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下榻处位于中区中路的第三进院正房。这里曾是马丕瑶继母杨氏晚年的旧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8月15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及包括马吉樟在内的一班护驾大臣仓皇逃往西安避难。翌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才由西安返京。1902年1月1日抵达彰德(安阳),在预先马吉樟的奏请下,慈禧太后准于下榻马氏庄园。该厅木隔扇上还篆刻有“眉寿无疆”的字样。
该居室在慈禧太后下榻处的后院东厢房。马吉樟在为父、母守孝及武昌起义后回家曾在此居住。1902年1月1日,光绪皇帝随同慈禧太后一同返京时,曾下榻于此。
马丕瑶旧居在中区中路的最后院的正房,它是一座面阔五间的两层楼房,高台基,前有廊,硬山顶式,内楼梯。上下层匾额均由马丕瑶亲撰,曰“澹远楼”、“修身堂”,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亦由马丕瑶编撰。
马吉森旧居位于马丕瑶旧居楼之东,符合“长子居东”的习俗。它和马丕瑶旧居楼雷同。其底层前额正中镶嵌有仿苏东坡笔迹的“德有邻堂”巨型木匾。
也称马家绣楼,与马吉森旧居楼同处一院,位于东厢,三间硬山顶式楼房。底层前额正中镶嵌有仿苏东坡笔迹的“思无邪斋”大型木匾。
中区中路二门内设置木屏门一道,门扇上刻有马氏家训,为马吉樟所书,隶书。马氏以《易经》的第三十七卦——《家人卦》为家训。其大意是:女主内,男主外,老幼有序。家长对家人要严格要求,不失法度。全家人都要诚信庄重,各尽其责,各尽其道,和睦相处,天下安定。体现了儒家教育思想。刻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
下层辟门洞三道,直通家庙内院。中洞门额镶嵌有户部尚书、军机大臣阎敬铭书“马氏家庙”石匾额,刻于光绪六年(1880年)。东西门洞额分别镶嵌“追远”、“庇根”石刻匾额,为马吉樟所书。其上为读书楼,五间。马家子女凡学习成绩佼佼者都必须在这里苦读,以应科举考试。
享堂为马氏家庙的主要建筑,名曰“聿修堂”,五间硬山顶式灰瓦房,前带廊。内设马丕瑶以上四代祖先神龛、牌位及祭器等。堂前建一宽敞的祭祀平台。
1947年6月中旬,刘邓大军出晋东南上党地区,进入豫北地区,司令部设在马氏庄园。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分别下榻于中区西路的第三进院东、西厢房。6月22日的“鲁西南作战会议”就在此院的堂屋召开,会议传达了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对刘邓大军的三点重要指示,详细部署了突破国民党军中央防线,南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威慑南京的作战任务。6月30日刘邓大军在张秋镇至临濮集地段,强渡黄河,一举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黄河防线,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龙抱槐为马氏庄园一大奇观。它位于中区西路的第三进院内。一株胸径约20公分的葛藤犹如一条巨龙,平地卧起,向上缠绕在附近的一棵古槐上,故而得名,它们像一对亲密的异性兄弟一样,互为依存,相映成趣。
光绪二十年(1894年)马丕瑶服阙入都,先后两次受到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召见。慈禧为庆贺自己十月的六十大寿,于九月二十五日御笔亲书“寿”、“福”二字及如意、蟒袍、尺头等,赏赐给马丕瑶,以示对其卓著政绩的褒奖和鼓励。
“寿”字轴,长2.87米,宽1.08米,撒金粉红地,正中书一巨型“寿”字,行书。字首盖有“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的朱红御印。寿字两侧为楷书款,右款书:“慈禧端佑康颐豫庄诚寿钦献熙皇太后万寿光绪二十年九月二十五日”,左款书“赐头品顶戴前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广西巡抚臣马丕瑶”。
匾长241,宽99,厚4.5厘米。木质。金黄地,饰浅浮雕云龙纹图案。正中书“进士第”三个大字,行书。右侧书“署户部左侍郎兼管三库事务大理寺卿稽查右翼觉罗学郑敦谨大总裁经筵讲官工部尚书尚书房行走翰林院掌院学士镶白旗蒙古都统倭仁经筵讲官兵部尚书兼管顺天府尹事务万青藜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正白旗汉军副都统熙麟为”,左侧书“同治元年壬戌科会试中式第一百八名贡士殿试第三甲第二十名朝考第三等第十七名赐进士出身马丕瑶立”。均为仿宋体。
匾长242.5,宽99,厚4.5厘米。木质。黄金地,饰浅浮雕云龙纹图案。正中书“太史第”三个大字,行书。右侧书“光绪六年庚辰科会试中式第二百九十五名贡士九年癸未保和殿复试第一等第十四名殿试第二甲第三十七名赐进士出身”,左侧书“朝考第二等第七名授职编修国史馆协修马吉樟”。均为仿宋体。
文昌阁座落在马氏庄园附近的东南方。底层高台基,中辟一石券门洞,为通道。台上建“一殿一包厦”建筑,砖木结构,灰瓦盖顶,给人以古朴、典雅和神秘之感。马氏家族乃儒家书香世家,特别重视科举,追求功名,自然非常敬奉文昌帝君。
马氏义庄座落在中街的北区之西,是马丕瑶专为救济鳏寡孤贫而修建的。其大门额镶嵌“马氏义庄”四个大字的石匾额。两侧为“万支本是一身田制鱼鳞聊赡我亲疏族党”、“富贵敢忘微贱清分鹤俸先给他鳏寡孤贫”。匾联均为马丕瑶撰书,行书。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民间音乐主要包涵在传统的春节社火、木偶戏、锁呐和南北山区山民们哼唱的山歌,目前已濒临失传。传统社火曲传统社火主要有步社火、夜社火等形式。其中主要传唱的社火曲普遍为《渡船曲》,小曲有《十...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