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走进威海荣成的沿海,会看到别具一格的的屋舍:在石块或砖混结构垒起的屋墙上,有着高高隆起的屋脊,屋脊上面是质感蓬松、绷着渔网的奇妙屋顶。这就是极富沿海特色的民居——海草房。以石为墙,海草为顶,外观古朴厚拙,世代以出海打渔为主要生存方式的人们,便是这些宛如童话世界中草屋的主人,他们勤劳质朴,在这片海域繁衍生存。
海草房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民居之一。它主要分布在胶东半岛的威海、烟台、青岛等沿海地带,特别是荣成地区更为集中和突出。据考证,海草房从秦、汉至宋、金逐步形成并在胶东半岛广为流传。到了元、明、清则进入繁荣时期。
目前,在荣成港西镇巍巍村尚保存20多幢有200多年历史的海草房。而宁津镇宁津所村的部分地区,还保留着创建于明代的屯田军户海草房一条街。那些历经无数风雨、长满青苔的海草房屋顶的阴坡面,印证了历史的久远。
荣成地处沿海,夏季多雨潮湿,冬季多雪寒冷,在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之下,民居主要考虑冬天保暖避寒,夏天避雨防晒,于是,极具聪明才智的当地居民根据长期的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独特的建筑经验,以厚石砌墙,用海草晒干后作为材料苫盖屋顶,建造出海草房。
用于建造海草房的“海草”不是一般的海草,而是生长在5~10米浅海的大叶海苔等野生藻类。海草生鲜时颜色翠绿,晒干后变为紫褐色,非常柔韧,当年荣成等地沿海生长着许多这样的海草。海草本身也有好差之分,据介绍,老的海草要比嫩的耐用,而冬、春的海草要比夏天的结实。一年四季海草春荣秋枯,长到一定高度后,遇到大风大浪,海潮就会将其成团的卷向岸边。沿海的人们一般谁家要盖房子了,都会提前到海边收集海草。人们将这些海草打捞上来,晒干整理,等到盖房子时使用。由于生长在大海中的海草含有大量的卤和胶质,用它苫成厚厚的房顶,除了有防虫蛀、防霉烂、不易燃烧的特点外,还具有冬暖夏凉、居住舒适、百年不毁等优点,深得当地居民的喜爱。
盖海草房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往屋顶上苫海草了,因此当地人盖房又称“苫房”。苫房的原理其实跟建造瓦房安装瓦片有相通之处,只不过是用海草从下往上一层压一层地苫好。海草房苫房绝对是一门手艺,一栋海草房的好坏、使用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是否海草苫得严密。因为只要屋子不漏水,墙是很难倒的,可以一直住下去。为此,人们一般都请那些代代相传具有经验丰富的“苫匠”来帮助建造海草房。据说苫间海草房要三四个人花上十几天才能搞好。
苫屋顶的材料中除海草外,还掺有一些麦秸。苫房的时候,每苫一层海草要加一层麦秸,这样更加结实,只是因为海草较长,将麦秸全部遮盖住了。为了抵御大风,海草房的屋顶上还要特地覆盖一层更厚的海草,也有个别的再盖上一层瓦,这在当地俗称为“压脊”。因为根据原理,只要最上面一层没有被风吹掉,下面一层压一层,也不会被吹掉的。屋脊的建造左右倾斜为50度角,苫盖的海草最厚处达4米,建造一座海草房所用的海草常常达5000公斤以上。
海草房通常有两面的屋顶,也有垒垛形的三角形屋顶。当冬天暴风雪熔化后,雪水可以顺着这个垒垛形的三角形屋顶迅速地向下流去,减轻雪对房子的压力;夏天的雨水可以从这个垒垛三角形上迅速地流下来,不会漏入屋内。为防止大风将房顶上的海草刮跑,朝向大海的那一面通常还罩上渔网,用石块等小件重物作坠子垂脚。
海草房的墙面一般都用天然石块或砖石混合砌成。显得朴素而别具风味。海草房依地势而建,连靠在一起的海草房,俗称“接山”。“接山”形成的门洞走廊,颇具农家大院特色。海草房的迎门正房一般为3间,山墙上还镶有”拴马石”。
海草房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许多文人墨客不吝笔墨对它进行赞美。我国著名画家吴冠中在荣成为海草房写生之后,还留下不少精彩的赞美文字:“那松软的草质感,调和了坚硬的石头,又令房顶略具缓缓的弧线身段。有的人家将废渔网套在草顶上,大概是防风吧,仿佛妇女的发网,却也添几分俏丽。看一眼那渔家院子,立即给你方稳、厚重的感觉。大块石头砌成粗犷的墙,选材时随方就圆,因之墙面纹样规则中还具灵活性,寓朴于美,谱出了方、圆、横、斜、大、小、曲、直石头的交响乐。三角形的大山墙,在方形院子的整体基调中画出了丰富的几何形变化,它肩负着房盖上外覆的一层厚厚的草顶。”
人们居住在这些来自大海的特殊材料建成的房子里,与大自然相亲相近,颇有身在世外桃源的感觉。海草房顶上厚厚的海草和窗棂上美丽的窗花,还有屋外高高的玉米垛,构成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当地的人们自豪地说:“住海草屋安静,晚上睡觉特香,下多大的雨也听不见,不像瓦顶房那样丁丁冬冬敲鼓似的响”。
虽然海草房逐渐被更广泛的人们所知,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海草房已经慢慢地退出历史舞台。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随着建设发展,农村用地不断的被开发,乡村也逐步走上城镇化,使得大量原始自然村庄的环境和面貌得以改变。另外随着近海养殖的增多,渔民养的海带、海蛎子等用的网拦住了海草,因此20年来,海岸上已经看不见有大量的海草涌上来,现在已经基本拣不到海草了。文明进步带来的喜悦和海草房减少带来的惋惜相互交织在一起,难免令人唏嘘。然而,不管海草房最终的命运如何,给当地的人民带来遮风避雨、并记录着历史的海边民居,终究会留给人们无限的怀念。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