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霸州市胜芳镇,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镇,多年来这里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活动吸引着八方宾朋。
据《文安县志·集市》记载:“胜芳市以四九日居民万余舳艫动以千记,然多鱼藕席柴不备五谷。”《光绪顺天府志》也载:“古者日中为市,所以兴商业、易有无也。文邑市廛惟胜芳为最盛:水则帆樯林立,路则车马喧阗,百货杂陈,商贾云集,故列为直隶六镇之一。”从中可见胜芳过去的繁华程度以及水系的发达程度。
胜芳自古就是芦苇之乡,以“草行”兴盛。而“草行”这一行当尤其怕火,因而胜芳当地民众对火神十分尊敬。 胜芳火神祭祀仪式从明朝就已经在胜芳开始了,时至今日,胜芳人依旧把自己最美好的事物献给自己的主神火神,同时,通过各种方式“愉悦”火神,以祈求来年无火无灾,体现了胜芳人对火神最为虔诚的敬仰,期盼的是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近年来,胜芳镇不断挖掘、传承、保护传统民俗文化,火神信仰已经申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火神在中国是一位非常古老的神祇,火神祭祀活动荟萃了众多高妙的民间艺术,又是一次艺术的大展示,向世人展示着胜芳优秀的历史传统和人文精神。
在每年六月二十三早晨五点半左右,胜芳南音乐会和胜芳跨鼓老会把火神从小庙中请出来之后,南音乐会就端坐整齐为火神奏乐。六点半左右就有镇内的各道花会前来祭拜了,祭拜时各道花会都会在火神像前表演一番,甚至就连很多镇外的花会都来祭拜火神爷。
肩披黄色袢带的跨鼓表演者们手持鼓槌,腰挎大鼓一字排开,左手扶鼓,右手执单槌,向前稳稳跨步,演员步调一致,响器铿锵、气势雄伟。体现了冀中民间音乐、舞蹈文化中蕴含的智慧。
既然是一种祭祀活动,就得有严格的仪式和流程。胜芳花会中跨鼓会(传说这道会是火神爷的耳朵)和南音乐会要敲鼓和吹奏着来到当时供奉火神爷的庙宇,来把火神爷请出庙宇进行出会,因为要把火神爷请出自己的行宫,所以过去胜芳花会的摆会不叫出会而叫“起庙”。这个时候胜芳大会的负责人要摆祭品、上香、烧黄钱等一系列的祭拜仪式。
传说火神爷是玉皇大帝的外甥(也有人说是他外孙),摆会的路线要经过玉皇庙,外甥的銮驾在经过舅舅的庙时,是要进行祭拜的,这种祭拜仪式当地人就叫“闯老爷驾”,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具体表现形式为:八个人抬着这尊火神爷的驾在玉皇庙门前连续闯三次,代表火神爷给玉皇大帝磕三次头,闯驾顺利完成后,这就表示火神爷的舅舅许可他出自己的行宫进行摆会了。
大家依次上香、烧纸、磕头,并由总会头作出相应的祈祷:“感谢火神爷这一年来对我们的保佑。”
好多花会老师傅每年的这一天都会前来祭拜。
紧接着,便开始走街串巷的巡演,胡同内鼓声雷雷,铙钹阵阵,跨鼓会、高跷会、南音乐会……精彩的民俗表演轮番上场。身着五彩斑斓服装的表演队伍转遍胜芳的大街小巷,所到之处,幡旗林立,锣鼓喧天,延绵数里。
上午10点,随着最后一道花会表演完毕,火神祭拜活动也接近了尾声。在鞭炮声和锣鼓声中,民众们再次磕头祷告,跨鼓老会在前开道,南音乐会在后随驾,将火神爷神像送回,各个花会游街后也在民众的喝彩声中远去,火神祭祀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
六月二十三的火神祭祀,对于古镇胜芳来说是非常值得传承的,它有着非常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也希望我们胜芳的后代子孙能更好的把火神祭祀完整地传承下去。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
居住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体现出当地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抗争中产生出的避邪、求吉、审美、实用的复杂心理意象与价值观念。甘肃民居大多也表现了劳动人民普遍的讲实际、重伦理、求功利及尊神灵的传统民俗结构...
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用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品。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最高的礼节。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巾。颜色很多,一般多用白色、蓝色和黄色。长度通常为1.5米,最长的有4米。宽度不等。两端有穗,约6厘米。哈达...
西马村,是明代雁门关所辖的古堡之一,旧称永和堡,现在该村东堡门上方的明代石雕门额依稀可辨,永和堡等三十九堡军事防御遗迹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村距鹿蹄涧村约5公里,现居人口中百分之七八十为杨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