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村位于休宁县东洲乡,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大。但是在美国和欧洲,也许黄村的名声不低于西递、宏村。这是因为大洋彼岸的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碧波地博物馆内,有一座从1997年开始,经过七年时间,从黄村整体搬迁而来的徽州老宅——荫馀堂。荫馀堂被装进40个集装箱,漂洋过海,远去异国他乡。它正应了一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一向平静的黄村由是成为徽文化和世界文明交流的窗口。
1996年,美国马萨诸塞州塞冷镇碧波地博物馆(peabody Essex Museum)中国艺术文化部主任白铃安(Nancy Berliner),来黄山市探访古迹,在黄村发现了一座徽州古民居。这座古民居名叫“荫馀堂”,黄村黄姓商人于清康熙年间所建,峡谷层楼、四水归堂,四合五开间,是典型的徽式民宅。因年久失修,将废弃拆除。经商议,将荫馀堂在美国异地重建。1997年,从荫馀堂拆下的2700块木件、8500块砖瓦、500块石件,运到美国马州塞冷镇。
经过7年多的策划、施工,在美国设计师和中国古建筑专家、文物专家及徽州工匠的精心合作下,粉墙黛瓦马头墙的荫馀堂于2003年6月14日竣工,马州州长、美国数十家博物馆馆长和法国、德国、加拿大、西班牙等十几个国家的驻美外交官员参加庆典或致电祝贺。2003年6月21日,荫馀堂与新扩建的碧波地博物馆正式开放,时任中国驻美大使杨洁篪、美国总统小布什夫人劳拉发来贺电,美国众多报纸、杂志、电视台予以报道。开放当天,一万多人前来参观,一睹徽州古民居的风采。
而位于乡村旅游福地黄村的进士第则又是一座规模庞大,气势壮观,艺术价值极高的进士府第,又是一座独具魅力的家祠。
进士第,本意是科举考试达到了进士等级,获得相应功名。第:等次;到了这个等级从而进为士。因有“进士及第”、“登进士第”、“登进士榜”之说。作为府邸,进士第就不仅仅是一个功名头衔,而是取得进士称号及官阶的人建造的宅第。由于进士出身高贵,官位显赫,家族和地方引以为荣,往往不惜财力为其住所大兴土木,地方官府赠“进士第”匾,立双斗桅杆,炫耀乡邻。
黄村的进士第,是明代嘉靖八年(1529年)为黄村的进士黄福而建的。黄福一举入仕,授兵部知事,进武选司郎中。(明清兵部所属武选清吏司之主官。掌司事。皆正五品)后迁福建参议,(明代清初布政使的下属官员。布政使掌管一省的政务,参政、参议分守各道,并分管粮储、屯田、军务、驿传、水利、抚名等事,一般是正四品)掌司事分毫不沾,却因受部属连罪被谪判饶州,不久,又迁浙江佥事。(佥事:相当于现在的副职或者助理等职)因开城河,疏湘湖,勤政惠民有功,升任湖广参议。嘉靖十一年(1531年)建进士第。原为黄福府第,后为家祠。
建筑是立体的诗,无言的歌。中国古代的乡村建筑,不仅有高超的生活智慧,精湛的建筑技艺,还蕴含了浓厚的纲常伦理等级秩序的价值理念。这些理念不仅有耕与读,义与利,慈与孝,官与民,人与神,还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黄村的进士第作为一个贵族的家祠,不仅建筑豪华精美,还有各种寓意和象征,承载那个年代丰富的精神内涵。
