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域内人将断气,子女齐集床前,使垂危者头西脚东,将寿衣搭其身上。气绝时将铜钱一枚放其口中,谓“不走空”。然后打破窗纸,床边焚烧纸钱,谓“倒头纸”。随后一人持死者鞋一只于房顶烟囱处拍三下,喊三声“X X X (死者姓名)穿鞋来”,同时燃放二响炮竹,晓喻乡邻。尔后,孝子为死者擦洗。用棉球蘸清水擦眼称“开光明”。同时,亲属协助为死者换寿衣。装裹停当后,孝子一人由族人带领,大声嚎哭,到本姓家族或本村亲朋各家跪拜报丧,称“磕头”。族人及乡邻闻讯后,即去相帮。于堂屋放灵床,按头里脚外俗,移尸其上。将死者枕头撕开一口,放灵床下,铺草荐,孝眷分男左女右守灵。于堂屋门外侧设供桌,摆供品,点长明灯,竖铭旌。院门外按死者男左女右挑“坐忏”。然后,遣人通知亲友,俗称“道孝”。出嫁女父母亡故须回婆家磕头(不得戴孝),一路嚎哭,跪见公婆,告以凶信。否则婆家不备礼,不吊孝。
丧主破孝,远近有别。死者之子女、儿媳孝最重。子头顶白布一方,白带束住,前额缀3朵棉花,腰系麻缕,白布幔全鞋,鞋须趿拉。儿媳、女从头到脚,遍身衣白。义子女与亲生子女同。侄孙辈 只限于头孝脚孝, 白布幔半鞋。破孝一般延及两三代。 解放前,富户多破大孝,亲朋遍身衣白,执事人等各孝带一条。解放后,国家工作人员办丧,有臂裹黑纱者。今多丧间戴孝,丧事后臂戴黑纱月余。
昔,人死当晚,孝子孝妇赴五道庙,孝子用白纸一张在庙内墙壁贴放,认为附着不下处即为灵魂所在处,烧纸上供毕,大哭而返。庙虽无存,但伍仁村一带仍有在五道庙旧址处照庙者。
20世纪50年代以前,富户遇丧多大办,停灵三七(21天)、五七(35天)或七七(49天)。日日小吊,遇七大吊。一般人家多停灵三 、五天,停灵即开吊。男吊客至门,点纸后于灵前行四叩首礼,孝子匍匐回礼。女吊客至门,须哭吊数声,由孝妇叩首回礼。解放前,亲朋致吊多带冥宴,或半桌或整桌,整桌称全饭全席,于灵前排开,吊仪同上。女婿致吊须大哭三声。亲朋故旧多送挽幛,俗称“提旌”,近年有送花圈、花篮者。停灵凭吊期间,摆帐桌,乡邻凑“说书份”“炮杖份”,多寡不等。亦有亲朋送戏、电影、鼓吹者。亲戚上“干礼”一般数十元上百元不等,今多100元、200元,亦有500元、1000元者。
入殓在当日或隔日,棺底铺草木灰、棉和纸,撒入五色粮、五色线、石子、酵母等。孝子孝妇向棺内撒硬币,谓“垫背钱”。入棺后,将打狗棒(用面糊涂在高粱穗上烧成的棒状物)、面饼塞入死者手中。如死者高寿,乡邻在死者身下抢硬币(给孩子带在身上,乞长寿)。一切就绪,执事人拉开孝眷,盖棺封钉,孝眷喊“躲钉”。
又称送“陶灰马”。人死第三天(张家营、西伯章、西佛落等村于殡埋前一天)午夜后,孝子孝妇将纸扎车马放置灵旁,唤死者上车,然后抬至街心(亦有至村西大道俗),放入草料、岁数饼(大小如钮扣,数目与死者岁数同)焚烧。有焚烧车马后抢岁数饼之俗,意小孩吃了胆子大。
历代沿袭土葬,殡埋日破土筑坟。早饭后族中长者领死者长子去祖茔行破土仪式,鼓乐相随。划定坟穴位置,孝子亲手在墓穴三角各掘一锹土。筑墓般为砖椁,墓穴方向多西北东南或东北西南。20世纪60年代后渐不筑砖椁,直接下棺土丧。70年代后推行火葬,今公职人员多火葬,也有村民火葬者。出殡多在午后,解放前孝子拉灵车(有些村仍沿此俗),后改用牲畜车,今多用拖拉机或汽车。棺罩有纸扎、布扎(俗称布车)之分,布车为孝女出资。70年代前多用纸扎棺罩,近年搭布车之风又渐兴起。张家营一带无扎棺罩、搭布车之俗。解放前该地多用32人抬龙头凤尾大轿,解放后改公用灵车至今。出殡时,长子扛“引魂幡”,其他孝男执哭丧棒,跪迎灵柩上车,亲朋依次路祭,孝子“摔献”(摔瓦一片)起柩。炮手、吹鼓手于前开路,孝男后为灵车,孝女、儿媳扶棺哭行。灵车上一人撒买路钱。亲友送丧女眷于灵车后坐车相随,一路嚎哭, 缓缓而行。入坟前将布车或棺罩焚于路旁。
解放前,富豪之家多于下葬前由有名望人主持“点主”仪式,解放后革除。至墓,抬棺下葬,将堂旌盖于棺上,上放盛有果饼的小瓷罐(俗称“咸食罐”),然后封闭砖椁。孝子及送葬人将哭葬棒丢进墓坑,亲朋依次排班行礼(俗称“拜圹”)。孝眷绕墓坑3周,随走随向墓扔土,并以孝服兜士径直回家,不许回头,将士置于自家粮缸下边。送葬人离后帮办人填土成丘,将引魂幡插于坟顶。
殡后三日,孝子凌晨上坟拔幡,扔于百步之外。县南部有用锨打倒幡即回之俗。早饭后,孝眷亲朋备供品上坟祭奠,为墓上土,俗称“圆坟”,亦称“填坟”。是日或“一七”多送阴阳宅等纸扎。解放后送阴阳宅俗渐废,今又复旧。
