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川江老码头的客货缆车

結尾无我2024-09-18

川江老码头的客货缆车

第一座缆车用作货运

1936年,民国政府铁道部着手修筑成渝铁路,因运输建设器材的需要,在重庆城朝天门上游13.5公里的川江北岸,原米坊码头的基础上,规划建筑成渝铁路工程局九龙铺码头。1937年3月15日,由华西兴业建筑公司开工承建,第二年4月27日建成斜坡式码头一座,正式交付使用。

九龙铺(即现在的九龙坡港)码头的装卸设施,当时在重庆是最先进的,安装了1台起重量为40吨的进口蒸汽浮吊,设有一座人力绞车的木架缆车,成为重庆第一座半机械化码头,人们称之为“洋码头”。码头上这座完全用于货物起卸的人力木架缆车,简陋而原始,与后来溶入我们生活的望龙门、临江门、朝天门等电动客运缆车完全不同,但却是真正意义上的重庆第一座缆车。

九龙铺码头建成后,只起卸过少量的成渝铁路桥梁和小机车头器材,便遇抗战全面爆发,日军封锁长江航线,铁路材料无法入川。时值1938年国民政府迁渝,军政部兵工署的9700多吨兵工器材从这里转运,没能为成渝铁路出力的九龙铺码头,为抗日作了贡献,当然,这座人力木架缆车功不可没。

1950年,中共中央西南局重新开工建设成渝铁路,对九龙铺码头进行机械化配套改建,港区铺设了连接火车站的铁轨、增安了一台轨道式吊车,并改人力木架缆车为蒸汽动力绞车牵引的钢质缆车。九龙铺码头成为重庆笫一座水路与铁路联运的机械化码头,完成了成渝铁路31万吨材料和设备的起卸,这座由人力木架缆车改造的钢质缆车,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重庆第一座客运缆车

当年重庆渝中、江北、南岸三地没有一座大桥相连,坐小木船过江是市民惟一的选择,并且危机四伏。抗战期间重庆一下子拥入大量外来人口,往来三地需渡江的人数陡增,1938年元旦,由政府组建的重庆轮渡股份有限公司,陆续开设了4条渡江轮船航线。

隔河渡水的问题解决了,但重庆是山城,到处爬坡上坎,从轮渡码头到城内的大街往往要攀爬几百步石梯,外地人更是难以适应这种环境。为改变从码头入城爬坡难的状况,1944年5月,国民政府经济部、重庆市政府和中国桥梁公司共同发起,向交通银行、金城银行和重庆轮渡公司等企业募集资本金4500万(法币),成立了重庆缆车特种股份有限公司,开建重庆第一座山地客运交通设施——望龙门缆车。

望龙门缆车道全长178米,垂直高度46.07米,总投资2350万元,1944年7月开建,次年5月16日正式运行,每节车厢载客50人,日客流量7000多人。从开始运行至1946年底,盈利180多万元。因此重庆缆车特种股份有限公司股本金增资为6000万元,拟在其他轮渡头再建客运缆车,后因众所周知的时局变化而搁浅。

当时的望龙门缆车票为铜铸金属票,很像铜小钱,上车后由乘务员收回。但是上下行车票形状不一样,上行票圆形,下行票方形,估计乘坐价格也不一样,上行要贵些。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望龙门缆车票价下行1分,上行2分,多1分钱,八十年代,下行2分,上行3分,仍多1分。

当年重要的民生工程

修建望龙门缆车这项民生工程,当局非常重视,国民政府经济部长翁文灏亲自兼任缆车公司董事长,如果按行政级别来说,缆车公司应该算部级公司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缆车公司聘请了我国现代桥梁工程的先驱茅以升为总经理,另聘一个名叫梅旸春的人为副总工程师兼工务处处长。梅旸春不被很多人熟悉,但说出他的经历,不得不肃然起敬。他是江西南昌人,清华大学毕业后,公派赴美深造,获硕士学位,1925年在美国的桥梁公司工作,1928年回国任教。1934年茅以升聘他担任钱塘江大桥设计工作。1953年、1958年,参加了武汉和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和建设,分别任副总工程师和总工程师,1962年5月12日病世于南京长江大桥一线建设工地。

茅以升、梅旸春两位桥梁专家没有小看这项民生工程,而是认真研究方案,合作设计、建造这座缆车。缆车道从江边轮渡趸船后30米处开建,先是钢筋混凝土的停车平台,再沿码头上岸的石梯坡向上浇筑钢筋混凝土旱桥,高度以轮渡不能开航时的水位线为准。停车平台上和桥面铺设钢轨,两节载客车厢安装在钢轨上,用同一根钢缆的两头拴系着,缠绕在坡顶机房的电动钢盘上,一边卷一边放,车厢便一节上行一节下行。两位专家为节省资金,缆车轨道上下两端设计为单线,中间因为要会车,有一小段设计为“鱼腹式”的双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缆车车厢没有门,门框上有一根铁链子,运行时,由工作人员横挂在另一边门框上拦着,车厢窗户也没装玻璃,当两车在鱼腹处相会,两边车厢里的乘客会互相打望,小青年则朝对面车上的女孩吹口哨、做怪相,回想这种情景,感慨“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

望龙门缆车这种山地客运设施,无意间也成了中国第一座客运缆车。随着长江大桥通车,多条公交线路的开通,以及过江索道的架设,坐轮渡乘缆车入城的市民越来越少。1993年,修筑渝中区长滨路时又拆除了望龙门缆车站,缆车最终停运,2010年成为了市级保护文物。

码头普及的起卸设施

川江枯水汛期水位落差大,码头没有装卸设施的年月,“肩扛背驮,扁担绳索”是货物装卸的全部写照。抗战期间,朝天门码头有个叫张金山的装卸脚夫,有一次连续挑了七天七夜的货,第八天早晨蹲在船舷边解便时,因头晕掉入江中,被人救起才没淹死。谁知后来他又连续挑货,疲劳过度再次栽下去,这次没掉进江里,重重地摔在船底舱的铁板上,当场断了气。

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双革”运动,川江码头装卸设备土洋结合,基本实现了半机械化作业,货运缆车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迅速成为川江码头上普及的起卸设施。这个时期,重庆港码头建成土洋缆车12座,涪陵港有人力、畜力、电动缆车共11座,万州港为电动缆车7座。1985年底,重庆港的缆车道达87条,涪陵港35条,万州港12条,而重庆港九龙坡码头的货运缆车单车荷载已达150吨。

1958年8月,时值川粮大量出川,万州柑子园码头工人用牛皮和木板建造了两条“滑道”,把岸上仓库的粮食运送到江边,提高工效近10倍。工人尝到技术革新的甜头,又在另外的码头建了两条“滑道”。川江水位的涨落变化很大,几乎每天都不一样,码头工人还制作了一批相同规格的竹木活动滑板,哪个码头装粮,活动滑板就搭在那里,连通岸边的滑道和驳船,把粮食直接输送到船仓。但这种滑道只能下,不能上,并且只适合特定货物的运送,码头工人的劳动强度仍不能减轻。于是,万州柑子园码头在1960年建起了一座电动货运缆车,上下双车运行,日运送货物150吨左右。1979年,万州牌楼码头建成了一座车道长306米的货运缆车,从可查的资料上看,这是川江码头上最长的缆车道。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