沿休宁至五城的公路逶迤前行,至商山乡东洲西折入坞,新修的马路正在拓宽。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远远就望见一片山青水秀,生态优美,宁静祥和的古村落,这就是黄村了。黄村分为上门村、下门村。上门村呈“凸”字形,背靠三山,村前筑口大水塘——月形塘,称为“三猪共槽”。村中辟有四条水沟,两条暗沟,两条明沟,四沟均通月形塘,名曰“四水归堂”。著名的黄村小学座落于村中,由中宪第后代黄涤于1910年发起创办。小学原为私塾,建筑独特,属民国时代风格。现留存有著名教育家黄炎培亲临小学时题辞“知君所学随所进,许我重游到皖南”,及时任教育部长朱骅题辞“桃李争辉”。下门村状若燕巢,四周青山绿水,著名的黄村进士第就坐落在下门村。
进士第坐落在下门村中央,座南朝北,前面有小聚散广场。府第白墙,青瓦,脊高12米,通面宽15.5米,通进深51,占地面积790平方米。外围院墙闭合,内部四进五开间,整体结构严谨,空间格局开阔,建造用材精良,建筑仪容华贵,气势宏大,呈现有别于普通民居的贵族气派。
穿过村中小广场上,渐望见那檐角飞挑,山墙斑驳的进士第了。整齐划一的条形麻石从古建门前幽幽延伸,一堵高约四米的照壁迎面而立,把正座府邸与朴实的村舍分隔开来,增添了府邸庄严肃穆的气氛。
进士第的大门门楼为四柱三楼式,有七层斗拱。四柱为方形花岗岩石,间隔出三扇门。中间正门可以进出,两边是石壁,为装饰性的假门,衬托大门庄重森严。三扇门楣都镶嵌木头深浮雕,刻有祥龙瑞兽,文臣武将,上面加盖厚重的门垛,飞檐,雍容华丽。大门之上,蓝底金字“乡聖”小额镶以龙框悬挂于门楼下,门楼正中嵌有“进士第”木匾一块,匾长2米,宽0.5米,楷书字体遒劲有力。木匾右边题头有几行小字,记载地方官员于明代“嘉靖辛卯年(1531年)十一月为己丑科赐进士出身黄福立”。据说,文革期间进士第遭到破坏,门楣上面的木雕被砸坏,发现里面还有“进士第”木匾。奇怪的是,当破坏者用力打砸木匾,却砸不坏,不由心生恐惧,就此罢手,木匾才得以保存。今天所见木匾是原物,四周的木雕是修复时重做的,石柱石壁上还残留着大字标语的痕迹。大门东面立有三块石碑,分别是安徽省1986年文物保护、国务院2013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范围。现在,进士第历经近五百年风雨,大门周边的墙壁上布满黑色的苔痕霉斑,多了一些古旧颓废。但是,门楼巨大的体量和多层的堆砌,高墙巍峨,威仪华贵,铁皮包裹的大宅门厚重森严,依然能够感受府第的那份尊贵。
进士第最初是府邸,又称黄家大厅。后来改为家祠,村民仍然习惯称为“厅”,有别于宗族的祠堂。府第前后共四进,依次为门楼、门屋、享堂、寝楼,每进庭院两侧均有侧廊相连。寝楼与院墙之间还有一天井,在后院墙上做一假门楼,纵轴线上形成进深为五进的格局。进士第为砖木结构,高屋建瓴。走进府第,满眼粗梁大柱,门屋和享堂的主柱围粗1.6米,选料讲究。门屋、寝楼的柱网结构采用徽州祠堂中常见的减柱法,减去明间前檐柱,加大了明间的立宽面,又减少了立面开间数,避免了僭越等级之嫌。府第集砖雕、石雕、木雕和建筑艺术精华于一体,横梁上雕镂龙、凤、狮、虎等异禽猛兽,刀法细腻,形象生动,技艺精湛。整座建筑的斗拱梁柱水磨砖叠等建筑技法和木雕石刻图案造型,既是典型的明代特征,又具有浓郁的徽派地方风格,是明代古徽州祠堂式建筑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走近进士第,门前有三个旗杆墩,古时想必是旌旗招展,分外威风。大门门楼有七层斗拱,为四柱三开间结构。门楼上方竖镶一龙框,上书“乡圣”二字,蓝底金字,昭示着皇恩浩荡,主人身份的显赫。其下又嵌有木匾一块,上书“进士第”三个大字。字体遒劲饱满,不知出于何人手笔。斗拱上雕梁画栋,石雕精微,卓显工匠技艺非凡。
