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饮食一贯朴实简单,饭局上也如此,常让人有一种吃不饱的感觉。如果在早上设饭局,不过是一杯牛奶、一份热狗而已。中午可能稍微丰富一点儿,有大米饭、鱼、肉、咸菜和西红柿等。晚餐相对来说是最丰富的,有饭有菜有汤,最重要的是日本人通常只有晚上请客吃饭时才会有酒。因此日本人的饭局一般都设在晚上,他们习惯下班后三五成群地去饭馆。
日本自古以来把饭局当作沟通感情,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至今长盛不衰。在日本,至今把“饭局”看作很好的交流沟通手段。即便是日本最普通的职员,每个星期都少不了一两次饭局。时间通常是周末,办公室的同僚们一起出动,下饭馆吃一顿算是惯例。此外,还有五花八门的饭局名目,什么“忘年会”、“送别会”和“新人会”等等。
日本饭局上的气氛相对来说随和且轻松。吃饭前都互相为对方倒酒,他们喜欢喝的酒是啤酒、清酒、威士忌、餐酒和烧酒。第一杯一起饮过后,大家就可以随意开吃了。一般人的观念中,日本食品只有鱼肉,其实不然,日本饭局上许多新推出的食品于近年来已世界闻名了,比如生鱼片。日本人自称为“彻底的食鱼民族”,每年人均吃鱼一百多斤,超过大米消耗量。
日本人吃鱼有生、熟、干腌等各种吃法,而以生鱼片最为名贵。一般来说,自己在家里是舍不得吃的,只有在设饭局时才会叫上这么一道菜来待客,因为在日本人的饭局上,生鱼片象征着最高礼节。开宴时,从鱼缸里现捞现杀,剥皮去刺,切成如纸的透明状薄片,端上餐桌,蘸着佐料细细咀嚼,滋味美不可言。但客人不能放开肚皮吃,因为菜的数量极少。
日本人把饭局中的“吃”作为一种饮食的艺术来欣赏,吃饱不是目的。所以,在日本吃饭局,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把握好其中的礼和度,足以让人随时绷紧一根弦。
日本人请客最大的特征,是客人往往吃不饱。有次日本朋友请我们去横滨一家有名的餐厅吃“天麸罗”(用油炸的食物),用餐时间约一个半小时,菜上了10多道,主人非常热情,但客人毫无饱意。主要原因是每道菜菜量极少。炸鱼骨头一根,炸茄子两条,洋葱两片——这就是三道菜了。吃不饱怎么办呢?日本人的习惯是开“二次会”,另找一家餐馆继续吃。边吃边聊天,或者唱卡拉OK。菜不多,酒不少,所以最后日本人喝醉是常有的事。
日本人很重视上酒馆。白天工作节奏紧张,大多数白领下班后必定相约找一家酒馆,既放松心情,又联络了感情。如果哪个男人总是早早回家,老婆多半会责怪——认为自己丈夫没用,朋友少,没人请客。日本的政治家要商量国家大事,通常会找一家高级料理亭,闭门密谈。日本的大政方针就这样在饭桌旁敲定了。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上任不到9个月,高级料理亭去了100多次。
公司企业也一样,请客吃饭是与客户交往的重要渠道。日本法律明文规定,企业可以将一定数目的资金拿出来作为“交际费”,打入成本不缴税。这点倒是很像咱们中国,其中请吃饭是交际费的大头。
请客吃不饱不是主人吝啬,而是日本菜的特点决定的。人们常说“日本菜是用眼睛吃的”。意思是日本菜讲究食品的色形美,讲究餐厅的格局布置,讲究餐具的协调。一般的日本餐厅,门口或大厅内都有人造的假山,还有流水和绿树。服务员身着和服,跪着为客人上菜、斟酒。餐具各式各样,有圆有扁,有高有低,有陶瓷,有木制,多数用“漆器”。日本四面环海,海产丰富,为了最大限度保持海鲜的鲜度和色泽,大多讲究生食。并且四季分明,讲究吃季节食品。比如现在正是油菜生长的季节,日本人采油菜花苞生吃或油炸。
为了满足形状美,每道菜的菜量就多不起来,但价格却是很惊人的,上一次比较高级的和式餐厅,每人花费不下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230元)。日本政客常去的高级料理亭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日本菜的高级,不在于使用了多么难找的山珍海味,而在于多么好“看”,服务多么令人满意。如果要说选料的讲究,则在于新鲜和产自名地。比如生鱼片要现场开膛,现场加工。产自神户的牛肉100克3000多日元,是美国进口牛肉的10多倍。
日本菜的另一个特征是清淡,这也是中国人经常感觉没吃饱的原因。虽然营养都够了,但因为没有油水,不对胃口。有人总结日本菜的特点是“五味、五色、五法”。“五味”是甜、酸、辛、苦、辣,“五色”是白、黄、赤、青、黑,“五法”是生、煮、烤、炸、蒸。基本不用油,即使是炸也用植物油。低热量、低脂肪,加上经常使用豆制品,成为日本人长寿的饮食秘诀。
目前最有代表性的日本料理是怀石料理。据日本传说,“怀石”一词是由禅僧的“温石”而来。那时候,修行中的禅僧必须遵行戒律,只食用早餐和午餐,下午不可吃饭。可是年轻的僧侣耐不住饥饿和寒冷,将加热的石头包在碎布中,称为“温石”,揣在怀里。后来发展到少吃一些起到“温石”的作用。怀石料理与茶道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客人来访时,主人会把珍藏的茶具拿出来泡茶,但因为空腹饮浓茶会使人感到不舒服,所以为了达到愉快的饮茶,需要在喝茶前吃一些简单的料理,适当地填饱肚子,这就是茶怀石料理。
怀石料理通常是三菜一汤,根据季节不同,食品搭配都不一样。以春季怀石料理为例,包括生鱼片、大酱汤、白饭,用完后再端出的是煮菜、烤食。除材料外,怀石料理很讲究食器、坐席、轴画、花瓶等塑造的空间美。日本人认为,在品尝清淡可口的四季怀石料理的同时,更可获得超脱的心境空间。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民间音乐主要包涵在传统的春节社火、木偶戏、锁呐和南北山区山民们哼唱的山歌,目前已濒临失传。传统社火曲传统社火主要有步社火、夜社火等形式。其中主要传唱的社火曲普遍为《渡船曲》,小曲有《十...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