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陕西澄城民俗 腊月初五喝五豆

高谊2024-03-05

陕西澄城民俗 腊月初五喝五豆

在我国,传统的四时八节几乎无一不是以“吃”为主题的。地处渭北的澄城也不例外。特别是一进入腊月,各种各样以节日为名义的炊烟飘荡在古徵大地,把城乡的年味熏染得一日浓似一日。

第一个节日便是“五豆节”,即腊月初五,俗称“喝五豆”。这里写作“五豆”,其实用当地的语音应该写作“五土(wutu)”,且都是轻音,说出口来,既土的掉渣儿,又韵味十足。特别是在农村,腊月初五这天,村人见面打招呼:“哎呀,今儿喝五豆呢!”一听这口音,这腔调,那种乡村里特有的过节的味儿立马就来了,就浓了,浓得化不开。

按照当地习俗,五豆节这天,家家都要喝用五种豆子熬成的粥。《澄城县志》载:“当日早饭,俗以五样豆和大枣煮粥食之。”而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熬粥的豆类远不止五样,黄豆、黑豆、蚕豆、豇豆、小豆等皆可入料,有的还加入花生豆、麦仁、核桃等,反正是种类越多越好,越能体现“喝五豆”的节日意义。

为了在五豆节这天早早喝上五豆,有的人家就在前一晚把选好的豆子放到锅里用水泡着,把红枣煮烂搅成糊状,捞去枣核与枣皮,第二天与泡好的豆子一起熬煮,熬出的五豆粥,色泽暗红,口感黏润,香气四溢。

和所有民间节日一样,五豆节也有其传说和渊源。普遍的说法是,五豆节与秦始皇修长城有关。人们为了修筑长城,劳累了一年,成千上万的人被累死、冻死、饿死,幸存下来的人也饿得奄奄一息。到了腊月初这一天,大家从各自的袋子里搜出剩余的几颗杂粮,汇集在一起,煮成一大锅稀粥,分而食之,才得以度命。由此,腊月初五就成为“五豆节”,代代相传,因循成俗,藉以弘扬劳动的艰辛和伟大。

而在澄城,关于五豆节的来历却是讲勤俭持家的。说是从前有一户人家,老两口一世勤俭,他们的儿子媳妇却好吃懒做。老两口相继去世后,儿子儿媳依然不改陋习,靠着二老在世时积攒的粮食度日。到了寒冬时节,家里的粮食吃完了,小两口便去邻家借米,天长日久,邻居们知道他们好吃懒做,再也不借给他们了。到了腊月初五这一天,小两口实在饿得不行了,把家里原来存放粮食的缸和瓮翻腾了一遍,这个缸里找几粒小豆,那个瓮里搜罗出几粒黄豆,好歹凑在一起,煮粥充饥。可惜还没等粥熬成,小两口就饿死了。后来,人们就在每年的腊月初五,用五种豆子熬粥喝,警示后代勤恳劳动,节俭持家。

不管五豆节如何来历,在物质发达的今天,五豆节早已失去了解决饥饿温饱的本来意义,而是作为节日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和符号,在一代一代传承和发展着。“五豆吃到腊八,腊八吃到年下”。澄城这句有关五豆节的俗语,更是把腊月最早彰显年味的两个节日连在了一起,标志着一个新的时序轮回即将开始。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