二道门是仪门,门的两侧立着两个巨大的抱鼓石。转过两侧廊道,眼前顿时豁然开朗。庭院足有300多平方米,纵横甬道,下有天井,意为四水归堂。两侧依次为丹樨和厢房。四壁挂有不少照片,这是一组反映2007年6月30日美国波士顿东北大学21名师生在此采茶、锄地、喂猪、观古民居等,体验文化徽州的照片。他们玩得尽兴,玩得开心,玩得其乐融融,东西文化在此激情地碰撞,撞出耀眼的火花。这进士第内的一砖一瓦,一石一木,比美国的历史还长,它承载了多少往事?怎能不让黄头发蓝眼睛痴迷惊叹?这让偏僻的黄村着实风光了一回。二进乃祭祖的享堂。享堂气势恢弘。六根围粗1.6米的柱子一字排开,正梁中央悬挂着一块木匾:光裕堂。两侧巨型楹柱上挂有对联:东鲁雅言诗书执礼,西京明诏孝悌本仁。这幅楹联充分体现徽人受程朱理学影响之深。另一柱子上书:钟鼎山林各天性,风流儒雅是吾师。乃操行高洁之意,表达倾慕之情。漫步其间,仿佛有一种庄严肃穆的威严咄咄逼人。
享堂后面是寝楼,古时为存放灵位、厝放棺木之用。寝楼高十余米,巍峨壮观,横梁上雕镂龙、凤、狮、虎等异禽猛兽,刀法细腻,形象生动,显示了徽派木雕艺术的精湛。正当你为栩栩如生的梁托、雀替木雕而唏嘘不已之时,忽有蝙蝠因人声惊扰翩翩而飞。同行的汪老师介绍说,这进士第更有一绝;每每黄昏之时,会有成千上万只蝙蝠聚会于此,在厅内各处翻飞、倒挂,表演各种特技。蝙蝠是吉祥物,由此让人想到:蝙蝠之蝠与福谐音,可见黄村乃至休宁、徽州确实是一块天造地设的洞天福地。在古建筑中如果门屋前增建有门楼,寝楼就加一天井,黄村进士第并在后天井的垣墙上做假门楼,在纵轴线上形成进深为五进的格局。可谓匠心独运。
黄村进士第整个建筑三进四院,依次呈轴县对称布置,布局十分严谨。1986年7月,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府第占地面积790平方米,脊高12米,通进深51米,通面宽15.5米,规模宏伟,气势壮观,极具徽派建筑的研究价值。数百年风雨的侵蚀,进士第多少显得有些破败。为使容颜永驻,大厅内部分已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整修一新,重现着昔日的风采。如今她正以集建筑、石雕、木雕、彩绘于一体之大成者的风采,充分显示了我国明代建筑风格和徽派建筑技艺,让游客大饱眼福。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民间音乐主要包涵在传统的春节社火、木偶戏、锁呐和南北山区山民们哼唱的山歌,目前已濒临失传。传统社火曲传统社火主要有步社火、夜社火等形式。其中主要传唱的社火曲普遍为《渡船曲》,小曲有《十...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
西盟佤族衣服,多为佤族妇女自己纺织的棉、麻布做成,有衣、裤、裙、毯子、挎包、槟榔袋、包头等,也有从外民族购买的布匹、衣服和棉毯等。装饰品有银、锡制作而成的头箍、手箍项圈、耳环、手镯,还有用竹、藤制作而...
坦桑尼亚信奉基督教的人占44%(其中天主教占28.2%),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占32.5%,信奉传统宗教的人占22.8%,其他占0.7%。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人忌讳13和星期五;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忌讳谈...
张家界“三分坪,七分山”,老百姓世代与高山相伴,也与背篓结下不解之缘。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 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 子,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