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大夫”是一个组合,一个英雄群体。他们清正贤能、舍身为国、义气高洁的事迹,感动了即墨百姓,也感动了史学家司马迁,将他们的故事载入了不朽的《史记》。
遗憾的是,史书中并没有留下他们的真实姓名,只有代称“即墨大夫”。而供奉他们英灵的九贤祠也因为战乱,掩埋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史书上记载了三位即墨大夫,都是令人敬仰的,现分别介绍于下:
齐威王自继位以来,不理国政,政事交付给卿相大夫,九年之中,诸侯都来攻打齐国,使齐国民不聊生。公元前347年,齐威王召来即墨大夫而对他说:“自从您作即墨大夫以来,每天都有人来说您的坏话。但是我派人去巡视即墨,田地都已开垦,百姓衣食丰足,官府中没有堆积滞留的公务,东方因而得以安定。这是因为您不会讨好我左右身边的人以博求名誉的缘故啊。”
齐威王又对召来的阿城大夫说:“自从您治理阿城以来,赞誉您的话每天都能听到。然而我派人去视察阿城,田野没被垦治,百姓生活贫苦。往日赵国进攻甄城,您不去救援。卫国攻取薛城,您不闻不问。这是因为您用钱重贿我左右身边的人以索取名誉的缘故啊!”
当天,齐威王烹杀阿城大夫,齐威王身边曾经赞誉过阿城大夫的人也都一并烹杀,而封给即墨大夫一万户作为食邑。此后,群臣耸惧,莫敢饰非,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那这位著名的即墨大夫叫什么名字呢?史书没有确切记载,只能据刘向《说苑·臣术》中记载的“(邹)忌举田种首子为即墨而于齐足究”,推断他的名字可能为“田种首”。
公元前284年燕国攻入齐国,接连攻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最后只剩了莒城和即墨。当时即墨大夫出城孤军与燕军奋战,结果兵败战死。
公元前359年秦国进行了商鞅变法后,秦国国力大增,开始了并吞六国的行动。公元前222年,秦军大兵压境,将攻齐国。齐王建想去朝秦,即墨大夫听说这件事后,就向齐王进谏说:“齐国方圆四千里,军队数百万,是一个强大的国家。韩赵魏灭亡后,不愿臣服秦国而逃到齐国阿、鄄之间的官员有数百人。大王如果能够笼络他们,收为己用,借给他们百万军队,让他们收复韩赵魏三国故地,那拿下临晋关就不在话下。楚国灭亡后,不愿臣服秦国而逃到临淄南城的也有数百人,大王如果能够笼络他们,收为己用,借给他们百万军队,让他们使收复楚国故地,那拿下武关也不在话下。这样,齐国的国威立起来了,就可以号令天下,反过来把秦国灭掉。”
可以说,即墨大夫的分析是很精辟、深刻,且极具战略眼光的,这虽说不能达到灭掉秦国目的,但也不会让秦国就这样轻易地把齐国吃掉。但齐王建没有听从即墨大夫的建议,在公元前221年秦军大将王贲从燕国攻入齐国的时候投降,结果被秦国扣留,迁置共城,被饿死。
齐亡,秦在其地设立齐郡、琅琊郡,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一九四七年发表《秦郡新考》一文中提出: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后分琅邪置胶东(治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分齐郡(临淄郡)置济北(治博阳,今山东泰安东南)。
翻开青岛的历史,其建置不过120余年,再往前追溯,青岛的历史就是即墨的历史。“即墨”一名最早出现于《战国策》,秦代置县,隋朝建城,其悠久的历史上流传着丰富的人文故事。在马山地质公园内,我们也可以寻访到这样一个历史故事。
从公园南入口向北遥望,可见远处山脚下矗立着一座花岗岩雕像。沿路上行700余米,来到雕像前,“即墨大夫”四个大字映入眼帘,题字者为著名雕刻家、书法家钱绍武,雕像人物即为即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最高军政长官——即墨大夫。雕像人物英姿昂首,目视前方,令人肃然起敬。
茫茫历史洪流,绝大多数人没有被记住名字,但这位姓名失考的即墨大夫却被后人追念不已,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历史上记录的战国时期三位即墨大夫分别是:
第一位因治理即墨政绩显赫,被齐威王封之万家;
第二位于燕国伐齐时,在即墨城下奋勇拒敌为国捐躯;
第三位是齐国末年,面对秦始皇横扫六合,劝说齐王不要投降,并为齐国献上保全计策。
马山地质公园内的“即墨大夫”雕像,纪念的正是上述第一位齐威王时期的即墨大夫。
齐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主要位于今山东省大部、河北省东南部及河南省东北部。战国时期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为齐、楚、秦、燕、赵、魏和韩,这七个国家被史学家称作“战国七雄”。
齐威王,战国时期齐国第四代国君,善于纳谏用能,任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励志图强,进行政治改革,国力日强。在国都临淄修建“稷下学宫”,广招天下贤士。
即墨为齐国第二大都市,当时的即墨故城治所设在今平度市大朱毛村,而当时主掌即墨的最高军政长官则被称为“即墨大夫”。大夫治即墨,政绩卓著,使即墨田野广拓,百姓生活富裕,社会秩序安宁。
时过境迁,即墨城在隋朝时迁至今址。为纪念历史上这位政绩卓著的“即墨大夫”,1992年,即墨市人民政府在马山脚下为其竖立起一座雕像,令后人瞻仰。
即墨大夫的事迹在《史记》和《资治通鉴》中均有记载,足见史学家们对他的高度评价与肯定。
古人十分重视对先贤的弘扬,元朝时,即墨县令董守中在县署东侧建庙学,并修九贤祠于其中,内供奉即墨历史上的九位名宦才俊,这九位贤才分别是:三位即墨大夫、田单、田横、王成、王吉、王骏、童恢。以即墨大夫为首的九位贤才,他们代表着一个群体,刚正、清廉、忠孝、爱民是他们共有的品格,他们用实践诠释了即墨精神,成为后人颂扬和学习的楷模。
“即墨大夫”雕像面前是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的大夫广场,现已成为市民在公园休闲健身、娱乐活动的主要区域。即墨大夫“见证”了新时代下即墨人民新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
如今,即墨这座古城已划为青岛的一个区,拥有了全新的城市定位,“即墨九贤”治理过的这片热土也再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奋力拼搏的即墨人秉承着九贤精神,投身于新兴城市的建设中。读过此文后,下次游玩马山地质公园时,不妨站在“即墨大夫”雕像面前,追忆一下这段峥嵘的历史。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
居住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体现出当地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抗争中产生出的避邪、求吉、审美、实用的复杂心理意象与价值观念。甘肃民居大多也表现了劳动人民普遍的讲实际、重伦理、求功利及尊神灵的传统民俗结构...
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用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品。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最高的礼节。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巾。颜色很多,一般多用白色、蓝色和黄色。长度通常为1.5米,最长的有4米。宽度不等。两端有穗,约6厘米。哈达...
西马村,是明代雁门关所辖的古堡之一,旧称永和堡,现在该村东堡门上方的明代石雕门额依稀可辨,永和堡等三十九堡军事防御遗迹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村距鹿蹄涧村约5公里,现居人口中百分之七八十为杨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