解放前孝子守孝,三年不饮酒,不食荤,不剃头,三年后方脱去孝衣称“除服”。解放后守孝之俗简,唯孝子、女穿白鞋一年,今此俗已废。
解放前,妇女产后亡故,将灵柩封存路边,百日后方可入祖坟。未婚男女亡故,不得入祖坟,多草草葬于路侧地头。未及满月幼婴夭折,用芦席裹尸弃之荒野或浅埋地头。
1974年,县建殡葬管理所,始推行火化。是年,在子娄村西南建火化场,占地20亩,设有殡仪室、尸体存放室、骨灰堂等,有接尸车1辆,工作人员14人,固定资产31万元。建成后,各级政府广泛宣传,大力推行火葬,当年火化尸体688具,翌年火化尸体2020具,火化率84%。1979—1983年,土葬又复,1983年仅火化13具。翌年,县政府制定《关于继续推行火化,搞好殡葬改革的意见》,把推行火化作为移风易俗的大事来抓,全年火化尸体1300具。1986年,火化率达100%,被省民政厅命名为“丧葬改革先进县”。1988 年后,多复土葬,虽有火化者,亦多为棺材装骨灰盒土葬。
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在智慧上超乎常人的人,他们的事迹和成就都可以说能让人惊叹的,那么到底有哪几位天才是公认的呢?下面本站就整理了世界十大天才,一起来看看吧!一、牛顿在世界十大天才中牛顿是英国人,被评价...
迢迢牵牛星两汉 佚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燕歌行二首·其一魏 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
根据美国CNN的研究,认为七种最让阿根廷人喜欢的食物如下:1、烤肉 Asado虽然这道菜在其他国家不过被称为“烧烤”,不过阿根廷的烧烤却是具有相当学问的,对于阿根廷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家庭烧烤或与朋友在...
春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节日,俗称“过年”。农历正月初一,即大年初一,也称“元日”或“元旦”。“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元是首的意思,“三元”就是一年的开始、四季的开始、12个月的开...
中国古代阅兵有数千年的历史,第一部编年史《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指国家的公祭仪式,“戎”是国家的军事行动或战争。阅兵仪式,既是“祀”,也是“戎”,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大事。孟津观兵伐纣...
在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广场的绿树鲜花中,一座标志性建筑巍然矗立,这就是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这座为纪念对日作战中英勇牺牲的23名苏联红军贝加尔湖方面军飞行员而修建的纪念塔,是当时苏军在东北各地所建纪念塔建筑...
“百鸟衣” 是苗家人不老的传说。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就流传着“百鸟衣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在杆洞乡,苗家每年都会欢度这个盛会。苗家人无论男女老少,个个身穿节日盛装,精神饱满,围在村中的平地上。苗哥们兴高采...
“青砖碧瓦古民房,翘角雕檐图画廊。”好一幅炊烟袅袅、生活安详的民居图景,这就是广西灌阳县月岭村今天的写照。被称为桂北民居“神秘的大观园”的月岭村,以规划得体,施工精巧的古民居建筑而成名,现在是广西重点...
沈万三故居,位于周庄镇东垞。是周庄富贵园根据历史资料和历史原貌,在原址精心设计、精心修建、精心布置的仿明式建筑。故居参照沈万三致富的各种传说、经商的坎坷历史、一生的传奇经历和沈家生活起居的场景,通过铜...
宁阳朱氏唢呐,系家庭传承,发源于山东省宁阳县茅庄乡,已有100余年历史,由朱序河一家人一代代传承下来。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数代传承人不断总结、吸收本地优秀的戏曲文化及一些民间小调,形成了自己固定的形式...