于1979、1989年两次造访李家山村,并及时将他的这次重大发现公布于世,引起世界轰动,2009年这里被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确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让这座封闭多年的民居瑰宝重见天日,成为家喻户晓的旅游胜地,也让国内外众多著名建筑学家、历史学家、画家学者、旅行家、美院师生不远千万里来到这沟壑纵横、梁峁起伏的黄土高坡,在李家村人质朴、热情、豁达的讲解声中,一边领略壮美的黄河风情,一边欣赏这座象汉墓、象宫殿、象堡垒的四合院窑洞奇迹,用他们的眼睛、画笔、相机不遗余力的研究、描绘、发扬李家山村的精彩风姿和厚重文化。

山西李家山的窑洞民居

李家山村拥有着山体与建筑的完美结合,人居环境的自然之美,窑洞建筑的层叠错落之美。

整个建筑依黄土山坡而建,毗邻黄河,犹凤凰展翅。建筑均以水磨砖对缝砌筑,砖、木、石雕及精美匾额比比皆是,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形式多以窑洞明柱厦檐四合院为主,且依山就势,高低叠置,错落有序。侧房、马棚多为一泼水和双泼水硬山顶瓦房。街道高高低低,用条石砌棱,块石铺面。水路布局合理,沟心卷洞,送出村外。这里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蕴藏着黄土民情风俗和丰厚的黄河文化。

这些年来,有多少海内外知名人士,不避艰险,步履到李家山采风,一个个都留下美好的影响,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我国现代最著名的大画家吴冠中先生于1989年10月赴李家山后,写道:“我在山西有一个重要发现——临县碛口李家山村。这里从外面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很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村庄,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找到……”

现今李家山村还有保存较好的大小院落近百, 400多孔(间)住舍。西面清代建筑群的建筑均以水磨砖对缝砌筑,砖、木、石雕及精美匾额比比皆是。建筑形式多以砖拱顶(窑洞)明柱厦檐四合院为主,且依山坐楼。街道高高低低,用条石砌棱,用块石铺面。

这里的居民大多居住在自己的祖先发家之时而兴建的窑洞之中,所以这里的明清建筑风格保存的较为完整,吸引很多的美院学生和摄影发烧友来此创作。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