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河南林州扁担精神纪念馆

畅畅酱2023-12-22

河南林州扁担精神纪念馆

“一根扁担两个篓,肩挑货担绕山走。”很多人在游览河南太行山脉的挂壁公路时,脑海里就会有一个疑问,几乎与世隔绝的太行山子民怎样与外界取得联系,怎样将自己的农作物换成生活必需品呢?这个疑问在参观扁担精神纪念馆的过程中找到了答案。

扁担精神纪念馆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太行山大峡谷中的石板岩镇。

石板岩镇地处河南省林州市西部,东与林州市姚村镇相依,东南与林州市城郊乡为邻,北与林州市任村镇相连,西与山西省平顺县接壤。全镇南北长约30公里,东西宽约4.5公里,总面积约114平方公里。石板岩镇人民政府位于石板岩镇西北区,“扁担精神”的发祥地石板岩供销社位于集镇中心。境内的太行大峡谷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有亚洲第一世界一流的国际滑翔基地,是休疗养生、避暑度假、绘画写生、旅游观光的好地方。

纪念馆以“扁担精神”的发展历程为主线,分为六大部分:“一根扁担创家业”、“一分一厘细打算”、“一心为着山里人”、“一心一意谋发展"、”扁担精神在林州“、”亲切关怀“,为人们展现了上世纪后半叶波澜壮阔的为民精神。

众所周知,石板岩镇位于太行山腹地,连接外界的只有一条条险峻的鸟道,例如“阎王鼻子”、“手扒崖”、“蒙眼道”、“鬼门关”等令人不寒而栗的道路。1946年,尹兴德、李林洹、杨太凯等4人,也就是纪念馆中雕塑的主人公,利用简易的房屋、工具成立了石板岩供销合作社,成为“扁担精神”的起源。

河南林州扁担精神纪念馆

扁担精神纪念馆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展厅面积为1100平方米,展出各类珍贵照片480张、实物160件、实景4个,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扁担精神”的诞生与传承,真实记载了70年来石板岩供销社干部职工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凭借“艰苦创业、勤俭办社、一心为民、开拓创新”的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以肩膀挑起了连接党群、沟通城乡的重任,以脚板翻山越岭走出了一条服务三农的阳光大道,铸造了影响一代又一代的“扁担精神”。

目前,纪念馆已成为红旗渠干部学院教育实践基地、全国供销社系统传统教育基地、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46年7月,共产党员尹兴德、郭有恒、李林洹等4人,拿着当时的冀南票1821元(相当于人民币18.21元),用庙里抬来的供桌做柜台,办起了“石板岩供销合作社”。

这里山大沟深,那个年代里,没有一条可行车的路与外界相通,只有条条山间羊肠小道连接各个村庄,运送货物唯一的办法是一根扁担肩上挑。扁担就成了供销合作社职工天天都离不开的工具,挑着重担翻山越岭、涉水过坎就成了供销合作社创业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硬功夫。

他们头天从山外挑来食盐、煤油、旱烟、火柴等商品,第二天卖出。“一根扁担挑家业,两个肩膀担真情”成为供销合作社人工作的真实写照。这种一根扁担起家,艰苦奋斗创业的精神也成为日后闻名全国的“扁担精神”的源头。面对群山峭壁,他们喊出了“十不怕”的口号——“不怕山高路远、不怕出力流汗、不怕刮风下雨、不怕酷暑严寒、不怕河水挡道、不怕冰雪阻拦、不怕村小分散、不怕分外麻烦、不怕起早搭黑、不怕重担压肩”。

“扁担精神”诞生在太行山中的河南省林县(现林州市)石板岩基层供销合作社,其影响早已超出林州、河南,成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的精神财富。

扁担精神纪念馆如今是红色教育基地、安阳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安阳市廉政教育基地。

如今这里交通发达,旅游发展,山乡大变化,市场经济风生水起,不仅有扁担情大型购物中心,还有电子商务互联网+业务。大楼立面是原国务委员、中华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陈俊生同志的题词“弘扬扁担精神,振兴供销合作事业”。

扁担精神纪念馆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扁担精神”的诞生与传承。

生在信息时代的年轻人,或许早已忘记了父辈曾经的艰辛岁月,扁担精神纪念馆为前后时空的人们搭起了互通的桥梁,更直观真实地了解扁担精神的起源于发展。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璀璨的华灯之下,感受着曾经不平静的峥嵘岁月,扁担精神是石板岩供销社每一位员工用心血与汗水铸造的,值得后世永远歌颂,永远传承……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