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马龙狮是一项融武术、体育、竞技、舞蹈、音乐为一体的壮、汉民族的民间传统民俗活动,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那马龙狮初为保护“龙母井”龙仔安全而舞,后因民间视龙与狮为吉祥神物,便以南狮加入,龙狮共舞,那马龙狮遂发展成群众感恩、祈祷风调雨顺、天下太平的民间体育和竞技活动传至今日。于贺生日、入新居、入葬、祭祖、开业、奠基剪彩等喜庆活动中应邀到场表演,广受欢迎,盛名广布于南宁市及周边地区。
自古,南宁周边农村的民间文化就极为丰富多彩。清康熙24年(1685年),自那马镇的民间艺人徐二荣创建了龙狮队后,那马龙狮队便“舞动”了数百年经久不衰。
近年,那马龙狮队“舞”出了广西,为广西人争得了荣誉,成为一朵不可多得的民间文艺奇葩。
那马人对龙狮为何如此的崇拜?
那马镇,原属邕宁县管辖(现邕宁区),位于南宁城之南,处在中国大西南出海通道的咽喉,是中外文化交汇处之一。
自古,那马人对神话中的龙和狮子历来很崇拜,视龙和狮子为能降福呈祥的动物。那马人为何对这两种动物如此的崇拜?那马人认为:龙是海洋的主宰,其威力无穷,而海洋主水,龙也就很自然地做了农作物的司雨神;狮子,在炎黄子孙心目中视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有驱魔逐怪的神力。
相传,在远古时候,南海一带出现一只怪兽,身长八尺,头大身小,眼若铜铃,青面獠牙,头生一独角。每年的除夕晚,这头怪兽便会出现,其来去如风,专门破坏稻谷、蔬菜等农作物。对此,农民痛苦不堪。每逢过年时,因怪兽就出现,故人们便称之为“年兽”。为驱逐此怪兽,乡民们商议驱逐“年兽”的办法,乡民采用一智者的办法:用竹篾及纸,扎成奇兽的形状并涂上红绿等颜色;以方形、三角形等各种形状的布织成兽身;再集勇士数十人,手持锅等打得响的器具,并由一人手持双菜刀,立于一圆砧旁准备敲打;大家埋伏于年兽必经之地,侍怪兽出现时驱逐它。后来,年兽果然出现,众勇士一拥而出,击打器具,“咚咚锵锵”之声如雷贯耳。年兽惊骇,落荒而逃,从此销声匿迹。为了庆祝驱赶怪兽的成功及纪念纸扎奇兽之功劳,乡民便于每年春节将它拿出来舞动,并命名为 “舞狮”。
那马人对龙的崇拜,这除了上述有关对龙的美好传说外,还与当地一口“龙母井”(该井现在那马的渡假村内)有关。相传古时,在那马镇共和村、小麻坡附近的田边,常可闻到地下发出“咚隆隆”的声音。有一年,暴雨过后,该处地面陷落,现出一洞。此洞水流淙淙,声如鼓乐鸣响,通至那马河。有一年,天降大大雨,雷声惊天动地。村民看见,一道电光闪后,有条巨龙带着一条小龙从自洞中腾出,在空中来回飞舞。那年,那马田方圆数十里的农作物获得了大丰收。村民认为,这全是龙舞于天,带来祥瑞的结果。从此,那马人便将此洞称为“龙母井”(该井现在那马的渡假村内)。那马人为表达对龙的感恩之情,便用竹子和彩布扎成龙的模样,逢喜庆之日就进行舞龙活动,希望神龙永远能为人类造福
清康熙24年(1685年),那马镇的民间艺人徐二荣创建了龙狮队,把舞狮和舞龙这两种民间喜爱的活动合为一体,形成了规模更大、气氛更热烈的民间感恩、祈祷风调雨顺、天下太平安康的大型民间体育活动——那马龙狮舞。
那马的龙舞:龙从头至尾长18米,共需10人才能舞龙,其中一人高擎龙珠引龙;在欢快的锣鼓声中,龙舞动时融入武术的功架,翻身舞腾跳跃,刚劲雄健;舞龙有九套十式,即入场式、彩龙戏球、开架式、首尾穿跃,首尾潜跳,左右翻肚、单双翻肚、总体翻肚、退跳诱龙等,舞龙过程令人眼花缭乱,非常壮观。
那马的狮舞:狮为南狮,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舞狮人动作多以南拳马步为主;舞狮有狮子“睁眼”、“洗须”、“添身”、“抖毛”、 “采青”、“高台饮水”、“狮子吐球”、“踩梅花桩”等动作套路。其中,“采青”是醒狮的精髓,有起、承、转、合等过程,极具戏剧性和故事性,充分体现了“新、高、难、险”的动作特色。那马狮的狮头以银、红、黑三色为主。银色代表刘备,代表智、仁、勇。红色代表关公,红脸黑须,代表智、勇双全。黑色代表张飞,黑脸黑须,代表勇武。舞狮时通过在地面或桩阵上腾、挪、闪、扑、回旋、飞跃等高难度动作演绎狮子喜、怒、哀、乐、动、静、惊、疑八态。
因民间视龙与狮为吉祥神物,能降福于民,那马龙狮遂发展成为当地群众感恩、祈祷风调雨顺、天下太平、人民安康的大型民间体育和竞技活动,代代传承。据史料记载,自清康熙24年(1685年)那马龙狮舞创建成名后,这支龙狮舞队便名扬四方,常活跃在那马附近的农村和南宁的大街小巷。至清末民初,因那马龙狮队名声很大,故蓬喜庆日,若想请其表演,必需提前预约。那时,每逢节庆,南宁有的富商都以能请到那马龙狮队来表演而为荣。
那马龙狮队,其因集农耕文化、娱人、娱神、健身于一体,故虽历经三百多年的沧桑,至今仍传承不息,基本保持原生状态。
如今,在那马当地,逢民间贺喜,如贺生日、入新居、开业、奠基剪彩等,都能见到那马龙狮队欢快舞动的身影。那马龙狮队,其舞出了福、禄、寿、喜;那马龙狮队,其虽古老,但充满了活力;那马龙狮队,其与时俱进,为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舞”出了一路凯歌。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