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可立,字礼卿,号节寰,生于公元1562年,卒于公元1633年。明代睢州(今河南睢县)人,明万历年间进士。袁可立一生经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代帝王,可谓“四朝元老”。
他当过天启皇帝的老师,官至兵部尚书,一生与海防结缘,构建起明代辽东海防线,管辖朝鲜,抗击倭寇与后金。明代大儒黄道周赞叹说:“公去(离开之意)登莱不数载,而登莱遂败……去又十余年,而朝鲜沦陷。”足见袁可立在明代海防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来到睢县城内的袁山路,远远望去,即可看到这处规模很大且形制独特的古建筑群,不过在地面上很难看清楚它的完整面貌。当登至山上,从顶部向四周仔细观察整个建筑群布局,它就像一个船的形状,这种船形建筑群不仅在中原地区,在全国都是罕见的。
从清光绪年间的《睢州志》中了解到,袁家山建于袁可立尚书府第以南,与明崇祯帝赐修的东西两座袁尚书大石坊恰对峙在一条中轴线上。其建造很有气势,前有山门,中有大殿,后建望月台,台上有八仙亭,台下有纯阳洞,洞中置吕洞宾木雕卧像,形象栩栩如生。相传木雕卧像下有隧道,通往睢县旧城。山上苍松翠柏,茂林修竹,山下水波浩渺,杨柳依依。虽然新中国成立后遭到了很多毁坏,但整体建筑容貌仍在。
在袁家山的“小蓬莱”正门东侧,有一座袁荣墓。袁荣是睢县尚书袁氏家族的迁始祖,至八世为袁可立。
根据《袁氏家谱》的记载,袁荣系安徽凤阳府颍州(今阜阳市)人,于明洪武二年以战功仕睢阳(今河南睢县)卫,后代世袭卫百户,称睢州东关“百户侯”,遂家于睢州。自袁荣始,其后代“振振森森,书香不绝”,至五世袁锦、六世袁永康、七世袁淮。袁德合说,袁荣墓原在睢县东关一带,上世纪九十年代,因县城扩建修路而迁葬于袁家山。
袁家山的修建,和袁可立家族世奉道教有一定关系。据《道藏辑要》记载:“乘载袁尚书始祖荣,世有隐德。递及尚书祖永康、父淮,皆崇奉吕帝最虔。可立降生之日,淮梦吕帝(吕洞宾)引一小童云:‘汝家世代行善,且知敬信我,今将小徒为尔后。曰:异日此地当出仙人’。即以此肇祥。”
袁父梦见袁可立是吕洞宾的徒弟转世,后来袁可立做官后,还到传说吕洞宾现身的地方——蓬莱任巡抚。这究竟是一种巧合还是后人的演绎,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不过袁可立一生崇奉道教,“晚尤爱道,故于在陆园崇建殿宇数重”,“命歌者击鼍鼓云,璈声琅琅,爽振驷伐,以写其胸中砰訇磊落之气”。
不过当地人更倾向于相信,袁家山的修建,是源于吕洞宾的神灵保佑。
公元1622年,袁可立升任右佥都御使,“巡抚登莱等处地方备兵防海,赞理征东军务”。据商丘市文物处原处长阎根齐先生说,有一次时值沿海屡受侵扰,倭寇侵占琉球岛,袁可立“造艅艎为海防”,与部下率兵乘船出海征讨倭寇,战船行至大海中间,忽然狂风骤起,恶浪排空,舰船有倾覆之危。昏暗中恍惚吕洞宾现身于袁可立面前,袁可立急忙祷告保佑,许愿平安之后建庙供奉吕祖,霎时风平浪静。登琉球后,他率兵勇猛作战,赶走倭寇,凯旋而归,升兵部侍郎,后又任兵部尚书。
辞朝返故里后,袁可立认为这次遇险平安归来是因吕祖显灵相助,加之怀念海防军旅生涯,便找人堆土成山,在睢县城南自己的别墅陆园中仿照大型船舰形状建造袁家山道场,上建吕祖庙供奉吕洞宾等八仙众神。后面八仙亭表示船上的三个桅杆,大殿的后端深洞象征船舱,山的周围是湖水环绕象征大海,远远望去,恰似一艘战船荡漾水中,与周围碧水构成一派山水园林景象,明清两代列为睢州八景,曰“仙峰滴翠”。
因袁家别墅盖在高大的台冈上,城内四周都是低矮的瓦房,唯独此处形似高高突起的大山,后人便习称袁家山。因仿山东蓬莱阁体制而建,风景异常优美,又称“小蓬莱”。
作家阎豫昌先生在其《苏金伞评传》中说:“最爱攀登的是坐落在城东南角的袁家山。这袁家山,确实有点山的气魄,又高又宽,气势很雄伟。”
明末著名书画家王铎曾在此作《甘露台》诗为此山增色:“别具渔樵味,自然涯壑存。”清代著名书画鉴赏家张庚在《漫成》一诗中写道:“袁家山头晴霭暖,大佛寺前春流淙”,可见袁家山在当时的风景秀美。
清道光二十九年,睢州知州范阳洵率幕僚重修袁家山。竣工后州中名士各撰联题额,其中一篇赞曰:“花明柳暗兮恍是仙源,吹笛鸣剑兮鹤唳青天;神其醉止兮洞中高眠,佑我苍生兮亿万斯年”,由此可想见袁家山在清代的繁华。
袁家山建筑古朴典雅,气势雄伟,已历沧桑四百载,虽历遭地震水火,数劫不毁,主体依在。袁家山是睢州史志资料和图考中唯一幸存下来的明代古地名实物,是睢县这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明清两代古城的标志性参照物,《中国名胜词典》、《河南历代名人史迹》等均有记载。
如今的袁家山,不仅是一处景点,更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袁家山西侧的市场被称为“袁山市场”,袁家山东边的大路被称为“袁山路”,袁家山后边的胡同被称为“袁山胡同”,袁家山所在地的居委会被称为“袁山居委会”。数百年来,袁家山一直作为一个固定的名称代代传承,深入人心,在当地有着很深的地域感情和历史渊源,既蕴含着当地人对袁可立怀念之情,更承载着古老睢州的人杰地灵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每年农历四月十三至十七,袁家山有规模盛大的庙会,以四月十四吕祖诞辰礼节最盛,吸引着方圆数百里的善男信女。至今,每年都有大量台湾及海外同胞来此进香祭拜。
袁家山,当年只是袁家的袁家山;如今,是当地百姓的袁家山。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