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氏宗祠在江西婺源汪口村,位于婺源县东北28公里,进了汪口村,沿着一条古旧风貌的老街往前走,看见一座桥,桥头就是俞氏宗祠了。
俞氏宗祠建于清乾隆年间。中轴歇山式,坐西北朝东南,平面呈长方形,宽15.6米,纵深42.6米,周环高10米的砖墙,占地面积665平方米。
在清朝乾隆年间,村里出了个叫俞应纶的文人,曾当过太子的老师,所以皇帝就特批了俞氏宗祠可以将山门建成“五凤门楼”,并于乾隆九年秋月建成俞氏宗祠。
“五凤门楼”在宫廷建筑中较为多见,但在民间宗祠建筑中绝为罕见。 五凤门楼坐北朝南,飞檐上雕塑着五只凤,很有皇宫文化气息,为中轴歇山式建筑,占地面积达665平方米,分为三进院落,由山门、享堂、寝堂三部分组成。
宗祠是以木雕精湛著称于世,凡梁仿、斗拱、脊吻、檐椽、雀替、驼峰等,均巧饰雕琢,各种图案通过深雕、浅雕、透雕、浮雕、圆雕等工艺手法,有大中小的各种形体和图案100多组。无不形态逼真,呼之欲出。
汪口村自古便是人才辈出的地方,据历史记载,汪口自宋代以来至清代的数百年间,中科举、进士者7人,七品官以上文武官员43人,文人、学士10人,出有文化著作33卷之多。
俞氏宗祠修旧如旧,特别有历史味道,没有经受大的破坏。
俞氏宗祠祠门门首为木结构五凤楼,歇山顶,青瓦覆盖,俄角高翘。门楼正面,檐下斗拱密布,横枋刻双龙戏珠图案,横枋下面明枋深雕双凤朝阳。祠堂中进三间,前、后进各五间,均有天井,共有柱70根,地面、天池、台阶全铺青石板。前、后进走廊两侧有小圆门通花园,花园内遍植花卉绿草,现还生长有百年古树三棵。
宗祠内悬挂有“乡贤”、“父子柱史”、“程朱一脉”、“道学名家”等匾。宗祠的寝堂为两层结构,楼上供奉宗族列祖列宗牌位,楼下悬挂俞杲夫妇二人画像。
俞氏宗祠以细腻的雕刻工艺见长,凡梁枋、斗拱、脊吻、檐椽、驼峰、雀替等处均作雕饰,有浅雕、深雕、圆雕、透雕形式的龙凤麒麟、松鹤柏鹿、水榭楼台、人物戏文、飞禽走兽、兰草花卉等精美图案百余组,被誉为“木雕艺术宝库”。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民间音乐主要包涵在传统的春节社火、木偶戏、锁呐和南北山区山民们哼唱的山歌,目前已濒临失传。传统社火曲传统社火主要有步社火、夜社火等形式。其中主要传唱的社火曲普遍为《渡船曲》,小曲有《十...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